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兆是什么意思

京兆是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也是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五代的后唐,把长安改称为京兆府,作为国家的西北和西南的地区性重镇。此后的北宋和金朝,也以京兆府作为控制中国西北和西南的地区性重镇,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潼关以西设立陕西行省,以京兆府作为陕西行省的治所,并将他的第三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在京兆府城东北面,建造豪华宏伟的安西王府。后来,元政府又先后把京兆府改名为安西路和奉元路。

扩展资料:

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安,25日成立西安市人民政府,辖12个区,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

1953年升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又改为省辖市,同时把原来12个区调整为9个(今主城6区再加上长乐区、阿房区和草滩区)。从此以后西安市的领属关系再未发生变化,但所辖区县不断变迁,直到1983年才稳定。

二、历史上的京兆府现在在哪里

在西安。

唐玄宗把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领万年、长安、蓝田、渭南、昭应、三原、富平、栎阳、咸阳、高陵、泾阳、醴泉、云阳、兴平、鄠、武功、好畤、盩厔、奉先、奉天、华原、美原、同官等二十三县,察其丰欠、观其民风、理其刑狱、督其官吏。

置牧一员为长官,以亲王领之; 以长史为尹,置一员,通判府务,牧缺则行其事,为实际长官;少尹二员,掌贰府事;司录参军事二员,掌符印、参议得失; 录事四员; 功曹司功参军事二员,掌考课、礼乐、学校、表疏等; 仓曹司仓参军事二员,掌租调、公廨、仓库、市肆等。

户曹司户参军事二员,掌户籍、杂徭、逋负、田讼等; 田曹司田参军事二员,掌园宅、口分、永业、荫田等;兵曹司兵参军事二员,掌武选、兵甲、军防、传驿等;法曹司法参军事二员,掌理狱、刑法、捕盗、追赃等。

士曹司士参军事二员,掌津梁、舟车、舍宅、工艺等; 参军事六员,掌出使、赞导; 又有经学博士 (文学)、助教、医学博士、助教、典狱、问事、白直、执刀等属。

扩展资料

京兆一词特指长安,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但要说到建府,则在唐代,当时京城长安,隶属“雍州”,唐玄宗把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管辖23个县,辖区约相当于今天的西安,渭南、咸阳3个市,府衙在京城长安。因京兆府地处京城,故称“开府之尊”“万府之祖”。

京兆府的权限也较一般府县大了不少,比如京兆府可以不受逐级上诉的约束,凡经证实证据确凿的案件可以不经三司会审,可以当堂判死刑的。

到了五代时期,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迁都洛阳,长安沦为废都,京兆府改为大安府。至后唐建立收复长安,复设为“京兆府”,管辖14个县。

分别为长安、万年、昭应(今临潼)、栎阳(今阎良)、高陵、蓝田、鄠县(今户县)、咸阳、渭南、泾阳、兴平、醴泉(今礼泉)、武功、奉先(今蒲城县)。衙门还在长安城内。可见,长安虽不为帝都,但依旧可以称“京兆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兆府

三、京兆堂在古代哪里

京兆堂,是以地名命名的堂号,京兆大致就是现在的西安及其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