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省级和地级市的区别是什么?
副省级和地级市的区别主要在行政级别上不同,副省级城市级别更高一点。副省级城市源自于计划单列市。
计划单列市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国家对一些大城市在国家计划中(我国实行五年计划)实行单列,这些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当然最初只是享受有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在经济管理方面与省一级平级,不受省里管控。
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的非省级行政中心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全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是省级单位对所辖大城市下放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的城市。
但是,计划单列市仍保留省辖市的行政地位,继续接受省级行政机构的领导。对省辖大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
二、地级市和副省级市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现行行政治理构架由四个层级组成的,就是中央、省、市、县、乡、村,这里的省级单位还含有中央直管的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还有一个新疆建设兵团;市里面还包括了副省级市、地级市、自治盟、自治州,新疆建设兵团的师级单位;县里面包含着县级市、自治县,新疆建设兵团的团级单位;乡里还有同级的镇。
地级市呢,就是原先作为省一级政府派出机构的地区行政公署演变、转换过来的。大多都是由地区公署所在城市合并地区及下属的县级单位成立的,当时就叫地市合并。地市合并的市,一般都管理了原先地区所管辖的县。相对来说,原先的地区建制,管辖的农业县比较多点,主要就是以管理传统的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而市呢,就是工商业比较发达、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地区了。同样,现在的所谓县级市、县,也是这样的。
副省级城市的级别仅次于直辖市,级别介于地级市和直辖市之间,直观点说,副省级市的市长和副省长同级,副省级城市主要领导是由省里提名,中央任命,副省级城市的市长或市委书记通常也都是省委常委。副省级城市目前有15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西安、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这五座城市同时还是计划单列市。
那么,问题就比较清楚了,为了更好发展经济,发挥传统工商发达城市特别是区域性工商业集中的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国家就赋予了一些城市比原先的地区更大、更多乃至相当于省一级的行政立法特别是经济处置的权力,国家每五年都要有一个五年计划,每年都有计划、预算、决算,这些副省级的或者是计划单列的市,就会脱离省或者从所在省里面单独列出来,叫做计划单列城市了。
地级市就是最常见的市,目前全国共有294个地级市,其中包括福州、郑州、合肥、南昌、南宁等省会也都是地级市,虽然有省会身份,但行政级别比副省级城市低一级,比如福建省会福州的行政级别是低于同省城市厦门的。除了行政级别以外,副省级市和地级市的主要区别就是早期的城市定位有所不同,副省级城市的起点相对更高,配套更完善,资源整合更充分,副省级市通常都是综合性强市,科教文卫等多方面相比于地级市都是比较领先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截至2017年10月2日,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三、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的区别
一、指代不同
1、副省级城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
2、省会城市:为国家一级行政区为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正式文件中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并不称作省会。
二、行政级别不同
1、副省级城市: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
2、省会城市: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级正职。
三、作用不同
1、副省级城市:部分城市定为副省级市,不仅有利于加快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2、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便利的交通和居中的地理位置尤其是位于铁路交汇点的新兴城市如哈尔滨、郑州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副省级市
四、副省级城市和省级城市的区别,杭州不是省会吗,怎么还是副省级呢
回答问题一: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区别。
1、省会城市不一定是副省级。
中国有12个省会(不含台湾)和5个自治区的首府都不是副省级城市。比如说太原、郑州、长沙、石家庄。
2、副省级城市不一定是省会。
中国“副省级城市”有15个: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济南、杭州、哈尔滨、长春、大连、青岛、厦门、宁波。
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深圳5个都不是省会城市。
回答问题二:杭州是省会,是副省级,那是因为杭州是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建制。
副省级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
副省级市的党委、政府机关主要领导的级别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但是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省辖市,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
回答问题三:副省级城市和普通省会城市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领导级别上。
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
一般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正厅级,副职为副厅级。
针对部分省会城市市委书记同样也是省委常委,仍然是副部级,那是因为省会城市地位重要,所以进行“高配”。
因此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一般由省委常委兼任,也就是说市委书记本人是副部级,但市委书记这个职务还是正厅级。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都是正厅级。
扩展资料:
副省级市的来历。
副省级市(副省级城市)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
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原14个计划单列市(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青岛市、南京市、宁波市、厦门市、武汉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重庆市、西安市)和济南市、杭州市共16个市的政府机关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
199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编发[1995]5号),明确将前述16个市定为"副省级市",但它们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1997年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后,副省级市减少为15个。
在后来的使用中,"副省级城市"这一名称也被习惯性的使用,包括很多官方场合,但就中编办最初的文件来说,"副省级市"当为规范的名称。 对省辖大城市的计划单列,在20世纪50年代中、60年代初曾实行过两次,实行不久就取消了。
1985年7月22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发出了《关于广州、武汉、沈阳等8市国家机关行政人员职务工资标准问题的通知》(国工改〔1985〕012号),并规定此工资标准仅适用于以上8个市,其他省辖市不得援例。
尽管没有正式承认8个城市的政府机构升格,但由于工资起点标准的提高,同时又在工资表中列举了局下设处,处下设科长职务,实际上将其委、办、局一级工作部门的机构级别提高了一级,同时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层次──位于局与科之间的处级机构。
其它几个享受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也先后决定将市直各部门的机构级别提高并增设一个机构层次。
1993年7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方案》规定,除深圳、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6个非省会城市仍保留计划单列市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
1994年5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并经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人同意,决定将原来的14个计划单列市和杭州、济南2市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市,同时取消部分城市的计划单列体制。
将计划单列市确定为副省级市,加强了省级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地位和作用,减少了省与计划单列市之间因权限划分不清引起的矛盾和扯皮。
副省级市中仍实行计划单列的,按照有关规定继续享受原有的管理权限;不再实行计划单列的,原来中央赋予的权限原则上暂不改变。
对原来不是计划单列的,其权限需要调整变动的,由所在省和中央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1997年6月,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其副省级市地位自动取消。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共15市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的通知(中编[1994]1号文件)。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编发[1995]5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副省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会
五、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区别是什么?
1、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
2、一般省会城市,四大班子一把手均为正厅级。
一、地位不同
直辖市、省、自治区> 省会、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 地级市> 区、县级市、县>街道>镇、乡。
二、归属不同
直辖市、省、自治区>省会、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区、县级市、县>街道、镇、乡。
作用:
一、直辖市
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政治优势,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经济体量靠前,直辖后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且应与原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
二、省会
中国的省会为国家一级行政区——一般为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正式文件中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并不称作省会。自治区的行政驻地通常称首府,在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有时也被称为省会;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不称之为省会,直接称之为政府所在地、驻地或治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省会
六、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有什么区别?
副省级城市与省会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领导级别上,副省级城市的要高于一般省会城市的。
1、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
2、一般省会城市,四大班子一把手均为正厅级。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属于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但是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
16市定为副省级后,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这些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仍由所在省审批,并抄报中编委备案。16市的经济管理权限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副省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