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裘是什么意思

裘,读音是 qiú,有两个意思:

1、用作名词,意思是:皮衣

出处:唐·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释义: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2、用作名词,意思是:姓。如宋代有裘万顷。

相关组词

貂裘、裘皮、鹤裘、裘钟、锦裘、委裘、裘帽、狐裘、裘褐、珍裘、翠裘、旃裘、重裘、功裘。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裘,皮衣也。从衣,求声。一曰象形,与衰同意。凡裘之属皆从裘。求,古文省衣。     

白话版《说文解字》:裘,皮衣。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求”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裘”字象形,造字思路与“衰”相同。所有与裘相关的 字,都采用“裘”作边旁。求,这是古文写法的“裘”,省去了“衣”。

词语解释

1、狐裘 [ hú qiú ]

释义:用狐皮制的外衣。

2、裘帽 [ qiú mào ]

释义:裘和帽。指御寒服装。

3、锦裘 [ jǐn qiú ]

释义:用锦缝制的皮衣。

4、貂裘 [ diāo qiú ]

释义: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

5、旃裘 [ zhān qiú ]

释义:即毡裘。毛制的衣服。

二、裘衣 到底是什么样的衣服?

裘:皮衣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是:狐狸的皮毛。

我们可以理解为:皮制衣物。

成语中有:集腋成裘。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稀少且珍贵并有积少成多之意。

在古代裘衣,也可以是身份的象征。能穿的起裘衣的人,代表其富贵。若在文中出现也可以是借代,表示有钱人!

或者这么说

所谓“积腋成裘”,就是积攒腋下毛皮制成的衣服,主要原材料就是貂的腋下毛皮,因为非常稀少,所以极贵重,古时只有皇宫里才有,如果谁敢私自藏匿就是死罪,制成了也要及时献给皇宫,否则就以谋反罪名祸及九族。貂已很少,貂之腋下毛皮更是稀少,所以需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可制成一件。用腋下毛皮,是因为腋下毛皮最柔软。“平原君窃符救赵”时,就是把皇宫里的裘皮衣服偷出来送给王妃,王妃一高兴就把兵符偷出来给平原君用了,这就是“鸡鸣狗盗”成语中狗盗的典故,是平原君的一个门客从狗洞中潜入王宫库房把裘皮衣服偷出来的。裘皮也叫貂皮,现在的貂皮衣服,都是人工养殖的貂皮制成的,而且不完全是用腋下毛皮制成的,所以不是很贵,普通人也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