一、为什么一周一定有7天,有科学依据吗?什么时候开始的?
关于为什么一周是七天,说法很多。比较靠谱的有两个。
古犹太人受到两河流域文明影响,也接受了“星期制”。后来,“星期”的概念被传播到欧洲。“星期一”“星期二”在口语中随基督教以“礼拜一”“礼拜二”的方式称呼,星期日则被称为“礼拜天”,一个星期又被称为一个“礼拜”。后来,随着欧洲文明向全世界传播,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周七天的规则也就确定下来了。
他们由此发现,七天是月亮盈亏的周期。于是,他们把一个月分为四周,七天定为一周期,并分别用太阳神(星期日)、月亮神(星期一)、火星神(星期二)、水星神(星期三)、木星神(星期四)、金星神(星期五)、土星神(星期六)七位星神为这七天命名,这就是“星期”名称最早的来历。
古犹太人受到两河流域文明影响,也接受了“星期制”。后来,“星期”的概念被传播到欧洲。“星期一”“星期二”在口语中随基督教以“礼拜一”“礼拜二”的方式称呼,星期日则被称为“礼拜天”,一个星期又被称为一个“礼拜”。后来,随着欧洲文明向全世界传播,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周七天的规则也就确定下来了。
二、《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的创造工作,说他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造空气和水,第三天造陆地、海和各类植物,第四天造日、月、星辰和定昼夜、节令、日子和年岁,第五天造各类动物,第六天上帝按着他的形象造人,第七天创造工作完毕,上帝歇了他一切的工作,安息了,并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这就成为流传至今日的礼拜天,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等一星期有七天。
二、为什么一个星期只有七天
古人通过对月亮圆缺的观察,发现由半圆月至满月,由圆月至半圆月,时间分别是7天,由半圆月至月消失,由月消失至半圆月,也分别是7天。于是,人们把一个月分为四周,七天定为一周期。
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公元前7至6世纪,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即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
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曜日;月亮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曜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曜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曜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曜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曜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曜日。
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最早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制定,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而在中国,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时,星期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民国时期规定使用公历之后,星期才逐步普及起来。
扩展资料
星期天的起源
据圣经故事,记载说,起初的时候神创造天地。”紧接着又陈列了七天创造的工作,前六天创造了组成万物的各种要素,第七天安息了,上帝赐福与安息日安(星期六)定位圣日。耶稣复活以后的321年,在罗马的基督教会将安息日礼拜改为星期日礼拜,这便是如今星期日礼拜的起源。
在罗马的基督教以星期日作为“礼拜日”,也代替安息日。因其巨大的影响力,之后基督教国家都是在星期日休息、到教堂作礼拜。西方国家七日一制的称呼多带宗教色彩。如基督教徒做礼拜这一天,叫“礼拜日”,七天称“一个礼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星期
三、为什么一周是七天?
公元前6000至公元前4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生活着一群苏美尔人。他们通过对月亮圆缺的观察,发现由半圆月至满月需要七天的时间;由圆月至半圆月,也需要七天的时间;由半圆月至月消失,由月消失至半圆月,仍然需要七天的时间。
他们由此发现,七天是月亮盈亏的周期。于是,他们把一个月分为四周,七天定为一周期,并分别用太阳神(星期日)、月亮神(星期一)、火星神(星期二)、水星神(星期三)、木星神(星期四)、金星神(星期五)、土星神(星期六)七位星神为这七天命名,这就是“星期”名称最早的来历。
星期简介:
星期,又叫周,是一个时间单位,也是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
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世界通行的星期制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确立的。
在中国古代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后来借用作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故称“星期”。
四、为什么一星期有七天?
; 01
一个星期七天源于《圣经》,当中记载了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了工作,并赐福给第七日为圣日。这个制度由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制定,宣布7天为一周。
关于一星期为什么有七天的解释,有多种说法:
1、原来是源于《圣经》。《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的创造工作,说他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造空气和水,第三天造陆地、海和各类植物,第四天造日、月、星辰和定昼夜、节令、日子和年岁,第五天造各类动物,第六天上帝按着他的形象造人,第七天创造工作完毕,上帝歇了他一切的工作,安息了,并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这就成为流传至今日的礼拜天,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等一星期有七天。 礼拜天,是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又称为“主日”,是纪念耶稣复活的日子。昔日以色列人耶稣来到世界上传扬上帝的真理,教训人,帮助和医治病人,但不信他的人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即礼拜天的清早,他从死里复活。当时他的门徒马利亚、约亚拿和居住在耶路撒冷城的众信徒都亲眼看见耶稣从死里复活。他们知道耶稣是又真又活的救赎主,而充满喜乐和盼望。 今天,世界上无论信或不信耶稣的地方,都以七日为一个星期来计算,而大多以星期天休假。正合乎上帝六日创造天地万物,第七日便放下工作休息的原则。它却提醒我们,星期天是纪念主耶稣为我们受死而复活的日子。
2、古时,人类对潮水的涨落、月亮的圆缺备感神秘。潮起潮落月圆月缺,十分有规律。对涨潮而言:由中线位置到涨至潮水最高位置,时间7天;由潮水最高位置退回中线位置,时间也是7天。对退潮而言:由中线位置到退至潮水最低位置,时间是7天;由潮水最低位置涨回中线位置,时间也是7天。7天是潮水起来和退去的时间周期。
3、现在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这个制度最早由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制定。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一周七天的英文名称是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这些名称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Babylon)。公元前7至6世纪,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即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此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耀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耀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耀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耀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耀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耀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耀日。 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首先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人用他们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1周7天:Sun\'s-day(太阳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这其个名称传到不列颠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又用他们自己的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4个名称,以Tuesday 、Wednesday、Thursday、Friday 分别取代Mars\'s-day 、Mercury\'s-day 、Jupiter\'s-day 、Venus\'-day。 Tuesday来源于Tiu,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战神;Wednesday来源于Woden,是最高的神,也称主神;Thursday来源于Thor,是雷神;Friday来源于Frigg,是爱情女神。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英语中的1周7天的名称:Sunday(太阳神日),Monday(月亮神日),Tuesday(战神日),Wednesday(主神日),Thursday(雷神日),Friday(爱神日),Saturday(土神日)。
4、七天为一个星期,这是全世界通用的计日法。而以七天为一个星期,它的时间就和月亮由朔到上弦,或由上弦到望的时间差不多。后来西方又以七个天体(日、月、火、水、木、金和土),为星期内各日的名字,所以星期又叫七曜(曜是日月和五星的代号)。
五、为什么每个星期有7天
一周七天的来历:古人通过对月亮圆缺的观察,发现由半圆月至满月,由圆月至半圆月,时间分别是7天,由半圆月至月消失,由月消失至半圆月,也分别是7天。于是,人们把一个月分为四周,七天定为一周期。古巴比伦:公元前7至6世纪,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即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
一周七天的来历
星期,又叫周,是一个时间单位,也是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在中国古代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后来借用作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故称“星期”。
一周七天的来历
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最早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制定,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而在中国,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时,星期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民国时期规定使用公历之后,星期才逐步普及起来。
一周七天的来历
星期在中国古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中国的七曜开始并未作为时间单位。在西方,古巴比伦人首先使用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伊斯兰教、基督教均按照有以星期为单位进行的宗教礼拜活动,故而在许多方言中,“礼拜”逐渐有了“星期”的含义。
六、一周为什么是七天的时间,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每周七天的星期制,是世界通用的一个计时制度,工作和休息交替成为现代星期制的重要内容。那么这样一个计时制度是何时开始怎么形成的呢?有什么科学依据呢?让我们一起来追溯历史的踪迹,寻找这个制度形成的脉络。
时间度标是人类对客观时间的认识和运用,当然而且必须有科学依据。
一周七天是一个时间刻度。在我们世界,时间是客观存在的。时间是描述物质运动、变化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但生老病死发生在一切生物身上,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天体,都在不停止的运动变化着,这些就是时间存在的证据。时间、空间、物质是一体的,缺了谁这个世界都没法子存续。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和实践中,对客观的时间有了认识,就用自己的主观刻度去描述计量时间,比如年月日、时分秒,星期也是一个计时刻度。星期介于日与月之间,让时间跨度变小了一些,方便了社会生活和事件的记录。
星期与大自然规律牵扯最深的是月球的运行。
我们知道,月球是围绕着地球运动的一颗天然卫星,由于月球已经被地球引力潮汐所锁定,因此公转一圈,和自转一圈完全重合。这样月球自转一圈太阳就围绕着月球照一圈,我们看到的月球就有了阴晴圆缺,而这个周期对月球来说是27.32天。作为观察者的人类,看到月亮从最初的没有到渐渐出现,越来越多,到达满月;之后又开始慢慢亏损,月底时又到了看不见的时候。
这样每半个月约15天,月亮就有一个盈亏过程,为了让这个时间更好划分和记忆,古巴比伦人就把月球的阴晴圆缺过程划分为4个周期,每周7天,差不多正好是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因为月球围绕着地球在公转转,也在跟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相对月球的位置就在变化,这样月球的阴晴圆缺实际上就并不与月球自传完全吻合。从我们观察者的角度看,月球的阴晴圆缺为29.53 天,这就是相对于太阳的塑望月。因此过去的月历(阴历)一个月就大约29~30天。
古巴比伦人创立了星期制,但主要用于祭祀。
巴比伦人使用星期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他们把每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这个方法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巴比伦是一个远古的文明古国,曾经十分发达和繁荣,但后来由于堕落而灭亡了。他们把一周七天的月相历法用于祭祀,就是愚昧和神话了,但这也是“星期”的来历。古代人们对天体的认识完全凭感官表象,天上星辰千万,人们只认为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最大。因为只有这几颗星辰会移动,其他的恒星都年复一年在一个位置没有变化,因此他们认为这些“神仙”都是站岗的,地位比较低下。
而太阳当然是最大了,月亮就是老二了,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一年四季到处巡逻,肯定就是管事的,“官”也比较大。古人把这七星叫“七曜”,崇拜的五体投地。
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祭坛祭祀星神,就是拍这七个天体的马屁。
巴比伦人的七星坛从上到下为七层,依次代表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神,它们每周各值日一天,这样每天就祭祀一个星神。
太阳主管星期日,称日耀星;月亮主管星期一,称月曜日;火星主管星期二,称火曜日;水星主管星期三,称水曜日;木星主管星期四,称木曜日;金星主管星期五,称金曜日;土星主管星期六,称土曜日。既然一周都是祭祀星神们的日子,而每位星神都轮期当值,因此把一周叫做“星期”就顺理成章了。
星期制开始为宗教使用,罗马大帝将其推广为世界通用。
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先传到了古希腊,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这样开始在欧洲盛传开来。这期间,不同地方和宗教为星期注入了不一样的内容。
古罗马人用自己信奉神的名字命名一周各天:星期日为Sun\'s-day(太阳神日),星期一为Moon\'s-day(月亮神日),星期二为Mars\'s-day(火星神日),星期三为Mercury\'s-day(水星神日),星期四为Jupiter\'s-day(木星神日),星期五为Venus\'-day(金星神日),星期六为Saturn\'s-day(土星神日)。
传到英国,盎格鲁-撒克逊人又用他们自己的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4个名称;伊斯兰教、基督教开始以星期为单位进行的宗教礼拜活动,因而,“礼拜”渐渐成为“星期”的另一种称呼。
中国古代也有“七曜”,也是指日月和五大行星,夏商时期就有流传,是天文星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的“七曜”一直没有用于时间度量。
一直到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兴盛,教民们用星期计时礼拜,民间才渐渐知晓。到了民国时期,政府规定使用公历之后,星期制才在中国普及开来。
世界上真正通用星期制是始于公元321年3月7日,这一天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就迅速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一直沿用至今。
星期制的使用,是人了文明进步的象征,是计时制度的完善。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从最开始对时间的懵懂认识,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老病死,草木枯荣,到结绳记事,有了时间刻度,是慢慢完善的。
古代,人们用日晷和滴漏计时,以12个时辰为一天。但那个时代,人们的计时工具和计量刻度是比较粗糙的,而且全世界并不是统一的。现在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备的计时制度,全人类通用。人们知道了地球约365.25天围绕着太阳公转一圈,因此定为一年,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约52周。并且精确的把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每个小时60分钟3600秒。
在科学研究中,时间还划分的更为精细,如:1s(秒)=1000ms(毫秒),1ms=1000um(微秒),1us=1000ns(纳秒),1ns=1000ps(皮秒),1ps=1000fs(飞秒)等等。
别认为这些太小的计时单位是吹毛求疵,没什么用。现在人类制造的皮秒级摄像机,可以在1秒钟拍摄10万亿帧照片,1帧照片用时就是10皮秒,也就是1/100飞秒,10万亿分之一秒。
这些都是人类通过对客观时间的认识,根据方便社会生活活动形成的主观统一时间刻度,人们有了这个统一的时间度标,就能够更好的沟通和协作,也让人类认识世界、思考世界、记忆世界有了更为精准严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