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镁磷肥钾肥的优点 钙镁磷钾肥的优点

钙镁磷钾肥实际上是一种复混肥.钾肥能使作物茎秆长得坚强,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钙镁磷肥是灰绿色或灰棕色粉末,含磷量为8%~14%,主要成分是能溶于柠檬酸的α-Ca3(PO4)2,还含有镁和少量硅等元素.镁对形成叶绿素有利(叶绿素分子的重要成分是C55H72O5N4Mg和C55H70O6N4Mg),硅能促进作物纤维组织的生长,使植物有较好的防止倒伏和病虫害的能力.

什么是氮肥磷肥钾肥

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

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当今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什么是磷肥? 什么是钾肥?

含磷元素的肥料是磷肥, 磷酸钙,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钠等

钾肥是含钾元素的化学肥料,氯化钾,碳酸钾等

农用肥什么叫钾肥磷肥

一、磷肥是以磷矿为原料生产的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P)的化肥。

常用磷肥与注意事项:

过磷酸钙:溶于水,为酸性速溶性肥料 ,可以施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上,可作基肥、追肥、也可作种肥和根外追肥。注意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以防酸碱性中和,降低肥效;主要用在缺磷土壤上,施用要根据土壤缺磷程度而定,叶面喷施浓度为1—3%。

钙镁磷肥:是一种以含磷为主,同时含有钙、镁、硅等成分的多元肥料,不溶于水的碱性肥料,适用于酸性土壤,肥效较慢,作基肥深施比较好。与过磷酸钙、氮肥不能混施,但可以配合施用,不能与酸性肥料混施,在缺硅、钙、镁的酸性土壤上效果好!

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是以磷为主的高浓度速效氮、磷复合肥,易溶于水,磷酸一铵为酸性肥料,磷酸二铵为碱性肥料,施用时适当要注意,一般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最适合于作基肥,也可作种肥。

二、钾肥,全称钾素肥料,是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

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泻盐、磷酸一氢钾等,大都能溶于水,肥效较快。钾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种还可以作为叶面肥,可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对钾元素的需求,对生长期短的作物和明显缺钾的土壤尤为重要,其主要有促进酶的活化、促进光合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等作用。

常见的浇花的钾肥和磷肥是什么

钾肥:主要钾肥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窑灰钾肥。

钾肥效的大小,决定于其氧化钾含量。钾肥大都能溶于水,肥效较快。并能被土壤吸收,不易流失。钾肥施用适量时,能使作物茎秆长得坚强,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

磷肥:天然磷肥,如海鸟粪、兽骨粉和鱼骨粉等。化学磷肥,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

磷肥施用适量时,能促进作物分蘖和早熟,加强其抗寒能力,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磷在植物体内是细胞原生质的组分,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重要作用;磷还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糖和淀粉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

扩展资料

施肥的注意事项:

1、施肥范围和深度。应根据肥料的性质、树龄及树木根系分布特点而定。有机肥应埋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稍远的地方,过近施肥会造成“烧根”。

2、不过量施肥,不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以免对植物发生肥害和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

3、施肥应与深翻、灌水相结合,施肥后必须及时灌水。碱性土壤不可施用草木灰。

4、生长后期应控制灌水和施肥,以免造成枝条徒长,降低抗寒抗逆能力。乔灌木类土壤施速效肥,最晚应在8月上旬结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磷肥

百度百科-钾肥

磷肥和钾肥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磷肥:可增强作物茎秆的坚韧度,促进花芽形成,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使作物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对谷物使用可加快分蘖。

      钾肥:可增强作物的茎秆强度,促进作物开花结实,平衡氮、磷及其它营养元素,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抗倒伏能力。

一、磷肥的作用

      1、磷肥是指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2、能加快作物的成熟速度,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3、能增强作物茎秆的坚韧度,促进花芽形成,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4、对谷物使用时,可加快分蘖速度,促使籽粒更为饱满。对油菜使用时,可增加油菜籽的含油量。

      5、对甜菜、甘蔗、西瓜等作物使用时,可提高含糖量。

      6、对棉花、瓜类、果树等作物使用时,可促进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

二、钾肥的作用

      1、钾肥是指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全称为钾素肥料,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2、可平衡氮、磷及其他营养元素,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3、能促进作物合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增强茎秆强度,使枝干更强壮、根系更发达。

      4、能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