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各军区司令员以及各自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大军区司令、政委
沈阳军区(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司令:常万全中将(2004年末由北京军区参谋长擢升)
政委:黄献中中将(未变动)
北京军区
(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两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两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司令:房峰辉中将(原广州军区参谋长)
原任:朱启上将
政委:符廷贵上将(未变动)
兰州军区
(领导和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司令:王国生中将(原兰州军区参谋长)
原任:李乾元上将
政委:李长才中将(原南京军区副政委)
原任:喻林祥上将
济南军区
(领导和指挥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司令:范长龙中将(原总参谋长助理
2004年就任)
政委:刘冬冬上将(未变动)
南京军区
(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司令:赵克石中将(原南京军区参谋长)
原任:朱文泉上将
政委:陈国令中将(原广州军区副政委)
原任:雷鸣球上将
广州军区
(领导和指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司令:章沁生中将(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原任:刘镇武上将
政委:张阳中将(原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原任:杨德清上将
成都军区
(领导和指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和重庆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司令:李世明中将(原成都军区副司令)
原任:王建民上将
政委:张海阳中将(未变动)
二、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区司令员有哪些?
1、许世友司令员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2、李德生司令员
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3、杨得志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4、杨成武司令员
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秦基伟司令员
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
6、杨勇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闻名的“三杨”之一。
7、皮定均司令员
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福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8、贺炳炎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9、陈锡联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10、叶飞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后留存的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经过五次反围剿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1949年合并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部队陆续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组织而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许世友、百度百科——李德生、百度百科——杨得志、百度百科——杨成武、百度百科——秦基伟、百度百科——杨勇、百度百科——皮定均、百度百科——贺炳炎、百度百科——陈锡联、百度百科——叶飞
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军种司令员都有哪几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军种司令员都有:
陆军:李作成;
海军:吴胜利;
空军:马晓天;
火箭军:魏凤和;
战略支援部队:高津。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这五大军种构成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
当时叫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以后,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37年7月爆发抗日战争,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八路军。1945年,同盟国中国战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并在其第四道命令中首次提出“人民解放军”一词。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解放区各部队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编成五大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调整组建新的集团军,是对陆军机动作战部队的整体性重塑,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迈出的关键一步,对于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人民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气象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前身第二炮兵,成立于 1966年7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始终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 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
新成立的战略支援部队可能包括情报、技术侦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心理战五大领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主要是将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的。成立战略支援部队,有利于优化军事力量结构、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四、火箭兵的介绍是什么?
1、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以原第二炮兵为主、其他军种分属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合并组建,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2、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3、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主体为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成立于 1966年7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始终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 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这支掌握着“大国利剑”的神秘部队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保障中华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可以说,对于潜在的敌对势 力而言,“二炮”堪比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震慑敌人的最有力撒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