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字是什么

孙权的字是“仲谋”

孙权简介: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

孙权字仲谋“ 字”是什么意思?

孙权字仲谋“ 字”是一个人身份的补充、注解和延伸,是表示个人的一些细节。字和名要互相呼应。

【出处】:《三国志·吴主传》

【全文】: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译文】:孙权,字仲谋。他的兄长孙兄策平定江东诸郡时,他才十五岁,就被任命为阳羡县令(不满一万的县令称长)。吴郡太守推荐他为孝廉,扬州刺史推举他为茂才(秀才)。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政事交给孙权,孙权哭泣还没有停息,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现在难道是痛哭的时候么?古时周公立法而他的儿子伯禽却没有遵守,这不是伯禽要违背父亲,而是当时不能实行。况且如今犯法作乱的好人相互争逐,凶如豺狼的强人布满道路,(您)竟然还要哀伤兄长,顾全礼法制度,这好比是开门迎接强盗,不可以认为是仁义。”于是就让孙权换去丧服扶着他上马,让他出去巡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