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林县红旗渠简介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修建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参与群众7万人。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
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1960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
二、《红旗渠》林县吴念祖原型是什么?
《红旗渠》林县吴念祖原型是吴祖太。
1958年,吴祖太正式调到林县水利局工作,成为林县唯一的科班出身水利工程技术员,杨贵真是像得了宝贝一样。吴祖太报到后,第二天就到了南谷洞水库工地,设计了83米高的大坝和输水山洞。
1960年2月,红旗渠动工后,吴祖太担任工程股副股长,他既要绘制每项工程的图纸,还要考虑各工程段施工的安全措施。他虚心听取民工意见和要求,把图纸上民工看不懂的“BM”等英文字母全部改成大家能认识的中文。
每当遇到困难和困倦的时候,吴祖太就用力揪头发,好让头脑保持清醒。就这样,他解决了一个个难题,设计出多个切合实际的方案。如“空心坝”、青年洞、王家庄双孔洞等。
3月28日傍晚,吴祖太听民工反映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正在吃晚饭的他放下碗筷,和卫生院院长李茂德深入洞内察看险情,不料,洞顶坍塌,碎石泥土掩埋住了他们两人。民工们赶紧跑过去抢救,但是他们还是永远地闭上双眼,吴祖太27岁的生命终止在红旗渠畔。
《红旗渠》剧情
1959年夏秋,一场大旱无情的吞噬了林县,河塘、水库干涸,庄稼大面积枯死,人畜用水陷入极端困境。林县县委一班人在县委书记林捷带领下,决心彻底改变林县祖辈缺水的困境。经过缜密实地调查,县委决定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彻底改变林县人民自古缺水困局。
林捷和县委一班人带领林县人民,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顶住部分人冷嘲热讽,千军万马、战天斗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历时十年,终于在太行山腰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