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3个省的简称记忆口诀
口决一:辽吉黑蒙,冀晋陕宁。鲁皖苏浙,渝沪津京。川黔滇桂,甘新藏青。豫鄂湘赣,台闽粤琼。港澳回归,举国欢腾。口决二: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鲁晋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省
省,中国一级地方行政区名称。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开端,行省属于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全称“行中书省”。腹里地区(今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内蒙古部分)则由中书省直辖。时全国共10个行省、1个中书省辖地、1个宣政院辖地。
明朝初沿元制,后以行省权力太大,将行省一分为三。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为“三司”,皆为省级行政区最高机关,分别掌握行政、司法、军事权力。时全国共14个布政使司、2个直隶地区以及其他边疆行政区。
清朝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时全国共18个布政使司(省)等25个省级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区,后历经多次变动,1965年基本稳定下来;1967年设立天津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7年设立重庆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门。目前全国共设有23个省等34个省级行政区。
二、23个省的记忆口诀
23个省的记忆口诀 超强记忆方法
中国省份的口诀记忆我国的行政区域省份名称:
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五江云贵福吉安 (新疆,黑龙江,江西,浙江,江苏,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四西二宁青甘陕 (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海内台北上重天 (海南,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香港澳门和台湾
爱我祖国好河山
记忆各省简称:
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
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鲁晋 归华北
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 归华中
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 归西南
西北还有陕甘青
中国二十三省背诵顺口溜
四句话,一首诗搞定(直辖市漏了重庆,记住就是):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和山西
五江云贵福吉安
云南、贵州、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吉林、福建和安徽
四西二宁青甘陕
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和陕西
还有内台北上天
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和天津
23个省的记忆口诀 超强记忆方法
我国现有4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23个省,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是地理常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难于全部记忆,往往只能记住其中的大部份。
第一步 先观察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表,找出其中的规律。
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表
省份名 简称 省会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沪 上海
重庆市 渝 重庆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内蒙古自治区 蒙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海南省 琼 海口
吉林省 吉 长春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山西省 晋 太原
辽宁省 辽 沈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青海省 青 西宁
江苏省 苏 南京
台湾省 台 台北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之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 简称取省份名称和省会城市名中的一个字。
2. 简称取省份名称中的一个字,简称和省会城市名没有联系。
3. 三者在字面上没有任何联系。
4. 有五个省有两个简称,其中一个简称包含在第1、第2种情况里。
第二步 分类记忆各类省份的名称。
1.简称取省份名称和省会城市名中的一个字的省份有(共6个):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台湾省 台 台北
天津市 津 天津
北京市 京 北京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记忆口诀:
港澳台,津京贵,有一同字记不累。
谐音转换:
港澳台,薪金贵,有一同字记不累。
2.简称取省份名称中的一个字,简称和省会城市名没有联系。
这类省份有(共13个):
青海省 青 西宁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辽宁省 辽 沈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吉林省 吉 长春
江苏省 苏 南京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浙江省 浙 杭州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记忆口诀:
青云四陕辽黑吉,江宁甘新浙西藏;
首字简称无需记,省会城市要牢记。
谐音转换:
青云直上聊黑鸡,江宁甘心折西装;(江宁-人名)
首字简称无需记,省会城市要牢记。
3.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之间字面上没有联系的省份有(共15个):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河南省 豫 郑州
山东省 鲁 济南
山西省 晋 太原
重庆市 渝 重庆
上海市 沪 上海
福建省 闽 福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江西省 赣 南昌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蒙 呼和浩特
记忆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重上福安江海内;
简称省会无规律,全都依赖想象力。
谐音转换:
两湖两广两河山,种上福安江海内;
简称省会无规律,全都依赖想象力。
4.两个简称的省份有(共5个):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三、中国23个省的顺口溜,和5个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顺口溜,… 急阿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
内重台海福吉安。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解释:
两湖两广两河山,
两湖:湖南、湖北,两广: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两河:河南、河北,两山:山东、山西
五江二宁青陕甘
五江:江苏、江西、黑龙江、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谐音),二宁: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青:青海,陕:陕西,甘:甘肃。
云贵西四北上天
云:云南,贵:贵州,西:西藏自治区,四:四川,北:北京,上:上海,天:天津。
内重台海福吉安
内:内蒙古自治区,重:重庆,台:台湾,海:海南,福:福建,吉:吉林,安:安徽。
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一共是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扩展资料
中国省份来源
山东:以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1]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广南路:唐属岭南道,宋改名为广南路)。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广南路:唐属岭南道,宋改名为广南路)。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
河南:以黄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以北平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黄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原分为内蒙和外蒙两省,民国后期外蒙古独立为蒙古国)。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西夏---李元昊创立的西夏国)。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为故土新归得名。(原为汉朝西域,清统一其地后,以其为故土新归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又有一说为:三川汇长江而得名)。
贵州:以贵山得名。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
重庆:以“双重喜庆” [3] 而得名。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
吉林:以吉林市得名,取吉林乌拉前二字。(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
香港:以东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门: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台湾府---现台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份
四、23个省的顺口溜是什么?
23个省的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分别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
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省份简称顺口溜:
1、辽吉黑蒙冀晋陕宁,
鲁皖苏浙渝沪津京,
豫鄂湘赣台闽滇琼,
川黔粤桂甘新藏青,
港澳回归举国欢庆。
2、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