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是什么意思?

地级市,就是省级下辖的一级政府,一般都是市。

县级市,以前的县一般没有市的称号,后来因为一些县人口多,或经济实力强,还有就是离地级市中心远,事实上成为经济独立的个体。

为了更好地发展,都想要一个“市”的称号(国外一两万人的城市就可以建市,选个市长),但升为地级又不可能,所以出现级别不变(仍为县级,归地级管)称号为市。

区分地级市还是县级市的时候可以看地名,某个市的上级还叫市,那么它就是县级市,它的上级就是地级市。如这个地名: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扩展资料:

地级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州",和明清时期的"府",下领县和散州(相当于今县级市)。它是一种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单位,由一级行政单位的省(元明清时期称省,唐宋时期称道或路)所直领。

民国初期,废府存县,各省置道,原府所辖各县划归于道,改省、府、县三级制为省、道、县三级制,1927年废道,改为省、县(市)二级制,并在原府治所在县,分出县城设市,地位与县平级。

2010年以来,广东先后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市),在财政体制等方面实行了“省直管县(市)”。这些“强县(市)扩权”的破蛹之举,在实践中直指上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南雄市、高州市、阳春市、英德市、陆丰市、普宁市以及罗定市的是广东省财政省直管市。

宪法所指的“不设区的市”,主要指县级市,但是部分地级市也是不设区的市。中国仅有广东省的东莞市和中山市、海南省的三沙市和儋州市、甘肃省的嘉峪关市这五个地级市也属于“不设区的市”,这些市俗称“直筒子市”,其下辖的乡镇由地级市直接领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县级市

百度百科---地级市

县级市是什么意思

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名称,属于县级行政区,由地级行政区管辖,地位与县、区(市辖区)相同。直辖市没有县级市,个别县级市由省级行政区管辖。

县级市是指行政地位与县、自治县相同的省辖城市。属于县级行政单位。一般由地级市代管,或者由地区管辖,也有部分由省、自治区直接管理。直辖市不能正式管辖县级市,即不能"市管市"。正式名称是某某省某某市,如唐山市所代管的迁安市,称为河北省迁安市。

宪法所指的“不设区市辖区的市”,主要指县级市,但是部分地级市也是不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地级市有五个:中山市、东莞市、三亚市、三沙市、嘉峪关市,这些市俗称“直筒子市”,其下辖的乡镇由地级市直接领导。

市级县和县级市区别

1、定义不同

市级县,是省、自治区所设地方行政单位,在行政地位市级县比地级市低。而县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区划级别与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

2、来历不同

作为区划术语,“市级县”只是民间的通俗叫法,还未开始正式固定下来。而县级市因其行政地位与县相同,故称“县级市”。

3、管辖单位不同

市级县是由省、自治区直接管辖的。而县级市通常由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管辖,也有部分县级市由省、自治区直接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级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县级市

县级市是什么意思?

县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隶属于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或由省、自治区直接管辖。

中国自198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县级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自1983年起,县级市被作为行政区划术语被正式确立下来。 中国共有394个县级市。

1982年,中共中央第51号文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首先在江苏试点,1983年在全国试行。随后中央又发出《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试行地、市合并”,并把此作为1983年地方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至此市管县、市代管市体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将原地辖市根据其行政地位改称县级市。

“县级市”到底是县还是市?

还是属于县。

比如以前叫某某县的升级为某某市了,但它仍是以前的县级行政区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

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名称,属于县级行政区,由地级行政区管辖,地位与县、区(市辖区)相同。直辖市没有县级市,个别县级市由省级行政区管辖。

以前的县一般没有市的称号;后来因为一些县人口多,或经济实力强,还有就是离地级市中心远,事实上成为经济独立的个体,为了更好地发展,都想要一个“市”的称号,但升为地级又不可能,所以出现级别不变(仍为县级,归地级管)称号为市。

扩展资料:

县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是什么?

地级市定义:

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级别的市。地级市为省辖市,下分为市辖区和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往往代管县级市,形成“市管市”。

县级市定义:

行政区划层级相当于县的市,称为县级市。

县级市有两大类,可以是由镇升格而来,也可以是由县改制而来。前者面积狭小,一般为适域市,后者面积大,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由上面的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县级市通常是归地级市管辖的,地级市的市长是通常正厅级,县级市的市长是通常正处级,所以地级市比县级市的级别高.

参考资料:县级市_百度百科

县级市究竟是县还是市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县级市。县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和市辖区、自治县、县等县级行政区平级。县级市的行政编制设置和行政待遇与地级市一样,大部分县级市由地级行政区代为管理,少数由省直辖,但要注意由省直辖的县级市的行政级别要高于地级行政区管理的县级市,省委管理部直接认命其干部管理权限。至2018年我国共有370个县级市,比如昆山、常熟便是典型的县级市。

县级市和县虽然地位一样,但县级市的经济管理、城市规划等权利都要比县级更大。如果县级城市经济发展较好可以评为县级市,以此鼓励县级城市的发展。

1993年国务院发布县级市的三项硬指标。首先,县级市与县相比城市化进程快,所占的非农户口人数达到八万,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达30%。其次,经济水平高,工业总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80%以上。最后,基础设施完善,有较好的城市能源设施,文化、科技可得到更好的发展。

所以,县级市也被称为最小城市,县级市的设立也鼓励了县在成为中小型城市之前有过渡阶段,同时可以缓解大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压力也可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县和县级市的设立适应我国目前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