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蒙花是什么样子

扎蒙花(音译)是蒙古游牧民喜欢的一种特殊香料,用来在炖制牛、羊肉时调味现在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人们用它制作扎蒙拌汤(淄博俗称菇扎)、扎蒙土豆泥等特色美食。

二、内蒙韭菜花和内地韭菜花的区别

品种和口感不一样,内蒙古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内地有多种气候,比如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因为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内蒙的韭菜花和内地的韭菜花口感会不同。

韭花又名韭菜花,是秋天里韭白上生出的白色花簇。韭菜花,简称韭花,也叫韭苔。关于韭菜的吃法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春韭,即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所说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中的“春韭”。韭菜为春天头茬最好吃,及至夏天各种菜蔬上市,韭菜自然成了等下之物,所以农村有“六月臭韭菜”之说。第二种为韭黄,冬季培育的韭菜,颜色浅黄,嫩而味美。宋人最爱食用这种菜,黄庭坚诗中有“韭菜照春盘,菰白媚秋菜”句,王千秋《点绛唇·春日》词还说:“韭黄犹短,玉指呵寒剪。”寒冬里剪韭黄的辛酸在诗人的笔下转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韭黄在今天仍然是冬季里的常见菜,只不过人们多不细究,往往与蒜苗混为一谈。第三种是韭白,又称韭苔,即韭菜的茎,嫩时可炒吃。第四种就是韭花。

三、野葱花怎么吃

野葱炒土鸡蛋、这是乡间里最家常最普通的吃法了。

其做法如下:

先从冰箱中取出适量的野葱,并备上4个鸡蛋(这是一份菜的分量、如果人多或想多吃点、野葱与鸡蛋的数量可以适当的增加就行了)将鸡蛋打入碗中,将备好的野葱再次洗净沥干水分,切成短段放入蛋液碗中。调入适量的盐分,用筷子将其搅散搅动均匀至入味,净锅放入适量油料置于火上烧热。

将调匀的野葱蛋液倒入锅中(为了不粘锅起见,在下入蛋液前,先热锅冷油后、再门放油烧热)用勺不停的搅动(若是制作野葱鸡蛋饼、就不能搅动了哦,直接颠锅翻动即可)搅动至野葱断生,蛋液成块滑嫩时,将炒锅端离火口起锅装盘,上桌即可趁热品尝。

若是制作野葱蛋炒饭,其方法跟野葱炒蛋的操作步骤是一样的,同样备好野葱蛋液后、将其炒至八成熟时,倒入适量的米饭炒匀炒热,调入少许的自然鲜酱油、香醋炒匀入味,起锅装盘后,适当的配些汤(如骨头汤、或紫菜汤、或白菜苔汤、或海带汤等)即可吃起来,鸡蛋的鲜、野葱与米饭的香融为一体,美味可口、回味悠长。

除了用野葱来炒蛋炒饭之后,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嗜好与口感,用野葱作香料、炒酸菜野葱饭、梅干菜野葱饭、肉沫肉丝(牛肉、猪肉等)野葱炒饭、红烧肉野葱炒饭、回锅肉野葱炒饭、田间野葱炒饭等等,取其野葱的清香,以至融合贯通、博采众长。

在乡间,第二种最简单最常见的吃法。做法如下:

取出适量的野葱,再次洗净、沥干水分放到菜板上切成短段,装入盘中。搭配上少许的折耳根段,放上适量的蒜粒,下入适量的手工煳辣椒面(不喜欢吃干香味的、可以调酸辣味、或蒜泥味、或咸鲜味等)调上适量的盐、鸡精,淋入适量的酱油与香醋搅拌均匀,静置腌制半小时后即可品尝、鲜香脆爽,美味而可口。

第三种吃法,最家常的一种吃法。做法如下:

备好野葱,洗净沥干水分后,同样切成短段装入盘中。再备上适量的干豆鼓、干辣椒节、蒜粒等。净锅放油料烧热下入蒜粒、干辣椒节爆香出味,下入干豆豉翻炒至香,下入备好的野葱段加热,翻炒受热均匀,待野葱八成熟时调入少许盐与鸡精(记得干豆豉里有一定的盐分哦)搅拌均匀至入味,起锅装盘,上桌即可品尝。

以上这是香辣味野葱豆豉的炒法,如果有条件,也可用油渣或脆哨混合炒食,或用软哨搭配野葱炒食,或用野葱炒牛肉、腊肉等等均可。总之,做莱没有一定的公式,可以根据味型自由创新与发挥。

四、一种植物开的花像韭菜花有香味陕北人叫则门,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

一种植物开的花像韭菜花有香味陕北人叫则门,这种植物叫摘蒙花。

1、简介

摘蒙花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它分布于内蒙古、东北、华北地区,野生于山中向阳半坡地带,当年有雨,才开花,结籽。因为野生,所以麻麻花天然、绿色、稀有。又称:摘麻花、扎蒙花、乍蒙花、扎蒙蒙、摘蒙蒙、泽蒙花、麻麻花、贼麻花、茉茉花、天香花,崔面花、贼面面等,名字很多,但多为当地人所称土名。

2、主要产地

在山西北部大同、朔州、忻州,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及山地所产的一种佐料,做拌汤时佐味。在陕西榆林市、吴堡县、绥德县一带也有野生摘蒙分布。

摘蒙花在陕北人眼中是一种纯天然的野生美味,将摘蒙花晾干,放进热油锅里一炸,那香味一起,街坊四邻都能在家里闻到,出锅时撒上一把细盐,即成陕北人家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上等调料,有了摘蒙花,哪怕只有一碗煮挂面都可以吃的特别香。

五、内蒙古为什么吃韭菜花

韭菜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北方人的饮食也是偏向于肉类等,草原上的野韭菜很多,韭菜花发酵后可以当盐来提升味道,要知道在古代盐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恰恰盐生产都在沿海地区,而南方鱼米之乡,是个饮食习惯可以说延续千年。

典故

韭菜花酱在我国烹饪中的应用早巳有之。例如我国最古老的羊肉食品是“手抓羊肉”,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食法是选用肥嫩小口的羯羊宰杀、剥皮,取出内脏,去掉头和蹄,然后将羊卸成几块,放入清水大锅慢煮,不加调料和食盐,煮至七八分熟即可取食。

手抓羊肉在食肉时用蒙古短刀切成小块,蘸上韭菜花酱和青蒜末,十分爽口宜人,味美鲜嫩。我国著名的火锅品种有北方的“白肉火锅”和“羊肉火锅”。白肉火锅的涮肉为煮成半熟的猪肉片,佐料以酱油、蒜泥为主。

羊肉火锅虽然吃法简单,但调料丰富,用芝麻酱、韭菜花酱、辣椒糊、酱油,醋、味精和乳腐调成。汤鲜肉嫩,腴而不腻,风味绝佳。在堪称“京城第一涮”的“东来顺”饭庄,其经营中也会用到韭菜花酱。

六、摘麻花是不是野韭菜花?

对的。摘麻花的学名为麻麻花,又名野韭花,分布于内蒙古、东北、华北地区,通常在山中向阳半坡地带野生。当年有雨才会开花与结籽,因为摘麻花是野生,天然、绿色、稀有,可以来做野韭花酱,是草原人家烹调羊肉的最佳搭档。麻麻花调味时味道奇香,是用于炝锅,炒菜、火锅、面食、拌凉菜的上等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