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粽子是蒸还是煮

粽子蒸和煮都是可以。一次加热多种口味的粽子蒸的会好一些,煮的话可能串味。另外,如果担心自己包的粽子不紧,用锅蒸保险一点。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古时候在北方称为“角黍”,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扩展资料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时期: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清代出现“火腿粽子”。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

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二、粽子是煮还是蒸

粽子煮或者蒸都可以。煮制粽子使用的时间要短一些,蒸制的粽子更加香甜,口感更好。如果是速冻粽子建议煮。生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煮粽子的时候要将粽子彻底煮熟。部分地区会在粽子煮5小时后开小火焖3个小时,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会更香软。

三、粽子蒸还是煮 粽子蒸还是煮呢

1、粽子是需要煮的,因为粽叶需要经过煮了以后,它的香味才会融入到糯米中,吃起来才会比较的爽口,此外,现包的粽子,有的糯米浸泡的时间如果不是特别长的话,用蒸的方式很容易出现夹生硬生,因为里面的水分不够。

2、煮过的粽叶包的粽子,而且糯米浸泡时间比较长的话,这种直接用蒸的方式就可以了,因为它的香味可以保留,而且蒸的话不至于粽子太软糯,也保证了它的口感。

3、同样做粽子,有人直接蒸,有人用水煮,其实大家在做粽子的时候,直接采用煮的方式就可以了,像第二种情况,糯米浸泡时间久,粽叶经过煮了以后再包,制作粽子的方式还是比较少的,所以用水煮的方法更实用。

4、大家在煮速冻的粽子时,记住一定要把它煮熟透,不要出现半生不熟的情况,一般水沸腾以后15分钟,基本就可以保证它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