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时间段是几点到几点

下午时间段是指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下午与上午相对,上午是指早上九时至十一时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

时间是物质的永恒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时、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

二、下午是几点到几点?

下午是12点到18点。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英文简写为pm、P.M.或p.m.。按24小时制算,早上是7点到9点, 中午是12点, 下午是12点到18点, 晚上是19点到5点。

扩展资料:

早上是指从日出到日出后两个小时(通常是辰)的时间,在古代中国,一天分为12时,而在现代二十四小时制,辰时间在7:00到9:00之间。

中午,也称为正午,在国外称为正午,指的是二十四小时制的中午12: 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00左右。当太阳在子午线之上时。

晚上分为五个时辰,第一个时辰是戌时(19:00-21:00),第二个是亥时(21:00-23:00),第三个是子时(23:00-01:00),第四个是丑时(01:00-03:00),第五个是寅时(03:00-05:00)

三、下午是指几点到几点

下午指的是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与上午相对。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时间是谁创造的?

苏颂。1902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这个仪器能报时打钟,结构和现代钟表很相似。水运仪象台每天仅有1秒的误差,上面装有在工作时能发出嘀嗒声的擒纵器。

中国是什么时候才用小时制的?

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以前,采用十二地支计时,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时,将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记年、月、日、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小时。

四、下午是指几点到几点之间?,下午是指几点到几点?

1.下午是指12点到18点。

2.下午是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3.英文简写为pm、P.M.或p.m.。

4. 下午和上午相对,上午是指早上九时至十一时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

5.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

五、下午是指几点到几点 上午是指几点到几点

1、下午是指12点到18点。下午是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英文简写为pm、P.M.或p.m.。

2、下午与上午相对,上午是指早上九时至十一时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