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传奇:峨眉派创始人真是女侠郭襄吗

汪键,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是峨眉派武学宗师通永大师的关门弟子。 6岁起随父亲学习“雪花盖顶”棍术,并师从著名武术家严奉勇,学习峨眉臂腿拳、六合拳、阴阳剑等特色峨眉武术,后又拜在上海精武会武术大师孙常虹门下,学习功力拳、螳螂拳、精武弹腿和八仙剑。 现任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乐山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华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散打裁判、国家一级拳师。 编者按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峨眉派的出场人物多是女流之辈或无名小卒。 加之爱情失意的郭襄遁入空门后创立峨眉派等情节,使很多人误以为峨眉派是由尼姑创立的,且习峨眉武功的多为女子。实际上,创立峨眉派的是一位须发飘飘的男性。 本期《晨报讲堂》请到了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汪键,为您讲述真实的峨眉历史。 很多人都以为,武林中的峨眉派真如金庸在武侠小说里所讲的那样,是郭靖的女儿郭襄所创,然而现实与小说却并不相同。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弟子俞莲舟对峨眉武术起源有一个著名的结论:“俞莲舟道:‘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就再没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眉一派。’”  说这个结论“著名”,是因为它出自金庸先生的笔下,并因《倚天屠龙记》在海内外的大量发行而传播甚广。由于金庸本人巨大的影响力和他书中常以史实夹杂虚构讲述故事的创作手法,使得他笔下的“野史”往往被很多人误认为是“正史”。因此,“峨眉派是女侠郭襄所创,峨眉武术源自‘九阳真经’”之类“小说家言”竟使很多读者深信不疑。 一些读者甚至穿凿附会地说:“郭襄的武功传至灭绝师太、纪晓芙、周芷若等后世,峨眉派的许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将小说与现实混淆在一起了。 历史上的峨眉武术起源于先秦时期,而不是人们以武侠小说为据而认为的宋末元初。 峨眉武术创始人是先秦时期的武师司徒玄空(名白衣三,号动灵子),因其曾模仿峨眉山白猿的形态创造了白猿剑法(即猿公剑法)与白猿通臂拳,又称白猿公,而不是郭襄女侠。峨眉派武术成型的时代是南宋,代表人物为峨眉山白云禅师和白眉道人。 据后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以及乐山、峨眉山地方志记载,先秦时期的司徒玄空,号动灵子,耕食于峨眉山中。他模拟猿猴动作,在狩猎术基础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和“猿公剑法”。因为司徒玄空经常穿白衣,所以徒众们称之为“白猿祖师”。峨眉派武术可以说是发源于此。 佛教自晋代进入峨眉山。宋朝以后,峨眉山便成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僧人甚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僧人日常习武。南宋建炎年间,峨眉山白云禅师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机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融合,创编出“峨眉气桩功”,因其共有十二节,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峨眉十二桩功”一直传承至今,目前,相当一部分峨眉派弟子依然掌握部分内容,但完全学会者甚为罕见。 南宋时期的另外一名僧人德源长老则是峨眉武术自成流派的重要人物。他居住在峨眉山时,因山中多猿猴,于是模仿猿猴腾跃的动作,编出一套猿拳。由于德源长老眉毛纯白,所以被人称为白眉道人(此处道人为“得道之人”的意思,并非道士),所以武术界又将猿拳称作“白眉拳”。

峨眉派的创始人是谁?

郭襄。

郭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人物,也出现在《倚天屠龙记》开端。名字出于父母镇守襄阳的信念,双生兄弟是郭破虏。郭襄秀美豪迈,容貌三分像黄蓉,因处事风格亦正亦邪,江湖人称“小东邪”。

郭襄在40岁顿悟出家为尼,终生不嫁。后在四川创立峨眉派,传下弟子有风陵师太、灭绝师太、周芷若等人。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刚刚出生时,襄阳城处于混战,杨过和小龙女便从黄蓉怀中接过那孩子,打算用她来换取情花毒的解药之后再抢回。但杨过后来却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来杨过为救回郭襄与李莫愁周旋,并以豹奶喂养之。

杨过为教训郭芙的断臂之恨,趁黄蓉与李莫愁比武时,将孩子从树下抱走。却也不想伤其性命,只将孩子带回古墓,与小龙女一起以玉蜂浆喂养孩子。

杨过知道了郭襄的身份,并想到十六年前的往事,给郭襄三枚金针说可以帮郭襄实现三个愿望。郭襄第一个愿望就是想看神雕大侠的相貌,杨过揭开面具后,郭襄被杨过的风貌所倾慕。

1259年七月元宪宗蒙哥亲自率领大军进攻襄阳时,郭襄被蒙古国师金轮法王扣为人质;捆绑在燃烧的高塔之上,后被杨过救出。在第三次华山论剑后杨过与小龙女并肩归隐,与众人在华山分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襄

峨眉派创始人真的是郭襄吗

不是。峨眉武术创始人是先秦时期的武师司徒玄空,因其曾模仿峨眉山白猿的形态创造了白猿剑法(即猿公剑法)与白猿通臂拳,又称白猿公。历史上没有郭襄其人,却有峨眉派,峨眉派,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据<<峨眉山志>>记载,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姓白,名士口,字衣三,仿山中灵猴的姿态创“峨眉通臂拳”,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

因其爱穿白衣,弟子尊称其为“白猿祖师”。他还创有"猿公"剑法,并传剑越女,称之为“越女”剑法。现在北京流传的白猿通臂拳,就来自峨眉山,其祖师就是司徒玄空。

扩展资料:

峨眉派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在峨眉派系中有一个拳法确实是女子所创,世称玉女门,乃宋元时期一个尼姑创立,其特点是不接手,以步法身法见长。

据说尼姑本练少林拳法后入川时与人较艺感觉女人体魄之不足,逐改革之前所学,除了拳法其剑法枪法也自成一格,现今其传人在河南传承,金庸很可能了解这一情况将其编入小说。

在我国武术界,有三大武术发源地,一曰少林,一曰武当,再就是号称天下第六洞天的道教圣地,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峨眉山。起源于峨眉山的武术,既具佛门禅功,也含道教气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声名远扬,被人称为峨眉派武术,与武当派、少林派武术鼎足而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峨眉派

峨眉派掌门

第一代掌门是郭襄,也是峨眉派创始人

第二代掌门是风陵师太

第三代掌门人就是著名的灭绝师太

第四代掌门人是周芷若

《倚天屠龙记》中记载郭靖黄蓉夫妇的二女儿郭襄遍寻天下,觅杨过未果,于四十岁时出家为尼,创立峨眉派。峨眉派弟子大多为女性,男性弟子身份职位偏低。

峨眉派创始人

郭襄。

郭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人物,也出现在《倚天屠龙记》开端。名字出于父母镇守襄阳的信念,双生兄弟是郭破虏。郭襄秀美豪迈,容貌三分像黄蓉,因处事风格亦正亦邪,江湖人称“小东邪”。

郭襄在40岁顿悟出家为尼,终生不嫁。后在四川创立峨眉派,传下弟子有风陵师太、灭绝师太、周芷若等人。

刚刚出生时,襄阳城处于混战,杨过和小龙女便从黄蓉怀中接过那孩子,打算用她来换取情花毒的解药之后再抢回。但杨过后来却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来杨过为救回郭襄与李莫愁周旋,并以豹奶喂养之。

小说中峨眉派真是由女人创办的么?历史和小说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说:"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作为武林小说的开山鼻祖,金庸代表着一代人的记忆,金庸笔下的武林复杂且情深。武当派、峨眉派、崆峒派……曾经的武林各大门派各领风骚,如今的武林门派也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

武当的峥嵘岁月

武当派是金庸小说中的名门正派,它由张三丰所创,曾经掀起武林的血雨腥风。张三丰的武功来自于少林的《九阴真经》,他顿悟之后将道家的武功融合其中,武当派的武功由此形成。

武当武功讲究以柔克刚,它与现在的太极十分相似,通常会将对方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力量,之后给对手致命一击,人们将这种武功称之为四两拨千斤。

武当派的武功没有速成的捷径,每一份功力的增进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武当派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太极三年不伤人。"

也就是说,武当派的所有功力深厚的弟子资历都十分老派,通常情况下,越年长的武当派习武者战斗力越强。

相传武当派支系众多,弟子数量巨大。与其他武功的较强攻击性不同,武当派的弟子们十分注重内功的修炼。受到道教的影响,武当派的弟子们都十分温和,他们从不轻易出手,一出手却达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

武当派发源于湖北十堰丹江口武当山,那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最合适的习武圣地。武当山的地势较高,受到温度与水汽的影响,武当山云雾缭绕,远远望去,更加增添了这个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武当派的神秘感。

武当派的武功中融合了众多道教的因素,因此武当山与道教也有着不解之缘。武侠小说中的众多修炼者都将武当山当作圣地,而这里也经常隐居着修习道法的世外高人。

如今的武当山依旧被人们当作道教圣地,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道教建筑群,而每一个与道教有关的建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传说。

湖北十堰的武当山成就了武当派,而武当弟子与武当派也赋予了武当山活力与人气,武当派发源于武当山,双方却一直在漫长的时光中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峨眉的前世今生

在金庸的《神雕侠侣》之中,作者将峨眉派塑造成了一个女弟子众多的门派。郭靖的女儿郭襄在40岁的时候创立了峨眉派,拥有一众优秀的女弟子。

她们齐心协力将峨眉派发扬光大,在男人们呼风唤雨的武林中站稳了脚跟。金庸笔下的峨眉派带有主观色彩,他希望展现一个有着女子参与的不一样的世界,因此将峨眉派的重任都赋予了乱世之中的女子。

历史上真正的峨眉派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峨眉派真正的创始人也是男子。司徒玄空是峨眉派武术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仿照峨眉山的猴子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拳法,也正因如此,司空大师又被人们称之为百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