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中车令是什么官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太仆属官有车府令丞。秦代赵高曾任“中车府令”。有学者认为:诸书“均称秦官为‘车府令’,而赵高独称‘中车府令’者,盖以高为中人故也”。意即赵高就任车府令的官职后,因其能自由进出宫廷,故而在车府令的官名之前加“中”,称作“中车府令”。但是,现据“中车府丞”封泥可知,在太仆属官车府令丞之外,当另有中车府的机构。中车府应与中厩一样,同属皇后宫官系统。中厩,或以管马为主;中车府,或以管车为主。
赵高
赵高进入宫廷时,大概在二十三岁左右,时间大概是在秦王政十二(前235)年。这一年,秦始皇二十四岁,亲政后第五年,开始在政治上施展鸿图。秦国的官僚制度严密完整,文法官吏的升迁多由例行考核,积年累进。赵高算是有幸,他在秦宫的宦任中得到秦始皇的直接赏识,从少府属下的诸多尚书卒史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中车府令。中车府令是太仆的属下,太仆是帝国主要部省的九卿之一,负责掌管帝国的车马交通事宜,相当于交通部长,下属有各类车府官署,苑马监令。中车府令,同各类车府令一样,官秩六百石,有副官中车府丞一人,官秩三百石,所属吏员约有数十人之多。以级别而论,中车府令只算是中级官吏,不过由于中车府令是宫中禁内的车府令,职务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驾御,职位至关紧要,非皇帝绝对信任的腹心侧近不能担当。
赵高出任中车府令,是秦始皇亲自作出的选拔任命。赵高得到秦始皇的赏识,除了其考选成绩特出而外,他进入秦宫后所展现的个人能力和才智是主要的因素。赵高的书法堪称第一流,尔后庞大的秦帝国中,除了丞相李斯而外,大概无人能出其右了。赵高在文字小学方面的造诣也极为高深,秦帝国后来的文字改革,他有相当的贡献。他著有《爰历篇》六章,是秦帝国官定识字课本的一部分,也是有名的文字学著作。秦帝国是实用主义的法治国家,书法识字,是用来修习行政文书和刑律狱法的工具。赵高文字书法的精美,不过是他修习刑律狱法的准备和结果。在复杂而严格的秦帝国法制体系中,赵高是堪称精通法律的专才,有家学渊源的法学名家。晚年的秦始皇将少子胡亥的教育委托于他,正是看中赵高的文字、书法和法学造诣精湛。
史书上说赵高工作勤奋,行事坚韧不拔,果断敢行,是对他出众的行政能力的概述,当然也是他受始皇帝赏识的要素之一。不过,赵高之所以能够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还有赵高适合于担当该任的实在的理由。中车府令是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对于车马的驾驭管理,保卫皇帝安全的能力有极为严格的要求。根据秦代的法律规定,一般的车马驾御至少要经过四年的训练,四年后不能良好地驾驭车马,教官受惩处罚款,本人偿服四年劳役。而中车府车士,从学习到驾驭六辔轻车,至少需十年的时间。合格的车士,要求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步履矫健,能够追逐奔马;身手灵活,能够上下驰车;车技熟练,能够驾车前后左右周旋;身强力壮,能够在车上掌控旌旗;武艺高强,能够引八石强努,在驰骋中前后左右开弓。中车府,聚集的是秦帝国车御的精华,对于他们的要求远在一般的车御车士之上。整个秦国,只有八百名中车府卫。现代的话来说,人人是车马高手,个个是大内武士。始皇帝陵出土的铜车马以二分之一的比例,完全按照始皇帝生前的车驾写实铸造。其车御佩剑置弩,束带着冠,髭须飘逸,威武沈稳,正是中车府官属的形象。中车府令,是中车府官属的统领,帝国车御精华的顶点,完全可以想像得到,身为中车府令的赵高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娴熟于弓剑兵器,武艺非同寻常,是秦王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升任中车府令,对于赵高的一生来说,意义重大。其意义不仅在于职务地位的升迁,更主要在于由此涉足秦国政治权力的核心和中枢,触摸到举足轻重之机要,如果机会适宜,可以直接影响天下政局。赵高出任中车府令时,大概在40前后,正当年华,前程锦绣灿烂。
不过,专制体制下的仕途,等级制度中的官场,君主制下,人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棋子。更何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前程看好时,赵高触犯法律,有大罪入狱,秦始皇命令大臣蒙毅审理。审理的结果,赵高被定为死罪,解除官职,剥夺出入宫中禁内的宦籍,听候行刑。由于涉及皇帝侧近,事关重大,蒙毅不敢有所掩饰,将案情及其审理结果直接呈请始皇帝定夺。始皇帝惜才不忍,念及赵高在身边多年,行事敏捷勤奋,才能特出难得,下令赦免赵高,恢复其中车府令的官职。这件事的详细情况,来龙去脉,史书没有记载。然而,由以后的历史看来,这件事对于赵高的一生,对于沙丘之谋,对于蒙氏家族的命运,甚至对于秦帝国的毁灭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车府令是个什么官衔
中车府令汉语词语,拼音zhōng chē fǔ lìng,指古代执掌乘舆之官。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太仆属官有车府令丞。秦代赵高曾任“中车府令”。有学者认为:诸书“均称秦官为‘车府令’,而赵高独称‘中车府令’者,盖以高为中人故也”。意即赵高就任车府令的官职后,因其能自由进出宫廷,故而在车府令的官名之前加“中”,称作“中车府令”。但是,现据“中车府丞”封泥可知,在太仆属官车府令丞之外,当另有中车府的机构。中车府应与中厩一样,同属皇后宫官系统。中厩,或以管马为主;中车府,或以管车为主。
应答时间:2021-05-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中车府令在秦朝时什么官职?赵高为何会有权力私自扣留皇帝诏书?
秦朝作为中国首个大一统的王朝,其设置了一系列比较完备的官僚制度,如三公九卿,再如中车府令,三公世人都熟知,那中车府令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呢?简单来说中车府令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属于他的贴身内侍。作为皇帝的贴身内侍,有管理皇帝玉玺和车舆的职责,从掌管玉玺方面来看,始皇帝死后玉玺在赵高手中,颁布诏令的权力也在他手中,他自然有权力扣留皇帝诏书。
皇帝的”机要秘书、皇家车队队长“—中车府令
中车府令,在秦朝时候叫车府令,是秦汉皆设置有的官职,秦朝的赵高担任的就是这个官职,他既是是秦始皇身边的贴身宦官,又属于阉人身份,故而在车府令前面加一个中字,故名中车府令,其主要职责就是管理皇帝的玉玺和皇帝出游安排车队的队长,简单说来,它类似于我们现代公司领导的私人秘书兼司机。
赵高有管理玉玺之责,也有扣留皇帝诏书之胆
照前面来说中车府令倒是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其实不然,在秦朝,中车府令虽然不怎么入流,但权力可是不小,姑且不说其它的,光是它负责管理皇帝手中玉玺这件事就足以招来许多人巴结。因为一般来说,皇帝发布诏书和命令之类的文书想要生效就必须得有玉玺印,作为掌管玉玺的官,又是皇帝的身边人,了解皇帝一言一行,掌握皇帝所有的喜怒哀乐及一切决策,赵高自然是风光无限,就连秦朝当时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斯都要极力巴结他,这些都客观上养肥了赵高的胆子,让他为了保住自己权势,在始皇帝驾崩之时敢扣留皇帝诏书,秘不发丧。
中车府令,自有扣留皇帝诏书之权
前面说过,赵高担任的中车府令一职,还有一个权力,那就是负责组织皇家车队。公元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五次巡游,赵高自然也在其中,所谓世事无常,在巡游车车队走到河北沙丘平台时候,秦始皇突然驾崩,丞相李斯为了稳住帝国统治,防止帝国动荡,没有对外宣布始皇帝驾崩消息,但是这个瞒得住别人,却瞒不住作为皇帝内侍和车队队长的赵高,始皇帝在时赵高只是皇帝玉玺的保管者,但始皇帝死后那性质可就变了,玉玺在他手中,自然由他说了算。
于是在政治野心的驱使下,他联合李斯一起让巡游继续,依旧按照往日惯例向始皇帝的马车送餐,营造出一副与往日并没有任何差别的气氛,途中他还扣留和篡改皇帝诏书立胡亥为太子,逼迫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而后又将与扶苏走得较近,掌握秦朝兵权的蒙恬冤杀,至此,作为中车府令的赵高开始了他只手遮天的一生。
总之,皇帝作为封建时代的九五至尊,有掌握世间万物一切生杀的权力,所以只要是他身边的亲信,无论官职大小,权力都不容小觑,但是这其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秦朝时期的中车府令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
中车府令是管理皇帝车舆和玺印的
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主席或总理私人秘书兼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