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二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横跨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而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场就是欧洲,欧战的主战场就是苏德战场苏德战场的战局,影响的是整个欧战。
我们看下苏德战争初期,德国在这场战争初期就投入了550万兵力,分三路进攻苏联,阵仗非常大。这一仗其实也是决定德国国运的一战,德国要的就是速战速决,年底拿下莫斯科。前期在乌克兰、波罗的海、白俄罗斯,德三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到了莫斯科,愣是被苏军按在地上摩擦,损失五十万人。而德国损失最严重的,则是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7月打到1943年2月,整个轴心国的损失在150万人,其中德军有20多万人阵亡,50多万人受伤,有11万人被俘,这个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东线1/4的兵力都折在这一仗里了。如果再细算算,里面一大票德军参加过法国战役、波兰战役,都是从巅峰时期走过来的德军。二战的这种战场,就是拿人命往里填,而你德军这一票人死光了,你还拿啥填了?
而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呢,英美对苏联的援助越来越多,真正意义上的援助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之后,英美看到苏联挡住了德国人,才开始加紧投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受限于客观因素,再加上英美的态度,对于苏联的援助已经是非常少了。在这之后,苏联的工业已经可以完整的投入战争了,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从工厂里拿出来。而相反,德国想要的资源一样没拿到,而且还是要靠着夺取乌克兰度日。最明显的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第六集团军每天需要八百吨物资,实际送上来的最少80吨,最多230吨。
很多人会说库尔斯克战役是扭转战局的,其实不然,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是怎么都打不赢的一种局面,德军是属于倾其所有,赌博性的投入兵力,结果呢,苏军投入190万人,用一种惨胜的方式拿下这一仗。这一仗呢,苏军怎么打都是划算的,战前德军还有一定的主动权,这一仗结束,德军彻底没了主动权。反正苏联有人,后面的工厂里可以源源不断的开出来坦克。
苏德战场的彻底转折,其实应该把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连起来,彻底的转折。库尔斯克战役制后,苏军完完全全就是反攻了。
还有人说,诺曼底登陆才是转折点,这个完全就是为了抹杀苏联而存在的思路。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总共才投入不到三百万人,这放在东线,也就两仗。最关键的是,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苏军就一直在反攻,1944年1月的时候,东线苏军650万人,坦克火炮装甲车飞机都是在2比1的比例以上,苏联已经完全获得主动权了。苏联人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之后,已经将战线推到了东普鲁士边界,这是和诺曼底登陆同时进行的。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17日,德国军队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对苏联进行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驻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队拼死反抗,使德国军队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德国军队大量的有生力量。
苏军集中兵力,对德国军队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分割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更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后, 1943年7月德军发动库尔斯克战役企图夺回战场主动权,但没有成功。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影响
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苏、美、英、法、中五国通过大西洋会晤、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搭成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确立了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关于告发及惩处欧洲各轴心国家主要战犯”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从1945年开始对法西斯德国主要战犯进行了国际审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首先,在亚洲的东部,中国、越南、朝鲜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战役?
简介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场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一般认为,该次战役包括下述几部分: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战争中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由于苏联政府害怕过高的伤亡统计会影响民众,因此在当时拒绝提供详细的伤亡数据。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并最终迎来了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战役背景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盟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闪电般地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在1941年夏秋季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的苏军在当年12月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首次胜利。过度消耗的德军由于缺乏应付冬季的战争装备和稳定的供应线,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在部分地区遭到反攻。
在1942年春天,德国的前沿阵地已经基本稳固。然而,由于中央集团军群受到了很大削弱,德军放弃了再次进攻莫斯科的计划。部分德军统帅希望攻击苏联意想不到的战略方向以求获得快速的成效。而部分人尤其是希特勒,认为攻击莫斯科这个目标过于明显。因此,德国开始筹划在北部或南部战线发动新一轮攻势。此外,由于美国在遭到珍珠港偷袭之后对日本宣战,德国认识到时间颇为紧迫。希特勒希望能够在美军有机会加入欧洲战场之前结束东线战争或尽可能削弱苏联。由于苏联南部地区有支撑苏联战争机器的高加索油田,联系中亚地区的伏尔加河以及大片农田,因此德国希望能够挺进这个区域,尽可能地削弱苏联的经济和战争潜力。
蓝色行动
德国计划调遣南方集团军群全速进攻,迅速穿越俄罗斯南部以控制高加索地区的油田。这场夏季攻势被命名为“蓝色行动”(德语:Fall Blau)。参加行动的部队包括第六集团军、第十七集团军以及第一、第四装甲集团军。在1941年,南部集团军已经占领了乌克兰地区,并被调往计划发动进攻的地区。
然而,在战略计划中,希特勒进行了介入,并命令该集团军分成两个集团军群。南部集团军A军群由曼施坦因和保罗�6�1路德维希�6�1埃瓦尔德�6�1冯�6�1克莱斯特指挥,并按原计划向南推进至高加索。南部集团军B军群包括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率领的第六集团军和赫曼·霍特指挥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其目标是东渡伏尔加河并占领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如此重视占领斯大林格勒,主要有几个原因:这是伏尔加沿岸的主要工业城市,攻陷斯大林格勒将保障进攻高加索地区的德军的左翼;另外,该城市的名字正是希特勒的死敌斯大林,如能攻占这个城市,将对对手造成极大的压力。当然,斯大林也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座城市的防卫非常重视。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发布的战争密令:
4月5日 第41号指令(东线作战)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 1942年4月5日指挥参谋部 1942年第55616号绝密文件只传达到军官
第 41号指令在俄国的冬季会战行将结束。由于东线官兵表现得特别顽强和富于牺牲精神,德军已取得防御战的巨大胜利。
敌人在人员和物资方而损失极为严重。在这个冬季,敌人在扩大所谓初期战果的努力中,已使其准备用于以后作战的预备队主力受到很大消耗。
一但天气和地形条件具备,德军指挥官和部队的优势必将再次赢得行动的主动权,迫使敌人就范。 目标是,最终歼灭苏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
为此,应投入德国国防军和盟军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但同时,无论如何应保障欧洲西部和北部占领区争峰海岸的安全
战役初期
蓝色行动原定于1942年5月开始。但是参与该行动的部分德国和罗马尼亚部队正在克里米亚半岛进行包围塞瓦斯托波尔的战役。直到当年6月,这座城市仍未被占领,因此这也迫使德国不得不数次推迟蓝色行动。与此同时,苏联铁木辛哥元帅领导 南方面军主力发动了第二次卡尔可夫战役,却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1942年6月28日,作为蓝色行动的序幕,南方集团军群在俄罗斯南部发起了攻击。德军两个集团军群分别从库尔斯克东北、哈尔科夫东北、斯拉维扬斯克、斯大林诺一带发动进攻,苏军被迫后撤100-300公里,德军侵入顿河大弯曲部。南面的A集团军群继续向高加索油田区推进,北面的B集团军群则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
德军的进攻起初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几乎未进行有效的抵抗,便向东迅速撤退。虽然苏联曾试图巩固防线,但由于另一部分德军从侧翼进攻,导致了防线的崩溃。德军将苏军两次包围,并歼灭大部份苏军。第一次是7月2日在哈尔科夫的东北部,第二次是在一周后米里洛夫的罗斯托夫-奥比拉斯地区。同时,匈牙利第二军团和第四装甲军团也对 佛罗尼斯发动了突袭,并在7月5日攻陷该城。
德军最高统帅部指定由B集团军群的由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是当时德国较强的集团军,辖6个军(其中两个装甲军)共18个师,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或迫击炮7500门,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
由于第六集团军在战役初期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战果,希特勒便直接参与指挥,命令第四装甲军团南下加入南方集团军A军群。由于当地公路狭窄并且数量不多,导致了第四装甲军团与第六集团军陷入了交通的阻塞。两个军团为了疏导路面数以千计的车辆,不得不陷入停滞。这次迟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使进攻至少推迟了1个星期,未能一举突入斯大林格勒。由于第四装甲军团没有达到配合A军群合围苏军的目的,希特勒再次改变了主意,命令第四装甲军团重新加入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
苏联指挥层开始逐渐明确德军的意图。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心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为此,苏军于7月12日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帅为司令(7月23日起改由戈尔多夫中将接替)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其编成内有从苏军战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及空军第8集团军、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实际能投入的力量有12个师,约16万人、2200门火炮和迫击炮、近400辆坦克、飞机454架。其任务是固守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带。7月,苏联制定了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计划。斯大林格勒的东面是宽阔的伏尔加河,在河对面布置了刚刚组建的第62集团军,其指挥官是崔可夫,他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斯大林格勒。
四、二战转折点是诺曼底登陆吗?
二战转折点不是诺曼底登录,而是苏德战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是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是阿拉曼战役。二战中,盟军和轴心国在多个战场同时展开厮杀,所以在几大战场中,比较公认的有三大战役改变了整个战争格局。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摆脱了前期的劣势,转入攻势,战场自此开始向苏军有利方向发展。
2、阿拉曼战役:英军击溃了北非德意联军,从此全面转守为攻,攻克突尼斯,全歼了北非德意联军,登陆意大利,展开了战略反攻。
3、中途岛海战: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的美太平洋舰队一举击败日本联合舰队,粉碎了日军南进计划,从此在太平洋战场开始逐步展开反攻。
二战的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转折点,究竟是在哪?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转折点其实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42年6月28日到1943年2月2日,这场战役之后,苏联逐渐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这场战役其实是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发起的,这次战役 算得上是近代史上最为血腥的战争,伤亡人数十分庞大,参与人数也不同于其他战役。而在这场战役中,胜利的是苏联,德国完全失去了取得苏联东线的可能性。
在这次战役中,苏联军队显示了其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和战役指挥水平;而德军失败主要是因为战略和实力不符合,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德军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了大量军队,士气也衰竭。苏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胜利,对苏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联在各国的心中开始有个比较高大的形象,这也更加刺激了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排挤,刺激了接下来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就是反法西斯战线联盟对法西斯国家的对抗,苏联和德国同作为反法西斯战线上的成员,德国却乘机对苏联进行攻击,奈何它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把自己的战略布局想的过于完美,在这次战役中惨败。
虽然苏联取得了胜利,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最后依然解体了。这说明国家之间内部的实力抗衡是很重要的。苏联在这里胜利,却在之后以更大的代价失败了。这说明国家要重视国家内部结构是否合理,要有整体意识,才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诺曼底登陆而不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以上,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但斯大林格勒战役并没有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库尔斯克战役才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
扩展资料
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争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所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真的是非常重大。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的失去了。而兵力上的损耗也使得其开始方寸大乱,顾此失彼的战争形势迫使德军开始从苏联撤出。
失去的国土苏联终于开始一步一步的收复,所以说最终能够收复国土是与这场战争密不可分的。而全世界人民也正是透过这场战争看到了希特勒们并不是无坚不摧的,让人民开始更加坚定反法西斯的道路。
所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就是打破局面,为取得胜利争得了最宝贵的机会。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全世界各国人民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可以说这场战争不仅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也给了纳粹德国当头一棒,让嚣张的法西斯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让世界人民都不再觉得纳粹德国可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大林格勒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