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陕西各县GDP排名或者前十,谁有啊
2011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榜单出炉,“十强县”陕北占6席,其中府谷、神木、靖边三县,连续几年稳坐前3名位置。
经对83个县(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1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2011年“十强县”依次是: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高陵县、吴起县、志丹县、彬县、凤县、韩城市、安塞县。
二、安康的十大县经济排名
排名如下:
1.汉滨区 2.旬阳县 3.石泉县 4.汉阴县 5. 镇平县 6.白河县 7.紫阳县 8.宁陕县 9.平利县 10.岚皋县
初步核算,2020年安康市生产总值1088.78亿元,比上年下降9.2%。其中汉滨区GDP最高,为375.82亿元,同比下降4%。旬阳县位居第二,GDP总量为173.48亿元,同比下降7.4%。2020年平利县、石泉县、白河县、岚皋县、镇坪县和宁陕县GDP总量低于100亿元,其中宁陕县GDP总量较低,为23.16亿元。
拓展资料:
2020年安康各区县GDP排行榜
初步核算,2020年安康市生产总值1088.78亿元,比上年下降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20亿元,增长3.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4%;第二产业增加值438.55亿元,下降18.7%,占比40.3%;第三产业增加值493.03亿元,下降1.6%,占比45.3%。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48.6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6%,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2020年安康市粮食播种面积22.4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全部工业增加值342.49亿元,比上年下降21.9%。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96.07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9%,农户投资下降19.2%。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66.21万辆。全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51.1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09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年接待境内游客2033.3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0.15%;旅游总收入75.38亿元,下降77.1%。接待入境旅游者0人次,
三、陕西县域排名
十强县继续领军县域经济[11-13] ◆ 2007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1-12] ◆ 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出炉杭州名列第一[11-07] ◆ 牡丹江建设节能降耗型工业走廊[11-05] ◆ 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公布[11-01] ◆ 辽宁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揭晓[10-24] ◆ 加快财政十强县进程勃利全力打造优势企业群[10-23] ◆ 绥芬河连续四年蝉联全省"十强县第一强"[10-23] ◆ 河曲荣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10-23] ◆ 陕西省统计局公布06年"十强县"[10-12] ◆ 宁波5县(市)全部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10-12] ◆ 科学发展:江淮大地新跨越[10-10] ◆ 必胜客指数折射最有活力城市 沪杭甬苏宁指数最高[10-10] ◆ 璀璨明珠在"五点一线"上闪耀[10-10] ◆ 华商机构助推县域经济 为特色魅力百强县招商[10-08] ◆ 宁国10年与三次谋势[10-04] ◆ 冷水江市全力创建金融安全区[10-04] ◆ 天长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第二[10-04] ◆ 廉江市乡镇、街道经济发展上新台阶[10-04] ◆ 赣州上犹入选"中国生态旅游大县"[10-04] ◆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实例研究[10-04] ◆ 新乡:精彩背后名与实(图)[10-04] ◆ 经济"双转型" 争雄珠三角[10-04] ◆ 湖泊保护治理的成功之路 "洱海经验"新闻调查(上)[10-04] ◆ 可持续发展的样本:"洱海经验"新闻调查(下)[10-04] ◆ 灯塔市三年三级连跳 向百强县进军[10-01] ◆ 最具投资潜力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名单[09-24] ◆ 唐秦石综合城市化排名列前三甲[09-05] ◆ 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08-20] ◆ 第七届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08-20] ◆ 第七届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08-20] ◆ 第七届中国东北十强县(市)[08-20] ◆ 昆明五县区入围省县域经济十强[07-06] ◆ 烟台县市首季发展排名 龙口第一福山最快[05-01] ◆ 安徽06年县域经济十强县[04-30] ◆ 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30强位次排定[04-20] ◆ 中国县域旅游品牌二十强发布[04-06] ◆ 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200强揭晓[03-26] ◆ 中国省域竞争力排名公布 沪京粤蝉联前三甲 [03-14] ◆ 西吉入围县域竞争力提升速度百强[03-08] ◆ 宁夏灵武县域竞争力前移72位[03-05] ◆ 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光荣榜[02-05] ◆ 山西柳林县域竞争力排12位[01-23] ◆ 县域经济打榜江阴赢四连冠[12-25] ◆ 青岛港:五年成长起世界大港[12-25
四、陕西省2010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
继在2009年位列三甲后,府谷、神木和靖边三县在昨日公布的2010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中,依旧是前三名。此外,吴堡县进步最快,前进了26名。
挤掉韩城
彬县首次进十强
根据2010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排名前10位的县先后是: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吴起县、高陵县、志丹县、黄陵县、凤县、彬县和安塞县。它们收获了2010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称号。
颁奖时,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向府谷县委书记张惠荣竖起了大拇指。
相比2009年,彬县挤掉韩城市,跻身十强,也是唯一进入十强县的新面孔。而韩城市相比2009年的第7名掉落4位,排第11名。
十强县中,府谷、神木和靖边三县稳居三甲,高陵县保持在第5名,安塞县保持在第10名,吴起县和志丹县名次互换,分别是第4名和第6名,凤县进步1位,位列第8名。
排名后10位的县先后是:黄龙县、清涧县、镇坪县、佛坪县、紫阳县、白河县、岚皋县、镇巴县、佳县和留坝县。这些县或位于陕南,或是陕北资源匮乏的县。
同时,在2010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中,位列前5名的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和新城区获得2010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称号。排名相比2009年没有变化。
前进26位
吴堡县进步最快
吴堡县、合阳县、延长县、富平县、白水县、洛南县、镇安县、柞水县、永寿县、丹凤县等10个县荣获2010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其中,吴堡县进步最快,从2009年的72名进步到2010年的46名,前进了26位。
渭南市临渭区等5个区荣获2010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富县等10个县荣获2010年度“陕西省县域工业化发展单项奖”。
以上获奖县(区)获得20万~100万不等的奖励。
退了20位
陇县退步最快
不进则退,退步最快的10个县先后是:陇县、子洲县、汉阴县、石泉县、白河县、大荔县、平利县、宜川县、米脂县和紫阳县。其中,陇县退步了20位,紫阳县退步了10位。
记者从省统计局了解到,陇县退步最快是因为在31项考核指标中,18项退步,只有13项进步。
据悉,退步的指标中不仅包括GDP总量、人均GDP、GDP增速等关键经济指标,还包括环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城镇化、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等重要民生项目指标。
县域经济
占陕西经济多一半
昨日,我省县域经济的整体状况也一同发布。据了解,2010年,全省83个县(市)实现GDP5244.6亿元,占全省的52.3%,已超半数。
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表示,陕西要实现“十二五”期间三个上台阶,经济发展是前提,“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是其中的基础”,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与中、东部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有些县至今没有支柱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对居民增收的带动还不足。”
县域经济在未来发展中,“要高于全省平均增速,”赵正永说,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城镇化建设和环保发展。
权威解读
未来考评更突出民生和环保指标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晓光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要考核31个指标,经济好不是唯一标准,“还要看民生、城镇建设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凤县和彬县能成为十强县,“民生工程发展和环境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张晓光称,彬县是首次成为十强县,也实现了咸阳市“十强县”零的突破。“它能进十强,不仅是经济发展,对于民生事业的重视相当重要。”
凤县位于秦岭深处,和府谷等县比没有能源优势,“但凤县一方面重视旅游这个绿色产业,一方面重视民生工程,尤其是重视全县的环境保护。”
赵正永指出,在未来考评中,将进一步突出民生和环保的考核指标,各县(区)必须全面发展。
县委书记谈发展
府谷
“争第一难 保第一更难”
府谷县委书记张惠荣坦言,争第一难,保第一更难。“位列前十的各县,发展各具特色,跨越奋进的步伐都很强劲。”张惠荣说。
但压力是最好的动力。据张惠荣介绍,府谷县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发展思路,走上了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民企集团化的转型发展新路。
目前,府谷的能化工业向大型高端提升,产业体系向现代多元发展,产品项目向园区集中布局,发展方式向集约循环转变,已经初步摆脱资源型地区发展的桎梏。
“在加快经济发展同时,更加注重民生幸福的改善,”张惠荣说,“十二五”期间,该县提出了建设富裕府谷、文明府谷、平安府谷、绿色府谷、幸福府谷的发展目标,确定每年新增财力的80%要用于民生事业。
府谷也更加注重环保生态的改善,正在全力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确定从2010年开始,每年筹集不少于1亿元绿化资金,每年植树造林不少于16万亩。
神木
“县域经济内核是民生经济”
在神木县委书记雷正西看来,能保持第二名,源于该县县域经济持续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内核,“就是民生经济”。
民生经济,“是民营经济和民生建设的结合。神木县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职业教育等人才培养,县域金融服务等多方面扶持。现在,民营经济在仅占煤炭资源3.7%的状况下,为地方财政贡献超过70%。”
民生建设,“就是提高民众生活质量,”雷正西说,“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就会有更高追求,对民营经济促进很大。”
虽然连续两年排名三甲,但雷正西仍表示压力很大,这种压力来自周边县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要求和省、市的期待,“同时,神木要转变发展方式,但增速还不能降,这个压力也很大。”
有观点认为,府谷、神木和靖边稳居前三是因为能源。但雷正西不这么看,“我们确实靠能源起步,但现在要围绕煤,更要延伸产业链,”他说,争取打破工业结构单一的现状。
吴堡
“要想大发展 就得靠项目”
进步26名,吴堡县是2010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中进步最快的县。提到进步原因,该县县委书记王勇直言要想大发展,就得靠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这是各地发展经验中已经被证明的道理。”
据王勇介绍,近年来,吴堡县主要是依托煤、盐和天然气资源不断发展,“去年,几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全县经济的提升,”他说,这种势头未来仍然不会改变,“吴堡县完全有信心明年还能获奖。”
同时,张晓光指出,吴堡等进步快的县依托能源优势进入了发展机遇期,“资源一直在那里,为什么之前没进步,而现在依托能源发展起来,主要是进入了机遇期,”他解释,这与全省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有宏观的联系,“而榆林市近年来对相对贫困的县的帮扶,也助力吴堡等县发展。”
工业发展是否会带来环境的破坏,王勇解释,吴堡县的项目都是在通过环评等前置审批后才开工。
“其实对于陕北,开发就是保护,”王勇说,陕北沟壑纵横,项目建设会平整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也算是对环境的保护。”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冯强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