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黛玉的故事(简介100字)
林黛玉的故事:
林黛玉10岁被接到贾母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
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
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
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扩展资料: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才貌双全,她不仅有诗文大才,人情世故她也都懂,不少人对林黛玉的印象大多都是病如西子。
娇弱的风一吹就到,眼泪不断,常年吃药这样的形象,但其实黛玉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天赋。原文第六十二回里。
宝玉等人生日,此时贾母王夫人等不在家,大家自然放纵一些,饭后众人聊天的聊天,下棋的下棋,黛玉和宝玉站在一处花下窃窃私语,两个人聊到了家事。
宝玉夸探春兴利除弊的才能。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
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黛玉的这一句话,透露了她的另一个天赋,即管理天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黛玉
二、林黛玉有哪些主要事迹?
林黛玉的主要事迹是:
1、宝黛钗初会
贾母怜林黛玉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黛玉10岁,宝玉11岁,宝钗、晴雯、袭人、香菱13岁,薛蟠15岁,贾琏20多岁,凤姐20岁,贾兰5岁,死去的贾珠23-24岁,贾元春22-23岁,迎春11-12岁,探春10-11岁,惜春10岁,史湘云10-11岁,贾珍尤氏30多岁。
2、林黛玉葬花:
贾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则以为大观园里的水干净,但一旦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所以她在园内畸角上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葬了,任其随土自化,这样才洁净。
3、诗社夺魁:
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
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4、讽刘姥姥:
刘姥姥刚回家,林黛玉就因那《牡丹亭》《西厢记》的艳曲而受到薛宝钗劝导。薛宝钗采取了临之以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步,令她在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央告讨饶。九月初,薛宝钗又与她促膝谈心,黛玉羡慕她有哥哥、母亲,闷制《秋窗风雨夕》一首。
5、中秋联诗:
三月初二,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但因各种琐事耽误,直到暮春之际,才开了一社,命题柳絮词。此后又无下文,大观园诗社无疾而终。
三、红楼梦林黛玉主要事迹
1、黛玉葬花:黛玉觉不忍心花落在地任人践踏,便独自把它们扫入锦袋中,埋入泥土;
2、香菱学诗:香菱喜欢上作诗,向黛玉请教,黛玉悉心解说,一遍遍讲解,最终促成香菱的佳作;
3、周瑞家送宫花:周瑞家给贾府各姑娘送宫花,最后送到黛玉这里时,黛玉就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拿来给她。
四、材黛玉发生的事件(概括)
林黛玉发生的事件简要概括:
出身仙界:
与贾宝玉、薛宝钗初会:
葬花:
诗社夺魁:
讽刘姥姥:
步步惊心:
中秋联诗:
林黛玉之死:
五、林黛玉的主要事迹
林黛玉的主要事迹:
1、宝黛钗初会:
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黛玉10岁,宝玉11岁,宝钗、晴雯、袭人、香菱13岁,薛蟠15岁,贾琏20多岁,凤姐20岁。
贾兰5岁,死去的贾珠23-24岁,贾元春22-23岁,迎春11-12岁,探春10-11岁,惜春10岁,史湘云10-11岁,贾珍尤氏30多岁。
2、林黛玉葬花:
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贾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三月中浣,林黛玉葬花。贾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则以为大观园里的水干净,但一旦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所以她在园内畸角上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葬了,任其随土自化,这样才洁净 。
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受这两本爱情教科书的启蒙,宝黛爱情开始萌芽。
3、诗社夺魁:
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
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4、讽刘姥姥:
菊花诗会后,刘姥姥游大观园,林黛玉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笑得两手捧着胸口。
以致一时高兴,得意忘形,失于检点,行令时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 [21] 。她还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道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讽刺刘姥姥的舞姿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调侃刘姥姥为母蝗虫。
5、泪尽而逝:
林十七岁,正月,王子腾在离京二百多里的地方被药死,贾府一个月内连失两大靠山。加之贾宝玉疯癫,贾政放了江西粮道,赴任在即,贾府不得不加紧筹办贾宝玉婚事。
二月初二,贾母为了给贾宝玉冲喜,又想到金玉之说,遂与贾政议定贾宝玉、薛宝钗婚事。同时,为了蒙混贾宝玉,凤姐向贾母、王夫人献掉包计。
初四,金玉婚事意外被傻大姐泄密,林黛玉急痛攻心,去贾母院见贾宝玉,二人最后一次参禅。十一日,林黛玉焚稿。十二日,即林黛玉生日当天,贾宝玉、薛宝钗大婚 ,林黛玉泪尽而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黛玉
六、林黛玉有哪些感人事迹?
林黛玉的主要事迹:
1、宝黛钗初会:
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bai便接她到自己身边,黛玉10岁,宝玉11岁,宝钗、晴雯、袭人、香菱13岁,薛蟠15岁,贾琏20多岁,凤姐20岁。
贾兰5岁,死去的贾珠23-24岁,贾元春22-23岁,迎春11-12岁,探春10-11岁,惜春10岁,史湘云10-11岁,贾珍尤氏30多岁。
2、林黛玉葬花:
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贾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三月中浣,林黛玉葬花。贾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则以为大观园里的水干净,但一旦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所以她在园内畸角上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葬了,任其随土自化,这样才洁净 。
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受这两本爱情教科书的启蒙,宝黛爱情开始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