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羽毛球架,篮球架,乒乓球台的计量单位是什么?一付还是一副?一张?
羽毛球网架是一副;
篮球架是一套;
乒乓球台是一张。
二、两个乒乓球拍与一个乒乓球应用什么来做单位
如果放在一个盒子里,可以用一盒做单位,多见成品拍。
还可用1十1做套餐单位,即一副加一个。
三、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如何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图书馆去看一看。
出示图片。
提问:你从投影上看到了什么?
(共有224本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二、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谈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吗?(马上口答)你还能提出什么一步计算的问题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比如说两步计算的?(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如果学生提不出,可以由老师提出。)
讲述: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可以在自备本上试一试,如果觉得有困难,你可以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完成之后同桌之间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回答,并板书:
方法一:224÷2=112(本) 方法二:2×4=8(层)
112÷4=28(本) 224÷8=28(本)
分别说说224÷2=112是什么意义,“224”指什么?“2”呢?224÷2所求的是什么?所以单位名称是什么? 112÷4=28又是什么意义?
2×4=8是什么意义,“2”指什么?“4”呢?2×4所求的是什么?所以单位名称是什么? 224÷8=28又是什么意义?
2、辨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揭示课题。
谈话:和前两个问题相比,第三个问题有什么特征?需要几个条件?几步解决问题?
教师给出连除应用题的含义,并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不同点:(1)第一步求的不一样。第一种方法第一步求的是每个书架平均放几本;第二种方法第一步求的是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2)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方法第一步用的是除法;第二种方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
(3)第一步的单位名称也不同。第一种方法两步单位名称都一样,都是“本”;第二种方法第一步单位名称是“层”。
相同点:第二步用的都是除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
三、尝试应用、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一门学科叫科学。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一些科学知识,老师决定带大家去科技馆参观。看。
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在头脑中想象一下:有114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解决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有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小明,他的爷爷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瓶药,你听。爷爷就问小明,这瓶药能吃多少天?
出示第2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刚想去买乒乓球拍,请你来帮他算算,每块乒乓球拍多少元?
出示第3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提示有隐藏条件:有2个小朋友。)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4、(机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讲述:同学们这么聪明,连小燕子都忍不住要来我们教室了。可是他们还带来了一道难题,看。
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
四、乒乓球拍的量词是什么?
单个的乒乓球拍的量词:一(个)乒乓球拍,2个乒乓球拍的量词:一(副)乒乓球拍。
个(gè):汉字,量词用法,三个月、洗个澡;单独的:个人、个性、个位;人或物体的大小。因此在单个球拍时,可以称作为一(个)乒乓球拍。
副(fù):是一个汉字,读作fù,本意是指用刀剖开;当它作为形容词时,意思是为非正的;当它作为名词时,意思为辅助等;当它作为量词使用时,意思为套、双、张等。当有2个球拍在一起时,可以称作为一(副)乒乓球拍。
扩展资料
量词是用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所以“一个人、两只梨 、三口钟 、一把茶壶”中的“个、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都是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不同类型。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量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汉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