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正月十五要点灯?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在“上元”风俗篇中有“蒸面做灯,注油点之,视其烬花以占五谷丰歉,曰灯花卜”的说法。青岛民间自古以来就有“送灯”的习俗。

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要用豆面或玉米面做成各种动物造型及各种寓意不同的灯,并在上边捏一灯碗,然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用食油倒入灯碗点燃。在本市民俗前辈鲍运昌、李国增编著的《青岛民俗》一书中就记载说:“莱西一带的习俗是做豆面灯,崂山、即墨等地还兴做萝卜灯。豆面灯分斗灯、龙凤灯、十二属相灯和各种动、植物灯等。萝卜灯是用青萝卜雕成,雕出灯碗,贴上棉芯,用食油点燃。”

过去,正月十五的晚上天一黑,人们就把灯点燃,每种灯都要送到一定的位置上。比如斗灯放于祖坟坟顶,龙凤灯、莲花等主要用于寺庙,鱼灯用水瓢托着放在水缸内,狗灯放在大门口,猪灯放在猪圈墙头,牛灯、马灯放在牛棚、马棚,鸡灯则由人端着照墙角、旮旯,免得毒虫、蝎子伤人。在民间,送灯的习俗主要是祭祖、消病除灾、祈求人丁兴旺、幸福平安。

二、元宵节 为什么点灯

喔 、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三、为什么元宵节要蒸面灯?

元宵节蒸面灯

蒸面灯是我们这里过元宵节最重要的节目,就像过年包饺子一样必不可少。每到元宵节的下午,各家各户都在忙着蒸灯。 龙灯是必须要蒸的,因为龙掌管着一年的风调雨顺。把一团面反复揉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条,(长短粗细可根据面的多少而定。)就做成了龙的身子。粗的是龙头细的是龙尾。把龙身平放在面板上,用剪刀在上面剪出整齐均匀的面刺,就做成了龙的鳞。选油亮饱满的花椒种子摁在龙头的两侧,就成了龙的眼睛。龙头上还要选取枝杈均匀的埽篾装饰出龙角,用剪刀小心地剪开龙嘴,再放上瓜子大小的一点红纸,就是龙的舌头,舌头上要放一枚硬币,象征着财源滚滚来,最后把长龙盘起来,中间做一个小巧精致的面碗,已备蒸熟后装油插灯捻用。这样,一盏龙灯就做成了。 最普遍的是碗状的面灯,当然要比普通家用的大碗精致得多,碗口处还要捏上各式的花边。这种灯一般要做12个,代表一年有12个月。每个灯的侧面都要捏上小面撮,一月的灯捏一个,二月的捏两个。依次类推,直至捏完12个。

蒸好的灯出锅了,首先要看一下哪个灯碗里存的水多。因为蒸的时间长,水蒸汽就会变成水存在灯碗里。可老人们却说这是有讲究的:龙灯里存的水多,表示今年雨水多;反之,则说明今年要干旱。最好是不多不少,风调雨顺嘛!12个碗灯中哪个月份的灯碗里水多,就说明那个月下雨要多。没水的灯就说明那个月要干旱。据说以前的老人们都是根据这个来安排春种秋收的。 如果家里有小孩子,一般都还要蒸一盏勺子灯。灯的形状就像一把勺子,勺子的把上还要捏一两只调皮可爱的小老鼠趴在那儿,等着点灯时偷喝油呢! 蒸好了灯,傍黑的时候就要点灯了。用火柴杆儿缠上一点棉花,插在灯碗里做灯捻子,往碗里倒上一些豆油,点上火,面灯就亮了起来。 在我们这里,元宵节的晚上,各家各户的大门口和家里的每间屋子都要点面灯。因为老人们说那灯光可以驱邪,给人带来幸福和好运。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老人们一边点灯一边念叨着:照照眼,不害眼;照照头,不生疮;照照墙,蝎子不蜇香莲的娘。于是大家都争着抢着让灯光照着自己,都希望自己能让灯光照得“百毒不侵”。记得那时候,就连鸡圈、猪圈、狗窝等犄角旮旯都得端着灯照一遍,好像是让动物们也沾点光,感受到人间的幸福吉祥。 家里的灯点着了,孩子们都端着自己的面灯去大街上聚会。大家笑啊跑啊,可热闹啦!哪个孩子手里端的灯好看,大家就会夸他妈妈手巧,他也满脸的自豪。有调皮的孩子还会趁别人不注意,抢着咬一口别人手里的灯。因为蒸灯的面里要放盐和花椒粉,而且面要和得很劲道,所以面灯是很好吃的。大人还说,女孩子是不可以吃点着的灯的,吃了会长黑眼圈的。那时我有点不相信,所以那时我一直不敢吃。后来才明白那时老人们偏心男孩子,,故意那么说的。 孩子们在街上玩够了,家里的灯油也差不多熬完了。跟着妈妈查看一下面灯里的灯花结得是否好看,灯花结的好看,就预示着今年的幸福多。妈妈一高兴,可能还会让你吃一个面灯呢! 点完的面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切成薄片和面条一起煮着吃。但是龙灯一定要留到农历二月二才能吃。“二月二,龙抬头”,我们就可以吃上龙肉了!每到这天早上,用青菜炸汤,再把提前两天泡在凉水里已经变软的龙灯分成小块放在锅里煮,配上一把面条,这就是地道的龙须面了!吃这种面也是有讲究的: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吃龙头和龙腰的。吃了可以强身健体,不腰疼。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龙肉”确实好吃,“龙汤”真的鲜美! 从小到大,蒸面灯,吃面灯,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成家以后,自己当家作主了,蒸的面灯可以随便吃了。于是乎,蒸灯的兴趣更浓了,其间的乐趣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