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中对他人的爱称?
文言文中对他人的称呼如下:
第一人称:吾、余、予、我
第二人称:汝、尔、乃、女、而
第三人称:彼、其、之
尊称: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
望采纳,谢谢!
二、爱称有哪些文言文?
爱称有卿卿、郎君、慈父等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语言信息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第一个文字,为纹,修饰之意。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就是修饰过的语言。
三、文言文中爱称
【尔】如“尔曹”——你们大家
【汝】如“汝父为楚王作剑”你的父亲体楚王造剑。
【君】如“君不见黄之水天上来”
【卿】如“卿言多务”——你的话多为紧要的事情
【汝】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我与你用尽全力平定险情
【女】同“汝”,如“三岁贯女”——
【若】如“若肯发兵助我乎?”——你肯发兵给我助战吗
【乃】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文言文中的自称,爱称,敬称是什么?
一、自称(也叫谦称)。
①君主自称(先秦以后);寡人、孤、朕、不谷、哀家、不佞等,可译为“我”。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我,古时王侯的自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我,古代君王对自己的谦称)
②臣民自称:臣、愚、仆、妾、臣妾、奴、奴家、下官、晚生、老衲、贫僧、贫道、洒家、鄙人、敝人、不才、在下、小人、小可、老臣、老朽、老妇、老夫等,可译为“我”。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我,诸葛亮自称。)
二、爱称(表示喜爱、亲昵的称呼)。
卿、官人、夫君、相公、郎君、呆子等。
a、卿今当涂掌事,你不可不学!(《孙权劝学》)(你,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卿今者才略,非吴下阿蒙!(《孙权劝学》)(你,朋友间的爱称。阿蒙: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
“阿”是名词词头。
①加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阿大/阿根/阿王。
②加在某些亲属称谓的前面:阿公/阿姨。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大兄:长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三、敬称(尊敬的称呼,称对方)。
①对君主称:王、大王、君、上、陛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等。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②对常人称:殿下(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公、子、君、足下、阁下、麾下、将军 、 夫子、丈人、先生等。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五、文言文中的自称爱称敬称有哪些 了解一下
1、【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自称姓名或名、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2、【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3、【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4、【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5、【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6、【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
7、【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8、【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9、【称爵名】
《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10、【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11、【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12、【谦称】
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13、【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4、【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15、称呼对方的: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高足——尊称对方的学生。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16、称呼自己的:
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哥哥;自己家庭称——寒舍。
17、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
18、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
六、文言文中的爱称有哪些
文言文中代表你的称呼有:尔,君,卿,汝,若,乃。
尔:如“尔曹”,你们大家。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君: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你没看见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来的。出自唐朝李白《将进酒》
卿:如“卿言多务”,你的话多为紧要的事情。
汝: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我与你用尽全力平定险情。出自《列子·汤问》。
若:如“若肯发兵助我乎?”,你肯发兵给我助战吗。出自《汉书·匈奴传上》。
乃:如“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翁长。出自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