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 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1、二氧化碳灭火剂的主要作用是稀释空气中的氧浓度,使之达到燃烧的最低需氧量以下,火即自动熄灭

2、二氧化碳灭火剂是将二氧化碳以液态的形式加压充装于灭火器中,因液态二氧化碳易挥发成气体,挥发后体积将扩大760倍,当它从灭火器里喷出时,由于气化吸收热量的关系,立即变成十冰。此种霜状十冰喷向着火处,立即气化,而把燃烧处包围起来,起到隔绝和稀释氧的作用。当二氧化碳占空气的含量为30%-35%时,燃烧就会停止,有很高的灭火效率。

二氧化碳灭火器采用的是什么原理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筒身是耐压钢瓶,在钢瓶内装有液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在20摄氏度时瓶内为60个大气座。二氧化碳灭火器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鸭嘴式开关的型式,另一种是轮式开关的型式。

二氧化碳灭火剂的主要作用是稀释空气中的氧浓度,使之达到燃烧的最低需氧量以下,火即自动熄灭。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将二氧化碳以液态的形式加压充装于灭火器中,因液态二氧化碳易挥发成气体,挥发后体积将扩大760倍,当它从灭火器里喷出时,由于气化吸收热量的关系,立即变成十冰。此种霜状十冰喷向着火处,立即气化,而把燃烧处包围起来,起到隔绝和稀释氧的作用。当二氧化碳占空气的含量为30%〜35%时,燃烧就会停止,有很卨的灭火效率。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B类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救图书档案、珍贵设备、精密仪器、少量油类及其他一般物质的初期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优点是不导电、用后不留下任何痕迹、不损坏被保护物•缺点是对阴燃的物品和室外火灾,扑救效果比较差。

由于二氧化碳不导电,因此可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的着火。对于不能用水救火的遇水燃烧物质,使用二氧化碳扑救最为适宜,因为二氧化碳能不留痕迹地把火焰熄灭,在吋燃固体粉碎、千燥过程中发生起火以及精密机械设备等着火时,都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

二氧化碳火火剂的缺点,首先是冷却作用不好,火焰熄灭后,温度可能仍在燃点以上,有发生复燃的可能,故不适用于空旷地域的灭火;其次是二氧化碳灭火剂不能扑救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灾,因二氧化碳与这些金属在高温下会起分解反应,游离出碳粒子,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如Mg+CO2==2MgO+C;最后,二氧化碳能够使人窒息。这是应用二氧化碳火火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的比重比较大,可以覆盖在着火物体的表面,同时二氧化碳气体不具有助燃的作用。因此就把可燃物与氧气分隔开了,这样的话,火就灭掉了。

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如下:

常压下的液态二氧化碳会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排除空气,并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在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

1、在使用时,需先将保险销拔出后再去按压把。

2、在使用时要将喷口对着火焰底部喷射。

3、在使用时,尽量避免喷筒和胶管与皮肤接触,否则容易受伤,同时在扑救火灾时,若电压超过600伏,要先断电再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部充装的都是液态二氧化碳,而液态二氧化碳一般都非常容易挥发成气体,挥发以后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一般都会变大760倍左右。当液态二氧化碳被灭火器喷出来以后,液态二氧化碳就会马上气化成气体,并且还会从周边吸收一些热量,然后马上变成干冰,呈霜状,起到一个冷却的作用。

当变成干冰且呈霜状的二氧化碳遇到着火点的话,就会马上气化,就会把燃烧点的周边包围起来,并且会把周边的氧气隔绝掉,还会把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稀释掉。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一定数值以后,燃烧就会被停止,从而起到灭火的目的。

在灭火的时候,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都可以把燃火点周边的空气排除掉,并且会附着在燃火物品的表面或者是分布在比较密闭的空间中,从而使得容易燃烧物品周边或者是空间内的氧气浓度被降低,起到窒息作用,实现灭火目的。

扩展资料:

二氧化碳的密度会比空气密度大很多,所以一般都无法燃烧,并且也不具备助燃的作用。当二氧化碳被喷在燃烧物品上以后,二氧化碳灭火器就可以把燃烧物品和周边的空气隔绝开来,让燃烧物品的周边没有充足的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若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话,那么在喷射之前,应该先把灭火器的保险装置拔掉,然后再把灭火器的压把按下来。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距离一般都不远,所以在灭火的时候,最好不要距离燃烧物品太远,最好不要超过2米会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