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代的北地郡在今天什么地方?
西汉时北地郡治马岭县(在今甘肃庆阳市环县东南的马岭镇)东汉时郡治富平县(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后由于羌族作乱,永初五年(111年)之后,北地郡徙池阳县(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和三原县附近)。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北地郡迁回原地(富平县)。
简介:北地郡,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灭义渠后所置,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义渠县(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南)。西汉时北地郡治马岭县(在今甘肃庆阳市环县东南的马岭镇)。东汉时郡治富平县(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后由于羌族作乱,永初五年(111年)之后,北地郡徙池阳县(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和三原县附近)。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北地郡迁回原地(富平县)。永和六年(141年)春,征西将军马贤为羌人击败身亡,东汉惊恐,将北地郡迁至冯翊郡(郡治高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汉灵帝中平十五年(185年),北地富平县在过了46年“寄理”的日子后,终于打算从冯翊移回原址。但仅迁徙到彭阳县界就走不动了,这时已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各地群雄并起,边塞也不安宁,只好再向西南回迁,最后落户在陕西怀德,这就是今天的陕西富平县。
二、秦朝置行政为九州三十六郡,那么各州下辖哪些郡呢?
首先,秦朝初期设天下行政区为三十六郡,下设县,这是当时朝廷规定的行政区划,而九州是大禹时期划定的,在秦朝已经不作为官方的行政区划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划分的越来越详细,划分的州数也越来越多。所以史记上说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而不是秦始皇分了九个州,然后州下面又划分了三十六个郡。这是你所提的问题本身的错误所在。
如果以大禹划分的九州在当时的地理情况大约是这样的:冀州,为现在的河北、辽宁、内蒙一带,在战国为燕赵之地;兖州,为现在的山东西部、北部一带,在战国为齐国之地;青州,为现在的山东半岛一带,在战国为齐国、鲁国之地;徐州、扬州、荆州为现在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战国为楚国之地;豫州,为现在的河南一带,在战国为魏国、韩国之地;梁州,现在的四川、云贵一带,在战国时期属巴蜀古国;雍州,现在的陕西、甘肃及以西的地区,战国时期为戎狄所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在这些地区设立郡县,三十六郡只是秦始皇最开始所设的数量,后期超过四十八个。
秦始皇所划诸郡与九州的大致关系如下:
冀州有燕赵之地,郡数最多:有太原郡,云中郡,邯郸郡,巨鹿郡,雁门郡,代郡,常山郡,广阳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
兖州有齐国北部之地,主要的郡有:齐郡,济北郡;
青州兼有齐鲁之地,主要的郡有:琅琊郡,胶东郡、薛郡(鲁国故地);
徐州有部分楚国之地,主要的郡为东海郡、泗水郡;
扬州是楚国最东边的土地,春秋时期的吴越之地,主要的郡有会稽郡、九江郡、衡山郡
荆州是楚国的核心地带,主要的郡有南郡
豫州是当时的中原地带,战国时期有魏国、韩国和楚国的一部分,主要的郡有:南阳郡、陈郡、上郡,河东郡,东郡,砀郡,河内郡、三川郡,上党郡,颍川郡;
梁州有黔中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现在的大西南
雍州有九原郡,当时是匈奴所在。
当时的梁州、雍州还是莽荒之地,故行政机构很少,有凑数的嫌疑。
三、三国时期地名古今对照
1、豫州:所辖今豫南部、东部、皖北部、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2、兖州:今鲁金乡县西北,所辖今山东西南部,豫东部和苏西北角;
3、徐州:所辖今鲁东南部,江苏北部及皖东北角;
4、凉州:所辖今甘东东部;
5、冀州:河北柏乡县北,后迁邺城,所辖今冀西南部,后被曹操以冀、青、并、幽四州合为冀州;
6、扬州:所辖今苏南部、皖中南部,浙、闽、赣三省;
7、荆州:所辖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8、益州:所辖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及鄂、甘各一隅;
9、交州:包括今天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的一部分。
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扩展资料:
三国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四、三国演义中地名古今对照
一、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下辖郡国:
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东临清北。
安平郡,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县。
河间郡,治所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
勃海郡,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北。
乐陵国,治所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
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宁晋西南。
赵国,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
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北。
中山郡,治所卢奴,今河北定县。
2、并州,治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下辖:
雁门郡,治所不详,今山西代县西南。
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
乐平郡,治所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
太原郡,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西河郡,治所离石,今山西吕梁市。
上党郡,治所壶关,今山西长治北,潞城西。
3、幽州,治燕国蓟县,今北京市西南。下辖郡国:
代郡,治所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上谷郡,治所居庸,今河北怀来东。
范阳郡,治所涿县,今河北涿州。
燕国,治所蓟县。
渔阳郡,治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右北平郡,治所土垠,今河北丰润东。
辽西郡,治所阳乐,今河北卢龙东。
昌黎郡,治所昌黎,今辽宁义县。
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辽阳。
玄菟郡,治所高句骊,今辽宁宁沈阳东。
乐浪郡,治所朝鲜,今朝鲜平壤南。
带方郡,治所带方,今朝鲜沙里院附近。
4、雍州,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下辖
陇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南安郡,不详。
天水郡,治所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
广魏郡,治所临渭,今甘肃天水东。
安定郡,治所临泾,今甘肃泾川北。
新平郡,治所漆县,今陕西彬县。
扶风郡,治所槐里,今陕西咸阳西南。
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耀县。
冯翊郡,治所临晋,今陕西大荔县。
京兆郡,治所长安,今山西西安西北。
5、凉州,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下辖:
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
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肃兰州东。
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宁市。
张掖郡,治所角乐得,今甘肃张掖西北。
酒泉郡,治所禄福,今甘肃酒泉。
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肃敦煌西。
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6、西域长史府,属魏国,治所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遗址。
置戊己校尉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屯田驻防。
主要国家有: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车师后部六国。
乌孙不属于西域长史,定都于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伊什提克。
7、益州(北部),蜀国,治所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下辖:
汉中郡,治所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武都郡,治所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
阴平郡,治所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
汶山郡,治所绵虎,今四川汶川西南。
梓潼郡,治所梓潼,今四川梓潼。
东广汉郡,治所不详。
广汉郡,治所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蜀郡,治所成都。
犍为郡,治所武阳,今四川彭山东。
汉嘉郡,治所汉嘉,今四川雅安东北。
巴西郡,治所阆中,今四川阆中。
巴东郡,治所永安,今四川奉节。
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市江北。
江阳郡,治所江阳,今四川泸州。
涪陵郡,治所涪陵,今重庆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