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耄耋

古稀之年是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是指八十至九十岁。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例如: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而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年龄称谓与对应岁数

弱冠之年:20岁(男子)。

不惑之年:40岁。

而立之年:30岁。

年过半百:50岁以上。

花甲之年:60岁。

年逾古稀:70岁以上。

耄耋之年:80至90岁。

岁至期頣:100岁。

故事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

二、古稀是指多少岁 古稀是指几岁

1、“古稀之年”是指七十岁。古稀之年出自于杜甫《曲江二首》一诗中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其中,“古稀”的意思是古来稀少。因为在我国古代医学并不是特别发达,很少有人能活到七十岁,所以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十分稀少。

2、关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大家都应该了解一些,60岁我们可以称为花甲或者耳顺之年;70岁就是古稀之年;那么80岁,就要叫做杖朝之年;其中,耄耋之年,也是可以用来形容80至90岁的年纪;100岁我们称为岁乐期颐。

3、在“古稀之年”的老年人一定注意调理身体,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平常要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还要注意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的摄入。还要注意给老年人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因为此时的老年人消化能力低。

三、“古稀之年”是指的多少岁

古稀:七十岁。

读音gǔ xī zhī nián

成语结构:偏正式

感情色彩:褒义词

古稀之年:汉语成语

释义:指人到70岁的时候

出处: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

拓展资料

造句

1.与日月同辉的诗人王之涣来到了景色秀美的黄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发苍苍,但依旧精神矍铄,他徒步登顶黄山。

2.在接近古稀之年,她同一个与她同年的密友漫游欧洲。

3.作为演员的他,年逾古稀之年,戴着耳环,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至今仍志存高远。

4.2年前,这位早逾古稀之年的老船匠彻底不造船了,但还是放不下相伴半个多世纪的手艺。

5.学生临行前,陛下曾言,太尉以古稀之年与宦官阉人同朝争衡,一人身系天下,为朕,为天下万民都应当保重身体。

6.奶奶虽已是古稀之年,但她容光焕发,精神仍然很好。

7.老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健壮,真是难得。

8.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呀!

9.八月桂花香,母亲大寿时。古稀之年身体健,劳作不辍精气足。宽容仁爱邻里赞,善良节俭美德传。亲朋好友齐祝愿:健康快乐,寿比南山!

10.今天您已迈入了古稀之年,对于您这样的老人,健康乃第一财富我衷心祝您健康、长寿。

四、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古稀之年,读音gǔ

zhī

nián,汉语成语,指人到70岁的时候。出自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五、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01

七十岁

古稀,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人七十岁。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近~。

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古,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指古代的道理;古朴;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稀,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稀疏,稀落,稀客,依稀。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稀薄,稀料,稀释。少:稀少,稀罕,稀奇,古稀之年。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稀烂,稀碎,稀松。

六、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古稀之年”指的是七十岁。古稀之年是一个偏正式成语,可作宾语,意思是指人到七十岁。该词出自唐代杜甫的《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其近义词为年逾古稀,反义词为锦瑟年华。

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古稀,称为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古稀亦作“古希”,明朝李贽 的《观音阁》诗之一中写道:“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古时,对于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为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

古时候有“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八九十耄耋,一百岁期颐”的说法。最早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