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核是什么物质
搜索词条
外核
更多图片(2张)
外核是地球在固体的内核之上并在地函之下,由液体的铁和镍构成,厚度大约2,200千米(1,367英里)。它的上层边界大约在地壳表面之下大约2,900千米(1,802英里),内核和外核转换的位置大约在地球表面之下5,100千米(3,169英里)处。
中文名:外核
构成:液体的铁和镍
厚度:大约2,200千米
内测温度:6100 °C
分享
简介
它的上层边界大约在地壳表面之下大约2,900千米(1,802英里),内核和外核转换的位置大约在地球表面之下5,100千米(3,169英里)处。
外核的温度范围大约从外侧的4400 °向内增加至接近内核的6100 °C,在外核的铁镍流体中的埃迪电流被相信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外核虽然有着和内核一样的成分,但因为没有足够的压力使它成为固体,所以呈现液态。硫磺和氧也存在于外核中。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元素和镍元素。地核是地球的核心,是地球的最内部,它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外地核是液态,内地核是固态,外地核和内地核之间还有是个过渡区,是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转变区。地核的热量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地球诞生的原初热量。
地核构成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而这些层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确定。地球拥有一个富含硅的地壳,一个非常粘稠的地幔,一个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物理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出的物质和地震波。地球内部从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称之为地核。
关于内核的物质构成,学术界有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但究竟是何物,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明。此外,内外核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地核的密度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刚石,在这里也会被压成黄油那样软。
地核是什么样的,固体还是液体的
地核是固体 地核又称铁镍核心,其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的顶界面距地表约5100公里,约占地核直径的1/3,可能是固态的,其密度为10.5—15.5克/立方厘米.外核的顶界面距地表2900公里,可能是液态的,其...
地核是什么样的,固体还是液体的
地核是固体 地核又称铁镍核心,其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的顶界面距地表约5100公里,约占地核直径的1/3,可能是固态的,其密度为10.5—15.5克/立方厘米.外核的顶界面距地表2900公里,可能是液态的,其密度为9—11克/立方厘米.推测外地核可能由液态铁组成,内核被认为是由刚性很高的,在极高压下结晶的固体铁镍合金组成.地核中心的压力可达到350万个大气压,温度可达4000℃~5000℃.在这样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地球中心的物质的特点是在高温、高压长期作用下,犹如树脂和蜡一样具有可塑性,但对于短时间的作用力来说,却比钢铁还要坚硬.
地核主要由什么组成?
地核由内地核和内地核组成。
详细解释:
内地核:为固态结构,内地核深5100km至6371km。学术专家认为内地核由铁和镍组成。但究竟是何物,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明。
外地核: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
在内外核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过渡层”,深度在地下4980~5120公里之间。
地核介绍: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
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温度非常高有4000~7000℃。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
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
2%。
值得注意的是,地球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旋转,地核将偏向太阳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