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序

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是: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其中比毫米小的还有微米和纳米(微米<纳米),千米和公里是一样长的,只是叫法不同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光年、天文单位、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丝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飞米(fm)、阿米(am)等。他们同米的换算关系如下:

1Ym=1×10^24m(尧米)长度单位

1Zm=1×10^21m(泽米)

1Em=1×10^18m(艾米)

1Ly=9.46×10^15m(光年)

1Pm=1×10^15m(拍米)

1Tm=1×10^12m(太米)

1Gm=1×10^9m(京米)

1Mm=1×10^6m(兆米)

1km=1×10^3m (千米)

1hm=1×10^2m(百米)

1dam=1×10^1m(十米)

1dm=1×10^(-1)m (分米)

1cm=1×10^(-2)m (厘米)

1mm=1×10^(-3)m (毫米)

1dmm=1×10^(-4)m(丝米)

1cmm=1×10^(-5)m(忽米)

1μm=1×10^(-6)m(微米)

1nm=1×10^(-9)m(纳米)

1A=1×10^(-10)m(埃米)

1pm=1×10^(-12)m(皮米)

1fm=1×10^(-15)m(飞米)

1am=1×10^(-18)m(阿米)

1zm=1×10^(-21)m(仄米)

1ym=1×10^(-24)m(幺米)

另外,在实际中还经常使用到的一种单位埃格斯特朗(简称埃,符号ÅÅ)是一个长度单位。它不是国际制单位,但是可与国际制单位进行换算,即1Å= 10^(-10) 米 = 0.1纳米。它一般用于原子半径、键长和可见光的波长。譬如,原子的平均直径(由经验上的半径计算得)在0.5埃(氢)和3.8埃(铀,最重的天然元素)之间。它还被广泛应用于结构生物学。埃格斯特朗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瑞典科学家安德斯·埃格斯特朗而命名的。埃格斯特朗是光谱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为太阳光谱的辐射波长制作了谱图,以10^(-10)米为单位。他同时也钻研热传导、地磁学和北极光(这对他在北极地区滑雪很重要)。

二、米厘米分米毫米从小到大是怎么排?

排列:毫米小于厘米小于分米小于米。10毫米等于1厘米,10厘米等于1分米,10分米等于1米。毫米、厘米、分米、米都为长度单位,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如微米、纳米,也有比米更大的单位如千米。

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纳米(n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通常,“米”一般的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 s的时间间隔内所经历路程的长度。我国采用的长度单位与国际单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为我国法定的长度计量单位。

常用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飞米(fm)。

三、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是什么?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常用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

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000米=1千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熟记口诀:

米、米、米,是老大,分米分米是老二。

厘米厘米是老三,毫米毫米是老四。

米就要比分米大,大多少?是十倍。

分米要比厘米大,大多少,也十倍。

厘米要比毫米大,大多少,还十倍。

手掌记忆进率:

伸出一只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依次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毫米、厘米、分米、米指缝相等,想象一下只能夹一个蛋,代表进率是10。而拇指和食指空隙较大,想象一下能夹三个蛋,代表进率是1000。

四、毫米分米厘米米从小到大怎么排列

毫米小于厘米小于分米小于米,10毫米等于1厘米,10厘米等于1分米,10分米等于1米。毫米、厘米、分米、米都为长度单位,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如微米、纳米,也有比米更大的单位如千米。 扩展资料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为点到点的距离。通常在量度二维空间中量度线段边长时,称呼长度数值较大的为长,不比其值大或者在“侧边”的为宽。所以宽度其实也是长度量度的一种,故此在三维空间中量度“垂直长度”的高都是。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米”的定义起源于法国,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随着人们对计量学认识的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

五、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怎样排列?

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是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符号分别为:km、m、dm、cm、mm、μm、nm等。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扩展资料

古代的长度单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部分长度单位的古今换算:

1里=15引=150丈

1引=10丈

1丈=2步=10尺

1步=5尺(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1尺=10寸

1寸=10分

1毫=10丝

1丝=10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