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卺是什么意思

合卺意思是旧时结婚男女同杯饮酒之礼,后泛指结婚。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剖一瓠为两瓢,新婚夫妇各执一瓢,斟酒以饮。后多以“合卺”代指成婚。

《礼记·昏义》:“妇至,壻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

孔颖达疏:“卺,谓半瓢,以一瓠分为两瓢,谓之卺。壻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酳,故云‘合卺而酳’。”

《陈书·袁敬传》:“盖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轻,若不加其等级,宁可合卺而酳,所以假驸马之位,乃崇於皇女也。”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顷岁儿女合卺之夕,壻登高座,赋诗催妆为常礼。”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母笑慰之,因谋涓吉合卺。”

柳亚子《平山荪荃招饮为结婚六周年纪念》诗之二:“记取渝州合卺时,红军佳节是佳期。”

二、合卺是什么意思?

意思: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剖一瓠为两瓢,新婚夫妇各执一瓢,斟酒以饮。后多以“合卺”代指成婚。

读音:hé jǐn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昏义》: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翻译:妇到达,婿向妇作揖,请她一同进门。进入婿之寝室,婿与妇共食同一姐中的牲肉,又各执一瓢以饮酒,这表示夫妇一体,不分尊卑,希望他们相亲相爱。

例句:交杯酒大约起源于新时器时代晚期,婚礼合卺始于夏商、西周时代。

扩展资料

来历:

合卺是传统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这个习俗来自于上古时代。

原来是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

宋代并有行“合卺”礼毕,掷盏于床下,使之一仰一覆,表示男俯女仰、阴阳和谐的习俗,带有明显的性象征的意味。还有通过看掷于地上两个杯的俯仰来看日后夫妇是否和谐。有些占卜的意思,后亦以“合卺”借指成婚。

三、古代合卺礼是什么意思

古代合卺礼的意思是喝交杯酒,是汉族婚俗之一。

合卺礼源于周代。在古代,结婚时人们用它作盛酒器;合卺,成婚。卺是瓢,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饮酒。

《礼记·昏仪》记载: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握。合卺其实就是以一瓠瓜剖成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新郎新娘各执一方即用酒漱口,就叫“合卺”。所以人们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此俗演变到后来为吃“交杯酒”。

四、合卺之欢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合卺之欢喝交杯酒的喜悦,读音为hé jǐn zhī huān。

在古代,结婚时人们用它作盛酒器;合卺,成婚。卺是瓢,古代仪式中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而又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各拿一瓢饮酒,同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

合卺酒承载着父母的祝福、同甘共苦的承诺与永不分离的美好寓意保留至今。虽然在现代婚礼上,人们已不再用卺来盛酒,但继续采用以线相连两只杯脚的形式同饮”交杯酒“,还是保留了夫妻“合二为一”的含义。

扩展资料

“合卺”礼是真正代表帝后二人成为夫妇的礼仪,类似于交杯酒,类似新娘进门后,与新郎在寝室中吃饭之时,同享俎(音组,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中的鱼肉。

吃饭毕,席上特设置由以瓠(音护,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剖制的两瓢,夫妇二人各执一瓢,来饮为了净口安食的酒,这都是为了表示夫妇一体、尊卑等同的亲密。

清代的“合卺”礼始于康熙朝,在顺治帝大婚礼仪中并未见此环节。这也表明了清代宫廷接受汉族传统文化,其婚俗也同受其影响了。

到了现代婚礼,虽不如古代皇家的婚礼程序这般复杂,但是婚礼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以传统文化的形式流传了下来。

五、什么是合卺仪式?

合卺仪式是新娘新郎共饮“交杯酒”,是入洞房后到圆房之前的一个趣俗。我们在婚礼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两个酒杯斟满酒,新娘新郎各取一杯,面对面站着,用拿酒的手臂相互交错套折,同时喝尽杯中酒。喝完后手臂再放开。

合卺是代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宋代并有行“合卺”礼毕,掷盏于床下,使之一仰一覆,表示男俯女仰,阴阳和谐的习俗,带有明显的性象征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