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语文,必备文言文120字,莫的意思,通“暮”,请问这里的暮是什么意思?
莫”和“暮”是古今字,不是通假字!认为“莫、暮”通假,是大陆谜人常犯的低级错误,早就被海外谜友笑话过
古今字的概念,百度百科有词条,不作详述。
古代已有的字,后来又造新字,前者叫古字、本字,后者叫今字、后出字。“莫”字甲骨文是个会意字,上下都是草,中间是太阳,表示日落草中,天色已晚,所以“莫”的本义是“傍晚”,又引申为“晚期”,如“莫春”“莫年"等,这里,莫读音为mù。
后来“莫”被假借为否定词(读 mò),表示“没有谁”“不要”等意思,于是又另造一个“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暮”是形声字,从日,莫声。所以后来“莫春”“莫年”就写作“暮春”“暮年”了。
因此,莫暮二字与通假字毫无关系。“暮”字的含义,“莫”都可以用来在灯谜中扣合。
卜野先生举例:
宋·叶适《虞夫人墓志铭》:“后乃连外补,众又叹其迟莫落拓,夫人亦无愠容。”
明·徐渭《鞠赋》:“彼苍厚尔以迟莫,又何辞於末年。”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以作补证:
陆游《自嘲》诗: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陆游这里的“莫年”就是“暮年”。
陆游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就是:
少年饱读诗书胸怀大志,而暮年却只能寄情于农耕桑田。
谨以此帖表示对卜野先生的绝对支持!
PS:
复制《辞典》对“莫”字在读mù字时的解释,以备持有不同意见的吧友查对:
莫
mù
ㄇㄨˋ
〔《集韵》莫故切,去莫,明。〕
“暮”的古字。
1.日落时,傍晚。
《礼记‧间传》:“故父母之丧,既殡食粥,朝一溢米,莫一溢米。”
宋晏几道《蝶恋花》词:“朝落莫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元萨都剌《凤凰台怀古》诗:“莫雨楼台连野寺,秋风鼓角动边城。”
2.时间将尽。
《诗‧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
郑玄笺:“莫,晚也。”
宋苏轼《与林天和长官书》之二二:“岁莫,万万加爱,不宣。”参见“莫夜”。
3.昏暗。
《荀子‧成相》:“悖乱昏莫,不终极。”
杨倞注:“莫,冥寞,言暗也。”
4.酸模。野菜的一种。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郑玄笺:“莫,菜也。”
陆玑疏:“莫,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柳叶,厚而长,有毛刺。今人缫以取茧绪。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冀州人谓之乾绛,河汾之间谓之莫。”参阅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
5.通“幕”。参见“莫府”。
6.通“慕”。贪慕。
《论语‧里仁》:“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陆德明释文:“莫,郑音慕。无所贪慕也。”
二、莫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莫”的意思是:1.不要。2.没有,无。3.不,不能。4.古同“漠”,广大。5.姓。[mù]:古同“暮”。
“莫”的古字形像太阳落在草木之中,是“暮”的本字,本义即指太阳落山的时候。“莫”又被借用于否定性不定代词用,表示没有哪样东西、没有谁,又借作否定副词用,表示不、不要之义;也表示揣测或反问,读mò。
甲骨文的“莫”,中间是太阳(日),周围是屮(指草),表示太阳西下,落在草木之中,天色已经晚了。“莫”的本义指太阳将近落山的时候,为“日暮”之“暮”之本字。也有的文字上部是艸(草),下面是太阳(图4)。古文字从木从屮每不别,故有甲骨文“莫”字从四木(图1)。西周及后世文字承袭甲骨文从四屮的写法。汉代文字中“莫”字下部所从之二“屮”隶变为“大”,为今天楷书所本。后来“莫”字被借作它用,表示“不”、“不可”,人们就专门造了个“暮”字来代替“日暮”之意。
三、暮是什么意思
“暮”拼音:m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本义指日落西山、傍晚时分,暮色;引申指傍晚、将尽。形声字,从日,莫声。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暮”古字为“莫”,甲骨文像日落林中,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整齐化;由于莫被借用为表示否定的虚词,故而隶变时,人们在原字形基础上增加字符“日”,由此创造出“暮”字,日落之义由“暮”来表示,“日”在“莫”下,强调夕阳西下,夜晚将临。
四、莫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网络语“莫”本义;不要、 没有、无、不,不能的意思。
1、读mò时,意思是不要,比如莫哭;没有,无,比如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不、不能,比如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古同“漠”,广大;姓。
2、读mù时,古同“暮”。
3、莫,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 。“莫”的古字形像太阳落在草木之中,是“暮”的本字,读mù。本义即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引申之则可指晚、一年将尽、时间将尽等。“莫”又被借用于否定性不定代词用,读mò。表示没有哪样东西、没有谁,又借作否定副词用,表示不、不要之义;也表示揣测或反问。
相关组词:
1、神秘莫测[shén mì mò cè]
非常神秘,难以推测。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或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无法揣测的。
2、约莫[yuē mo]
估计:我~着他这会儿该到家了。
五、古代汉语中“莫”的意思
副词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举例】:而朝鲜帖帖然,莫敢蠢动矣。——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2.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举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3.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举例】:“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交付与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快活相应了,也是跟你一场。莫不成这些人意儿也没有了?——明 吴承恩《西游记》
通假字(作名词)
1. 通“暮”。
【举例】:不夙则莫。——《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2. 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举例】:搦脑髓,爪荒莫。——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十》
3. 通“漠”。沙漠 。
【举例】:狄之广莫,于晋为都。——《国语·晋语》
4. 通“幕”。幕府。
【举例】: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5. 通“瘼”。疾苦,病。
【举例】: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通假字(作动词)
1. 通“谟”。谟划。
【举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 通“劘”。削。
【举例】: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闲也。——《管子·制分》
3. 通“慕”。思慕,向往。
【举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通假字(做形容词)
1. 通“漠”。广漠。
【举例】: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 通“漠”。寂静。
【举例】: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六、“莫”是什么意思?
莫”的意思是:1.不要。 2.没有,无。 3.不,不能。 4.古同“漠”,广大。5.姓。 [mù]:古同“暮”。
例句:
1.爱无忌惮,莫失莫忘。
2莫失初心,莫忘初衷。
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4、最亲的莫过于父母,最近的莫过于夫妻,最信任的莫过于兄弟!
5.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