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庆假期出游4.22亿人次,收入2872亿,大众的假期体验感如何?
整体应该还是挺不错的,因为毕竟在近三年时间,大家能够出去旅行已经是一种奢侈了。能有这样的一个收入,从这个数据来看,还是比较可观的,因为毕竟现在我们都在经历着全球经济危机,还有反反复复的疫情,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所以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在我们现在的生活空间还是有很多城市能够做到让普通群众恢复到正常生活的状态。
普通群众普遍对于能够出行都已经感觉到非常幸福了,因为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因为各种原因是不能够出门旅行的,有这样的一个体验,从这个消费数据来看,大家还是非常享受这个黄金周给大家带来的旅盛况!能够出行的人应该是感觉到幸福的。毕竟这样长时间的休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少见的。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国庆节假期,全国各级文化馆组织活动13940场,参与人次5927.48万,共有10801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景区总数的75%。
在这样的数据支持下,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普通人出行还是有些问题。但是相较于其他人,能出去旅行的人还是比较具有幸福感的,在这个七天的国庆假期中,能够举家团聚,欣赏一下美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所以我相信对于这个数据而言,也见证了很多家庭幸福的瞬间。
二、2006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旅游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
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与2004年相比,逐渐趋于稳定,2005年前10名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以及天津与2004年10强名单完全一致,仅仅是座次略有变化。10强中,大致可以分为四档来看,具体来说:前两名北京与上海的超群地位仍然没有城市可以撼动,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档;3-5名中,广州逐渐下滑,跌出三甲位列第五,杭州、深圳稳中有升,各自前进一位;6-8名排位非常有意思,2004年的南京、武汉、成都变成了2005年的成都、武汉、南京;更有巧合意味的是,9-10名的青岛、天津也来凑趣,2004年这一排名刚好是天津、青岛。 此次排名主要根据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e 龙酒店预订产生的各个城市的订房间夜总量统计,并参考2005年e 龙度假产品的预订数据。
作为我国最大的旅游产品分销商之一,e龙可以提供国内280个城市的近3100多家星级酒店2-7折的预订服务,及全球720个目的地的全套度假产品服务等,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支持系统。为了能为我国各地区及城市发展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e龙已连续五年发布年度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并于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定时发布“中国热点旅游目的地调查报告”。
看点一:若即若离的杭州
杭州:每次看到杭州杀入三甲,都令人不禁想问:什么时候,杭州才能真正坐稳探花的位置,而不是如定期访问一般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近几年,随着杭州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杭州正逐渐由一个单纯的旅游城市向商务、旅游齐头并进的城市转变。除去“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等一堆名头再来看杭州,很多“硬指标”的良好表现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飞速发展中的杭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城市竞争力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吸引了众多500强企业落户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杭州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强的显现,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6条“产业链”初具规模的杭州正憧憬着一个“天堂硅谷”的诞生。而杭州赖以成名的旅游产业,也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驾轻就熟的发挥着系统开发、整体规划的作用,无论是名景点的修葺、维护,还是新景点的引入、开发,都显得自然、顺畅且成效卓著。但始终未能稳固停留在探花位置的事实,似乎总在提醒杭州,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与深刻底蕴,不但需要提升,还需要沉淀。
北京、上海:永远把持第一、第二的北京、上海永远没有惊喜留给看榜人,如果真的有一天,榜单最靠前的位置中少了一个北京,或是少了一个上海,不知道我们是应感到遗憾,还是应为之庆幸。
看点二:迂回前进的成都
成都:作为旅游城市的成都向来不缺旅游资源,历代的名胜古迹,周边醉人的自然风光,乃至名扬天下的成都美食,均让人神往。但近年来,令成都声誉不坠且稳中有升的,似乎是“休闲之都”的雅号。众多城市白领与小资们总是把成都人的那一份悠闲奉为誓死追随的无上境界,似乎只要一到了成都,空气与时光瞬间即可变得柔软。同时,更具说服力、更直接的一个数据是:2005年,成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36%,旅游外汇收入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5%;接待国内旅游者36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旅游总收入28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如此宠爱一方面得益于“天府之国”的正宗传承,也得益于成都悄然迈进的综合实力。不声不响中,落户成都的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00家,“2005年是落户500强最多的一年,而500强企业达到100,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这标志着成都市在跨国企业的战略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都市外经局有关负责人这样形容了“满百”的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成都仍有望继续以西部城市代表乃至第四城的身份再领风骚。而“前进,并稳固自己的位置”也仍然将作为未来几年中的重要课题继续考验成都的耐心。
深圳、广州:排名在成都之前的深圳、广州,不乏雄厚的实力,但作为老牌南部城市代表的他们总让人感觉有点风光不复往日之盛的“低调”,很难说这是被动的无奈还是主观动力的缺失。无论是广州还是深圳,似乎总可以轻而易举的在10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又似乎总没有抢眼的表现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城市。配合南部城市的务实,保持关注,也许是对广州与深圳最恰当的态度。
武汉、南京:排名紧随成都的武汉与南京,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以南京为例,无论是十运会的成功召开还是新南京火车站的落成,都为南京的城市魅力加分不少。
看点三:底气十足的青岛
青岛: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青岛可以用“美丽”二字来形容,青天、碧海的纯美画面完全符合人们对一个海滨城市的想象。这里有最好的海滨浴场,有中国最早的海洋馆,更有著名的“海上名山——崂山”。同样,与青岛的海之魅力同样著名的是扎根于此的中国名牌企业们,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青岛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中国名牌产品44种(数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个、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青岛,无论是在商务方面,还是在旅游方面,都显得底气十足。青岛以第29届“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奥帆赛为契机,从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和旅游推介等层面展开城市品牌环球推介所取得的成功,极具代表性的彰显了青岛商务、旅游和谐互动的整合能力。
天津:不缺乏历史的积淀,也不缺乏旺盛的经济活力,天津需要为自己打造的,是一张个性与特点更为鲜明的城市名片。
十强之外:西安、重庆以及厦门等城市,正逐步向10强接近,大连、苏州的排名则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10强之外,没有成色十足令人耳目全新的黑马,但绝对不乏有足够能力杀入前十名的实力派。相对于10强中的城市,10强外城市相互间的争夺似乎更为激烈。
统观2005年度中国十大旅行目的地城市排名,稳定的格局压倒了一切,但杭州、成都、青岛等城市的表现仍不失亮色。经济活力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城市的魅力或者说综合实力往往是多方元素的集合,稳中微调的2005细看来颇耐人回味。
附:最近两年中国各城市订房间夜量排名比较(TOP10)
2004年 2005年
1 北京 北京
2 上海 上海
3 广州 杭州
4 杭州 深圳
5 深圳 广州
6 南京 成都
7 武汉 武汉
8 成都 南京
9 天津 青岛
10 青岛 天津
下面的旅游网站是标准啊!有学习的价值哦!
中国旅游网
旅游网 e龙旅行网
世博国旅 旅游网
三、今年国庆节到黄果树瀑布旅游的人有多少?收入多少
2015年“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对黄金周收入排行榜,全国各省统计出自己的旅游总收入,在已经公布数据的15个省区市中,山东以392.1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四川省成为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5349.76万人次。根据排行榜中的数据显示,6省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分别为山东省、四川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和湖南省。而15个省区市中,旅游总收入最低的是甘肃省。
四、国庆假期国内游4.22亿人次,旅游收入2872.1亿元,如何解读数据?
说明疫情之后,旅游业的收入在逐渐的回升当中。旅游业的收入有所增长,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吸引广大的旅游游客,重新塑造旅游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