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萧萧的意思是什么
萧萧: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形容词,一般有一下三种意思:1.形容马嘶鸣声,风声,草木摇落声,流水声,乐器声等 2.形容凄清、寒冷 3.[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中的“萧萧”是指草木摇落声。
陶潜的“黯黯高云,萧萧冬月。”中的“萧萧”是形容冬天夜晚的寒冷也凄清。
《世说新语》中的“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中的“萧萧”就是指人[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二、“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字词解释 这个词的解释,最好落实到字
是形容嵇康的气质
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
萧萧形容举止萧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凝定.
爽朗:豪爽开朗.
清:清健.
举:挺拔.
三、彗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实命不同!(帮我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抒写征役之困顿,劳逸之不公
直译是:小小星晨光朦胧,三三五五在东天上,我匆忙地整夜里奔走忙于公务,彼此命运真不同。
四、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是什么意思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意思是:形容嵇康的气质,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萧萧”:形容举止萧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凝定。“爽朗”:豪爽开朗。“清”:清健。“举”:挺拔。
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
原文节选: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译文: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姿态秀美出众。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他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山涛评论他说:“嵇叔夜的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容止》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十四门,讲述了39则魏晋时代评论人容貌、态度、举止的故事。六朝士人作为魏晋一个特殊的阶层,对“容止”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容止》映射出魏晋时期士人审美情趣及精神状态,为探究魏晋时期士人生活状况提供了一定依据。
五、“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此句的含义?
匆匆赶着夜路,朝夕为公务奔忙。我的命啊,太苦。
召 南·小 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
寔命不犹!
嘒(huì):微光闪烁。三:参(shen)星。无:昴星。肃肃:疾行貌。宵:夜。征:行。寔:实的异体字。是,此。
参(shēn):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昴(mǎo):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抱:一说当读抛。抛弃。衾(qīn):被子。裯(chóu):被单。 犹:若,如,同。
位卑职微的小吏,对自己日夜奔忙的命运,自诉辛苦。
小小星星闪着微光,参星昴星照在东方。匆匆赶着夜路,朝夕为公务奔忙。我的命啊,太苦。
小小星星闪着微光,参星昴星挂在天上。匆匆赶着夜路,抛弃温暖的被窝。我的命啊,太苦。
《毛诗序》:《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
《诗集传》:南国夫人承后妃之化,能不妒忌以惠其下,故其众妾美之如此。盖众妾进御于君不敢当夕,见星而往,见星而还,故因所见以起兴。其于义无所取,特取在东、在公两字之相应耳,遂言其所以如此者,由其所赋之分不同于贵者,是以深以得御于君为夫人之惠,而不敢致怨于往来之勤也。
《诗经原始》:小臣行役自甘也。
【散淡书生按】毛氏朱氏于“肃肃宵征”见“进御于君”欤?则“抱衾与裯”(带上被服)为妓女之状也——闻某时某地妓女“进御于嫖客”之时,自拥衾被适客处以尽一夜之情。效“众妾”之行欤?一笑。
小臣行役自甘,方氏之言,是。
六、肃肃梧叶送寒声的肃肃是什么意思
《夜书所见》
叶绍翁 (南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