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击缶而歌的详细解释
《说文解字》:“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鼔,敲击;节,和拍;击缶亦作击缻。秦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淮南子·精神训》:“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说明“击缶”是民间低级文娱形式。 《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意为夕阳余晖,叩缶而歌是垂暮老人的挽歌。《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证明其中的“鼓缶”是丧礼的内容。 李斯《谏逐客令》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句,形容秦国音乐文化落后。战国以前,秦处西陲,文化低,无音乐教材,喝到半醉,以击着瓦缶,手拍着大腿打拍子呜呜而歌。到战国中后期,秦国引入郑和卫之民乐,古典宫廷韶乐。秦人以“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为耻,忌讳提及此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个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蔺相如反击秦王羞辱赵国的有力举措,因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低俗下流,故以死相拼,逼秦王击缶而反击羞辱之,捍卫了赵国尊严。 击缶,就是敲瓦罐,“击缶而歌”在中国古代并非正统的雅乐。
二、击缶而歌的意思是什么?
击缶而歌的意思是一边唱歌,一边敲击瓦缶打拍子。
击缶亦作“ 击缻 ”。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 宛丘之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 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 秦王为赵王击缻。’”于是有了击缶而歌的记载。
三、击缶是什么,在古代代表什么
“缶”一种瓦罐
土类乐器
中国八音中的土类乐器,主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最初只有一个吹口,有音孔,而后慢慢增加演变为八孔埙,十孔埙和半音埙。埙的音色柔美,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
缶本是用来装酒的瓦器,敲打起来就算是音乐了。战国时候,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地方喝酒,秦王为了助酒兴,要赵王击缶,慑于强秦,赵王无奈只得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缶,但秦王自己竟不敲,赵王的大臣蔺相如看不过去,一定要求秦王敲,不敲他就拼命,秦王没办法,只好也敲了一下。
四、击缶而歌的意思是什么?
击缶而歌的意思是一边唱歌,一边敲击瓦缶打拍子.
击缶亦作“ 击缻 ”.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于是有了击缶而歌的记载.
五、击缶的意思是什么
“击缶”的意思是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亦作“击缻”。
出处:
1、《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击缶造句:
1、能令百二山河主,变作樽前击缶人。
2、“缶”在古代是一种容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敲击“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饮酒作诗,击缶而歌的愉悦场景。
3、一项对北京市民的调查显示,开幕式中,最让北京人感动的节目是“四大发明”,“武术、太极”和“击缶”表演分别排在第二、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