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溶液渗透压 是指溶液中什么微粒对水的什么力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是什么?
渗透压的定义是恰好能阻止渗透发生的施加于溶液液面上方的额外压强称为渗透压力。
渗透压说白了就是压强,是生物体内渗透作用的必要条件。如果存在半透膜且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相等,及生物膜两侧渗透压不同,水分子就会由渗透压小的一方向渗透压大的一方自由扩散,这种现象叫渗透。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当存在浓度差的时候,高浓度的成分就会向半透膜另一侧渗透。
例如腌黄瓜。黄瓜皮就是半透膜。在水分充足的鲜黄瓜皮外覆盖一层盐粒,盐粒融化为盐溶液后,其中盐的浓度远远高于黄瓜内部盐的浓度,而黄瓜内部水的浓度则远远高于外部盐溶液中水的浓度。
于是,外部的盐透过黄瓜皮进入黄瓜,内部的水透过皮渗出。渗透压原理可以理解为,由于半透膜两侧物质(低分子物质)浓度差异化而带来化学势差异,在化学势的驱使下实现物质在半透膜两侧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自发性迁移。
扩展资料
一、影响因素:
1877年德国植物学家弗菲尔(Pfeffer)根据其实验数据发现两条规律:
1、在温度一定时,稀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2、在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的渗透压力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二、意义:
假设细胞半径为R,由于渗透压膨胀变为R+dR,这样面积的增加为dA=8πRdR,其能量消耗为Σ×dA。如要让细胞膨胀达到平衡,就是让自由能pdV 等于表面张力,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拉普拉斯公式:Σ=Rp/2。
如果红细胞在纯水中,阻止水进入细胞的压强为300pa,假设细胞直径10μm,对细胞来说有多大呢?代入估算的p 得到Σ=10-5m×300pa/2=1.5×10-3Nm-1。这个力足够撕开真核细胞,将细胞摧毁。所以不能用纯水来稀释红细胞,这样他们会爆裂,即溶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透压
三、什么是溶液渗透压
所谓
溶液
渗透压
,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
大小
取决于单位
体积
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
浓度
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与
无机盐
、
蛋白质
的
含量
有关。在组成
细胞外液
的各种无机盐
离子
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细胞外液渗透压
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
血浆渗透压
约为770kPa,相当于
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
四、渗透压是什么意思 渗透压解释
1、对于两侧水溶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强称为渗透压。渗透压与溶液中不能通过半透膜的微粒数目和环境温度有关。
2、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渗透压越低。即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