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二、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比以往的农民战争在思想上、组织上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4、太平天国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扩展资料:

失败原因

过早建都丧失锐气。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杨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决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在太平军攻占武昌时,就存在着去向问题,北进河南则威胁清京,东下金陵则有可能形成割据局面。如今太平军已顺利攻占南京,同样又存在着去向问题。

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再高明的农民领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国家的轨道行事。洪秀全本来是要建立一个新朝代新国家,但在永安封王时连一个合适的名称也找不到,只好“姑从凡间歪例”,把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都封王,称为王爷,并相应地制订《太平礼制》来规定各级官员的尊卑和特权。

洪秀全还在《天父诗》中公开宣扬封建道德中的三纲五常,说什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臣错无主错”。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政权形式一经沿着封建政权的轨道走下去,性质就变了,领导人的思想就变了,对革命事业就失去了支撑的力量。

三、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意义

历史意义:

第一, 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二,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第三,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第四, 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第五, 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局限性: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小私有者,具有自私狭隘特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很难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2、时代局限性: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形成,先进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产生,因此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而失败。主观方面

①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不明确革命目的。

②定都天京后,领导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特点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接下来分享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特点和启示,供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太平天国运动比以往的农民战争在思想上、组织上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4)太平天国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19世纪中叶,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果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印象,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太平天国革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

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

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

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要完成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就要一口气推翻它,不能给它恢复期。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对资本主义列强,只有既反封建,又反对资本主义列强,才能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后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的开辟正是吸取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的失败教训,取得了最后胜利。太平天国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