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知道平阳公主?

陕西兴平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当然姓李。可是她的芳名叫什么,正史上却没有记载。中国的史书对待女子的态度至五代为之一变。五代以前,不论何种女子,史书上多半会留下她们的名字。除非像前秦的毛皇后那样由于前秦存在的时间极短,历史纪录未必完整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女子的姓名就不再公开纪录在史册中了。越是尊贵的女子越是如此。反而是所谓的“女贼”往往在史书上被直呼其名。纪录平阳公主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一作于后晋,一作于北宋,但无一记载平阳公主的名字和年龄。所以弄得后世写武侠小说的如黄易者只好给她胡乱起个名字叫李秀宁。

唐高祖李渊共有19个女儿,平阳公主排行老三。这19个女儿当然不可能都是一母所生。平阳公主的母亲是李渊的原配窦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母亲。说起这位窦氏,倒也是一位奇女子。

窦氏是京兆平陵(今陕西兴平)人,父亲窦毅是北周的八大元帅之一(窦毅官封上柱国。这个官名没有对应的现代官名。北周设八个柱国大将军统领全国官兵。勉强翻译可译为方面军司令。但是实际上这个官衔的荣誉性大于实际权力。所以和本朝开国时所封的元帅相仿。)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窦氏从小就很聪明,深受武帝喜爱,把她留在宫中当自己的女儿抚养。当时天下三分,北周是最弱小的一个。为了取得外援,武帝娶了一名突厥公主当皇后。但是武帝对这个政治婚姻很不满意,经常让突厥公主守空房。窦氏就经常劝说舅舅多忍耐,搞好和突厥的婚姻可以消除北方的威胁,全力对付南方的陈和东面的北齐。

参考资料:

二、平阳公主到底是个什么人,为何死后由军队送葬呢?

平阳公主(生卒年不详),刘姓,长安人。西汉时期公主,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母姐。

初封阳信(县)公主,嫁给平阳侯曹寿,册封平阳(郡)公主,生下一子曹襄。汉武帝即位,尊为长公主,将侍女卫子夫成功献给汉武帝。曹寿去世后,再嫁汝阴侯夏侯颇。元鼎二年(前115年),夏侯颇畏罪自杀。元朔五年,再嫁大司马卫青,病逝于家中。死后陪葬于茂陵。

三、柴绍和平阳公主是什么关系?

柴绍是唐朝著名将领,曾随李渊、李世民父子征战四方,为唐朝建立贡献汗马功劳,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此外,柴绍还是李渊之女平阳公主的丈夫。

柴绍和平阳公主的关系

谯国襄公柴绍,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

在唐高祖李渊还没有在太原起兵之前,就将自己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柴绍,当时柴绍还只是一个太子伴读。公元617年,李渊正式起兵前,派人通知身在长安的柴绍和平阳公主,让他们赶紧逃回太原。

柴绍为什么是负心汉

柴绍向平阳公主诉说了整件事情后,二人商议决定分开走。两个人一起走的话,目标太大,容易顾不上。所以柴绍就先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就留下来做后方的一些安排。平阳公主果然与一般的女子不同。她在启程回太原时,女扮男装,将家产变卖掉后用来救济一路的灾民,于是就这样很快的召集了一支队伍。后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百姓们都称这支军队为娘子军。

但是当时许多人对柴绍丢下平阳公主,独自一人逃走的行为颇有微词。觉得柴绍为人不行,将一个弱女子就这样丢在一个兵荒马乱之地。其实,柴绍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毕竟柴绍一路赶往太原,路途遥远,一路上遇到的危险明显比留在长安的平阳公主多,所以才会将平阳公主留下,毕竟平阳公主一介女流,就算被隋朝的人抓住了,也不会怎么样。

李渊的大军进入关中后,平阳公主的义军为他包围长安并且攻破长安立了很大的功劳,平阳公主也因长安之战的功劳,受封为平阳公主。可惜的是,公元623年,正值柴绍大败吐谷浑军队时,平阳公主去世了,年龄尚不足23岁。李渊还下令以开国功臣的仪式安葬她。而柴绍和平阳公主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柴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