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游强制消费的原因
旅游强制消费这并不是旅游业良发展的方向,这个问题要彻底解决的根源就是如何把整块产业利益合理合规的均分,各行其能,各获其利
旅行强制消费拆分讲解:
导游,这是直接和游客面对面,融入游客圈子中的重要群体,也是强制消费的起源,众人周知导游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职业,目前大部分导游都是挂名在旅行社中,其并没有底薪的保障,即使有也是相对低的,然而游客的消费是这个职业最大的利益收获来源,通俗来说商家的回扣就是他们最主要的收入。
曾经许多人一度奢望以导游的身份环游全球,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职业其实并不轻松,高强度的长途跋涉,每天的工作都导致自己口干舌燥,声音沙哑,各种的付出连基本的五险一金都没有保障,只能从另一种渠道弥补付出和收获平衡。
旅行社,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为了抢获客源一元游大理,十元荡漓江的低价恶性竞争不断出现,客源是旅行社增长的指标之一,没有庞大的客源难以建立起与当地商家合作渠道,吃,行,穿,住,玩,五大类是出行旅游的根本需求,而然这几种需求相对于他们而言所获取的收益并不足以壮大企业发展,唯有“买卖”才是生存之道。
我们都很清楚景区的物价比正常的物价水平要高,然而景区里面的特产、首饰等都存在参差不齐,也是暴利的关键点,强制游客消费只是换一种方式获取收益,从恶性的低价竞争到不良的消费现象都会带给整个旅游业负面的影响。
商家,高额的场地租赁费用,人工成本,关笼式的经营,导致他们必须追求商品的高利润,跟各大旅行社,导游建立相互合作是经营的根本性。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出去旅行所够买的物品回来发现都不尽人意。
景区,再著名的景区也需要人流息,还需要活跃的氛围,人,自带群居性,虽然我们都常说商业性过重的地方让人非常讨厌,但是不得不承认往往商业性氛围浓郁的地方人流越大,比如:洱海,千户苗寨,凤凰古城。
作为景区的承包方,他们最主要的收益来源,一个是门票,另一个商铺租金收入。
旅游产业,经常出国旅游的人会发现,一些相对好的旅游小国几乎是无需门票或是低价门票,很多景点的物价和正常市面的大致相同,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以良性的旅游产业带动整片经济,让外来资金流入,增加劳动岗位,提高当地整体收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开设免税店。
俗话说,如何评判一趟旅游是否愉悦,基本标准是没有遭受坑蒙拐骗,景色,人情关怀其次,所以杜绝强制消费才是旅游产业良性的发展
二、旅游时遇到导游强制消费,怎么办?
如果你在旅游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导游强制消费,就应该马上向旅游局举报该导游的不正当行为,并且要求旅游局对该导游进行惩罚制裁,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到损害。
近些年,导游强制购物消费的情况屡见不鲜,有很多导游直接就和客人说,必须要消费满多少钱,才能够放游客们离开,这样的行为当然是很不合理的。
毕竟现在早已是市场经济的时代,每个人都有选择买和不买的权利,也都选择买什么东西的权利,遇到这种强制消费的不合理行为,只有马上将该导游的基本信息投诉到旅游局,有关部门才能够马上了解事实,并进行处理。
当然了,我也了解到很多被强制消费的人,都参加了一些低价团,才几百块钱,就想要游玩景点好几天,甚至还要求要吃好喝好玩好,试问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这些低价旅游团,其实客人还没有出发之前就已经有所了解,并且也是和旅行社有过协议的,就是去到当地的特产店必须消费多少钱以上,才可以。原本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却被一些出尔反尔的游客给搞坏了。
很多人报着低价团去到景区,但是却不打算买任何的东西,这就无疑会给旅行社带来巨大的损失。而这一部分损失,则是要由导游才偿还,所以,也无怪乎导游们竭嘶底里了。
旅游的话,如果你是报低价团,那就不要怪人家强制消费啦!这多无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