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密度的所有公式

在初中物理中,有关密度的公式有:

密度定义式:ρ=m/Ⅴ,密度=质量÷体积

液体压强公式:ρ=P/hg,

液液体的密度=液体内部的压强÷液面到该点的竖直高度×g

浮力公式:ρ=F/Ⅴ排g,

液体的密度=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Ⅹg

密度公式是什么?

密度公式是

ρ=m/V 。

密度单位是kg/m,(还有:g/cm³),1g/cm³=1000kg/m³;

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

体积V的单位是m³。

密度

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水的密度ρ=1.0×103kg/m³

3.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m/V 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 =m/ρ .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拓展资料

密度的变形式

原式:

ρ=m/V

变形:1.m=ρV

2.V=m/ρ

(ρ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体积)

密度题巧算方法

先根据物体漂浮时的公式

F浮=G物

F浮=ρ液gV排,G物=mg=ρ物gV

ρ液gV排=ρ物gV

整理,得ρ物=V排/V·ρ液

注:V排/V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分数。

四个物理量,可以说知三推一,此公式不仅可以用来求物体密度,其他三个量也同样适用。

悬浮时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公式推导:当物体下沉时

G物=mg=ρ物gV

F浮=ρ液gV排=ρ液gV

注:下沉时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G物/F浮=ρ物gV/ρ液gV

ρ物=G物/F浮·ρ液

注意:两个小公式使用的前提条件,物体必须是实心,空心状态另当别论。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密度的计算应该注意注意事项: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质量m与其体积V的比值,定义式为

ρ=m/V

根据定义,在SI中,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量纲为ML-3.

(2)表观密度

多孔固体(颗粒或粉末)材料质量与其表现体积(包括“孔隙”的体积)之比值.

(3)实际密度

多孔固体材料与其休积(不包括孔隙的体积)之比值.

(4)堆积密度

在特定条件下,在既定容积的容器内,疏松状(小块、颗粒、纤维)材料质量与所占体积之比值.

特定条件是指自然堆积、振动或敲击或施加一定压力的堆积等.

(5)标准密度

在规范规定的标准条件下的物质密度.比如,在温度为273.15K(0℃)、压强101325Pa(latm)下的气体标准密度;温度温度20℃、压强(latm)下的液体标准密度.

(6)参考密度

在规定的参考状态(温度和压强)下的物质密度.

(7)相对密度

在特定条件下,物质密度ρl与参考物质密度ρ2之比值.定义式为

d=ρ1/ρ2.

相对密度,过去常叫做“比重”.“比重”通常指某种物质的密度与纯水密度之比值,它已包含于上述相对密度的概念之中.历史上,“比重”还有一种定义,D=G/V,即单位体积的重量,这说明,“比重”这一概念本身就比较混乱,现在不再沿用.

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以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性.

密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米3”,这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掌握的,但是要换算单位,不少同学却感到困难了.例如: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克/厘米3.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单位换算中的基本方法来解决,那就是分子里的单位变小多少倍,换算后的数值就变大多少倍:1千克=103克;分母中的单位变小多少倍,换算后的数值要变小多少倍:1米3=106厘米3,因此,7.8×10千克/米3=7.8×103×(103/106)克/厘米3=7.8克/厘米3;根据这种换算方法;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密度的单位有一个规律,即:对于某种物质的密度,在分别用“克/厘米3”,“千克/分米3”和“吨/米3”来做单位时,它们的数值是相同的.例如,铁的密度,按照这个规律可知:ρ水=7.8克/厘米3=7.8千克/分米3=7.8吨/米3.这个“7.8”就是课本上密度表中铁的密度值去掉103得到的.记住这个规律,不但给密度单位的换算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使一些涉及密度计算的问题变得简单.例如用这种方法来记算水的质量,就是1厘米3(毫升)水的质量是1克,1分米3(升)水的质量是1千克,1米3水的质量是1吨.

求密度的公式

求密度的公式为ρ=M/V(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该公式,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

从数学的角度看有三种情况(判断正误):1.ρ一定时,m和V 成正比;2.m 一定时,ρ与 V 成反比 ;3.V 一定时,ρ与 m 成正比.结合物理意义,三种情况只有(1)的说法正确,(2)(3) 都是错误的.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时,不可能脱离物理事实,不能单纯地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密度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是十分广泛的哦。

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如你家的金首饰是否纯金造的、乡下的农田适合种植什么作物、选种子等;

用来测体积.如装修时要用到几千米长的电线,若用尺子量那要量好久,但用秤很快就解决了 等;

用来测质量:如去买几千克散装的酒、汽油等我们可以通过其体积,并查询相应的密度值,从而确定是否缺斤少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