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户口簿索引页
“索引页”是指户口簿上面有全部家庭成员信息的那一页。山东省户口本有这个索引页,但很多省都没有索引页。
户口本第一页,就是公安局盖章,派出所户籍民警盖章的那一页就是索引页
以福建省户口本为例:打开户口本的第一页是户口本的首页,即有户别、户主姓名、户号、住址、两个公章的那一页,背面是《住址变动登记》页;第二页是户主页,户主页背面开始是家庭成员的《常住人口登记卡》,加户主一起可以登记8个人;最后一页是《登记事项变更和更正记载》页。户口本没有“索引页”。
拓展资料:
户口本是口头语,其正式名称是“居民户口簿”,是指登记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等内容的薄册,中国的户口簿是全面反映住户人口个人身份,亲属关系、法定住址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基本户政文书,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居民户口簿》,一种是《常住人口登记簿》,户口登记机关留存备用,是整个户口登记管理最基本的准据文档。
我国的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户口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也同样是我国户口登记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户口登记可以提供基本的人口资料,比如人口数量有多少、城乡或地区分布如何、有多少老年人、多少劳动力、多少学龄人口、多少婴幼儿人口的职业分布如何、行业分布如何、文化程度分布如何、婚姻状况如何等等数据,这样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物质和文化生产,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户口本首页和索引页分别是哪一页,户口本首页和索引页是哪一张
1.户口本首页指的是打开户口本的首页,索引页指的是户口本上面有全部家庭成员信息的那一页。
2.户口本首页包括户别(非农业家庭户口或农业家庭户口)、户主姓名、户号、住址、登记机关、户口专用章等信息。
三、户口本索引页是哪一页
户口本索引页是哪一页
户口是住户和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户口的`载体为户籍(户口簿),是由公安机关户政管理机构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户口本索引页是哪一页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户口本索引页是哪一页?
户口本第一页,就是公安局盖章,派出所户籍民警盖章的那一页就是索引页。户口本加户主一起一共可登记8个人,户主页背面开始是家庭成员的《常住人口登记卡》。
扩展资料:
户口簿是指登记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学历、所在行业、具体职业、职级职称等内容的薄册。中国的户口簿,是全面反映住户人口个人身份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基本户政文书。
居民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户口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户籍调查、核对时,户主或本户成员应主动交验居民户口簿。
;
四、户口本的扉页是哪一页
户口本的扉页是户口本打开后的第一页。户口本分为户口扉页、索引页、内页,你说的扉页就是户口本的第一页,上面有你所在省公安厅的章和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印章。
扉页,翻开后的第一页(即整本书的第二页),指衬纸下面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单张页,有些书刊将衬纸和扉页印在一起装订(即筒子页)称为扉衬页。扉页在书籍和本册中是必不可少的两页面,同时扉页在书籍以及本册中的作用又非完全一致。
五、户口本索引页是哪一张?
; 01
“索引页”是指户口簿上面有全部家庭成员信息的那一页,就是公安局盖章、派出所户籍民警盖章的那一页就是索引页。但很多省都没有索引页。
户口簿是指登记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学历、所在行业、具体职业、职级职称等内容的薄册。中国的户口簿,是全面反映住户人口个人身份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基本户政文书。“索引页”是指户口簿上面有全部家庭成员信息的那一页,就是公安局盖章、派出所户籍民警盖章的那一页就是索引页。但很多省都没有索引页。
以福建省户口本为例:
打开户口本的第一页是户口本的首页,即有户别、户主姓名、户号、住址、两个公章的那一页,背面是《住址变动登记》页;
第二页是户主页,户主页背面开始是家庭成员的《常住人口登记卡》,加户主一起可以登记8个人;
最后一页是《登记事项变更和更正记载》页,户口本没有“索引页”。
六、户口本扉页是哪一页
【法律分析】:户口本的扉页是户口本打开后的第一页。户口本分为户口扉页、索引页、内页,你说的扉页就是户口本的第一页,上面有你所在省公安厅的章和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印章。
扉页,翻开后的第一页(即整本书的第二页),指衬纸下面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单张页,有些书刊将衬纸和扉页印在一起装订(即筒子页)称为扉衬页。扉页在书籍和本册中是必不可少的两页面,同时扉页在书籍以及本册中的作用又非完全一致。
【法律依据】:《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是公民法定身份证件,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