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子韬分不清狼人杀和剧本杀,两者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近日,黄子韬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了自己与好友的聊天记录,称自己分不清狼人杀和剧本杀的区别实际上,如果没有玩过这两样东西的人很可能也分不清,或者以为狼人杀和剧本杀其实是差不多的东西。然而并不是这样的,狼人杀和剧本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是因为狼人杀有特定的角色,而剧本杀则是根据剧本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角色。

一、狼人杀有特定的角色

在狼人杀中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阵营,分别为好人阵营、狼人阵营以及第三方阵营,其中好人阵营包括村民和神牌(预言家、女巫、猎人等),狼人阵营包括狼人牌和带有技能的狼人牌(狼王、白狼王、梦魇等),第三方阵营包括丘比特以及被丘比特互相点为情侣的两张牌。从这里就能看出,狼人杀的角色是固定的,玩家只要玩得够多,那么总会拿到重复的角色。而且无论玩家玩多少场狼人杀,角色设定就是那么多,除非版本更新,不然不会加入新的角色。

二、剧本杀是根据剧本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角色

但剧本杀就不一样了,因为剧本杀会根据剧本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角色,每一个剧本中角色的数量和角色的背景及设定都是不一样的,只要玩家不玩重复的剧本,那么玩家每次拿到的角色几乎都可以说是不一样的,即便有相似的,但在一些设定上也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这种角色不重复的特性也使得玩家在每一次玩剧本杀时都会保持很高的新鲜感,代入感也会更强一些。

可以说,剧本杀与狼人杀最大的不同就是角色不会重复,这也是剧本杀的优势所在。当然了,在玩法上,两者还是比较相似的,都是需要通过推理来结束游戏。

二、黄子韬分不清狼人杀和剧本杀,这两个游戏有怎样的区别?

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狼人杀和剧本杀有什么区别?

其实我们要想比较这两款游戏的话,就要先定义一下剧本杀和狼人杀,不然就没有办法做比较,很多人都把这两种游戏都看作一种社交类型游戏,其实并不是这样。

狼人杀游戏更偏向于竞技,因为游戏规则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玩家需要按照规则上的流程然后去推进游戏的进展,而随着游戏经验的累积,玩家也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些比较主流的打法,除了不知道的信息的夜晚阶段需要MC操作,其他流程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发言来完成,而且狼人杀也设置有职业比赛。

而剧本杀其实更偏向于娱乐的角色扮演,而游戏节奏很大的程度上,都是需要场外的MC进行掌控的,特别是遇到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具备的时候,更需要一个优秀的MC。

狼人杀不是一个逻辑游戏,即便阵营信息不对,也可以不讲逻辑,然后去骗人,本质上就是人性游戏,相互骗身份,所以游戏质量就要取决于玩家的配置,那么如何快速定义场上他人的身份就成为了游戏胜负的关键,看似好像是在聊逻辑,其实逻辑反而是最用不上的,这个游戏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培养玩家的情商。

而剧本上看着像是扮演游戏,但其实是一个讲究逻辑的游戏,因为具备的信息是固定的,但是每位角色所得到的信息都是部分信息,不是完整的,所以只要整和各位参与游戏人的真实视角,就可以很快的得出结论,并不像狼人杀那样需要那么多的状态流和人性流,而剧本杀的优点就是剧本可以多样化,角色扮演的体验好,入门门槛低,并且只是讲纯逻辑,只要有基础的阅读能力就可以。

相比较狼人杀的话,剧本杀有着很多缺点,比如所需的时间更长,因为狼人杀一局游戏大约只需要二三十分钟,而剧本杀动辄就需要三四个小时,甚至还有七八个小时超长时间的剧本杀。

剧本杀游戏的成本也要远远的高于狼人杀最低二三百最高数10万的具备购买费用,这都决定了店家不可能设定一个过于廉价的价位。

剧本杀也有很大的缺点,比如剧本杀的体验要取决于剧本的本身,而如果剧本本身出现了问题逻辑的话,那么就无法推进剧情的发展,这里也有取决于MC的能力,所以如果要想让剧情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优质的MC进行控场。

三、狼人杀跟剧本杀有啥不一样啊?

来源上:狼人杀源自“狼人杀人游戏”“天黑请闭眼”;剧本杀源自“谋杀之谜”

玩法上:狼人杀的玩法是 “闭眼--各身份玩家行动--睁眼--公聊投票出局” 这套行动不断重复的过程,有狼人、神职+平民这两个阵营,只剩某一方存活到最后才算赢,而不同的“神”会有很多不同的人物技能,帮助平民阵营判断并处决狼人;剧本杀的玩法是 “选本--看本--搜证--公聊--投票结局” 这一套基础流程,除了阵营本,其他剧本基本上都是玩家各自为战的,输赢判断标准很多;

时长上:狼人杀一局需要20--40分钟;剧本杀一局需要3至8个小时

人数上:狼人杀需要9--12人;剧本杀人数可变性较大,线上剧本杀有1--10人的、线下剧本杀基本是4--8人。

费用上:狼人杀较剧本杀一般都更便宜一些,因为没有购买剧本的成本,占用的主持人时间和数量也相对较少

综合来说,狼人杀游戏更偏向于竞技和逻辑,因为游戏流程基本上是固定的,玩家只需要记住每个角色身份的技能,就可以根据“上帝”的指示,闭眼、睁眼、针对其他玩家行动,以及公聊和投票。场上势必会分阵营,只有自己阵营的玩家活到了最后,ta才能获得胜利。而获胜的关键就是需要捋清楚其他玩家的发言逻辑、漏洞。

而剧本杀游戏更偏向于沉浸和推理,因为除非想要多次体验“二刷”“三刷”,否则每次玩的都是一个新本,都要将剧本从头看起,体验这个角色的人物故事。而获胜的关键是不同的,传统的剧本大多都是推出真凶、或者尽量多地完成个人任务得到胜利,现在越来越多的剧本已经不设置“胜利”这个条件了,尤其是一些情感本,只需要体验,无需推理或达到什么胜利条件。

所以,狼人杀看似简单准入门槛低,实际上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和博弈能力、逻辑能力和辩论能力;而看似复杂的剧本杀,大多只需要跟随DM的引导,积极参与讨论,争取不掉线,哪怕很难的硬核推理本还不太能驾驭,但至少也能在一些欢乐机制本或者情感本中获得游戏的快乐。

四、黄子韬分不清狼人杀和剧本杀,这两种游戏有什么区别?

剧本杀是当下年轻人之间非常火的一种游戏,早些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非常火爆,是年轻人之间交流相处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据说早些年很多地方最初开设剧本杀店的时候由于商店很少,所有的顾客都会去一些固定的商店,使得当时的很多商店赚的盆满钵满,甚至很多在大城市都买了好几套房子。随着这个游戏越来越火,商家越来越多,相对于前几年的时候没有呢么容易赚钱了,但是总的来说只要经营的好,还是能赚不少的。

关于狼人杀和剧本杀,其实有很多没有玩过得朋友都分不清其中的区别接下来我来详细为大家解释一下。首先是狼人杀。狼人杀主要就是两个阵营:人类和狼人。人类的目的是杀掉狼人存活下去,而狼人的目的当然就是杀掉人类。游戏一开始的时候会发放角色,人类阵营和狼人阵营各有很多角色,这些角色都有不同的技能,当然在场的玩家除了知道自己是谁以外是不知道别人是谁的,每天“晚上”的时候所有人类都要闭眼,狼人之间相互确定对方身份,然后决定先杀那个人类;而在白天人们通过死的是哪个角色而判断谁是狼人,然后在白天对其枪决。由于不同的技能之间可以进行搭配,并且有些角色在非特定阶段是不能太早公布自己的身份,否则便有可能会有输的可能性,便为这个游戏增加了一些难度。

而剧本杀相对来说比狼人杀出现的就要晚一些。最初是由于明星大侦探当中大家一起模仿破案所进行的一个综艺,而这个流程让大家感到非常的有趣新奇,于是便有人通过塑造人物故事,来营造一个剧情。剧本杀的主要流程是这样的:每个人都会被分发一个剧本,在阅读完剧本后每个人都会如同演员一般一起扮演一场“戏”,而戏的内容主要是推理。当然剧本杀的剧情内容分为感情本,以故事走向,渲染感情为主;推理本,以逻辑推理找凶手还原杀人手法为主;恐怖本,以鬼故事,探索线索寻求刺激为主;阵营本,以拉拢别人到自己阵营然后与对方阵营进行对抗来获取胜利为主(当然前提得是你拉拢的这个人真的是你们阵营的人)等等。两种游戏玩法不同,但严格来说都是一种以交流沟通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有趣的游戏形式。

五、剧本杀和狼人杀的不同有哪些?

01

触及人性 释放“谎言”快乐

剧本杀与我们熟悉的所有“杀”类游戏一样,充斥着谎言和套路。你要赢,你就得能编得出一套像样的谎言。在多人互动的情况下,光靠自己吹牛说谎也是没有用的,你还要做到能逼真地说谎并且成功圆谎。那为啥有了“谎言”的元素,杀类游戏就变得如此吸引人呢?这是因为“谎言”是人性的底层元素,具有进化上的意义。02

社交神器 邂逅“趣缘群体”

剧本杀还天然地带着社交属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剧本杀”可以使陌生的人很快就熟络起来。在社会学领域,有个概念叫作“趣缘群体”,顾名思义,就是指因同样的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的人。剧本杀提供了一种虚拟的人际场域,不论什么身份,一旦进入到这场游戏中,那就意味着要在同一个时空中经历一段故事,即使是“拼车”玩的陌生人,也会被迅速代入团体氛围中熟络起来,这对于增进关系深度很有帮助。03

假戏真做 巧用“自居效应”

剧本杀的魅力还体现在让玩家扮演特定角色,赋予一种新鲜的生活体验。玩家参与游戏后,通过领取不同角色来扮演剧本中的富翁、侦探、大侠等角色,这些经验却是现实中很难获得的。剧本杀则可以让玩家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尝试的人生体验。

更有趣的是,剧本杀还可以依托角色扮演唤起“自居效应”,让玩家在心理层面汲取角色的优势,获得人格成长。顾名思义,自居效应指的是人们会逐渐获得他们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质,就像一句英文谚语所言“act as if , so you are”。表演戏剧的方法能够通过持续的心理练习,让玩家不断地进入一种角色,久而久之,玩家会发现自己“出不了戏”了,于是会获得这种角色的一些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