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与外国在文化上造成的消费者行为差异,有哪些?

我是专攻懒人学习法的英语老师KK

中国与外国的文化差异非常大,特别是中外联姻中出现的问题尤为明显,我们就以中国和西方的英美国家作为例子来看看:

1.在消费类别中,中国吃穿、娱乐、教育、医疗占用的比例明显比较高,虽然2015年后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升级,但并没有本质改变这些经济条件比较好之后,奢侈品比例也大幅度增加。虽然这几年国人开始注重健康和人生体验,但和国外比还是差距较大。西方国家对日常衣食住行和奢侈品并没有那么执着的追求,相反在旅游、体验方面的投入巨大,而医疗教育保障良好。

2.中国由于投资渠道缺乏,房地产一头热,所以大部分的大宗消费会放在房产上,而国外房地产常年稳定,并且房产税很高,所以并没有买房热。

3.中国更注重储蓄,不管经济如何看好,经济安全感并不强,”负债“还仅仅在企业中流行,并未进入广大普通百姓家庭中,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相反,西方国家对信用卡使用和透支幅度大很多,几乎没有存钱概念(我碰到的一些老外只会为了旅游存一笔基金)。

4.社交活动中,中国更重人情和礼尚往来,比如请客吃饭是一种最常见的社交方式,并且费用不菲,送礼太便宜也送不出手,更不要说红白喜事,已经成为年轻职场人士和农村家庭的一个沉重负担。而西方国家更乐意用AA制,请客吃饭之类也是很普通的开销,送一份随手礼。

5.中国电商和电子货币化的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所以网上购物中国人赢了!

我是KK,KK英语创办者,有每月看电影学口语班,用懒人学习法,拯救英语渣。懒人学英语找KK,欢迎关注公众号:KK英语大爆炸(id:kkyingyu2015)

二、中西方消费观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在主流文化、主流思想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是造成中西方消费理念不同的重要因素。通过深入探讨造成中西方消费理念差异,可有助于更好地形成一种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

关键词:中西方;主流文化;主流思想;教育方式;消费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015-0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并进入了一场从经济领域开始但却绝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的伟大变革。与西方社会自下而上的现代化进程所不同的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由国家主导且充满中国特色的,中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将会经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社会体制的不断更新,社会利益认同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众多影响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因素中,主流文化、主流思想以及教育方式等的作用尤为突出。

1.中西主流思想差异对消费理念的影响

勤俭节约是中国历来的传统美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主要的消费理念,这是由于古代中国以农耕社会为主,绝大多数的人们处于社会最底层,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徭役,还要祈祷上天的眷顾,天灾人祸不断导致物质财富的极大匮乏。然而在重农轻商的思想之下,商品经济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仅如此,老百姓经济实力弱小,经济购买力不足等使得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从而勤俭节约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延续上千年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的思想导致了中国消费者谨慎消费的理念,尤其体现在对高端奢侈品的较低消费意向,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并制约着国人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攒钱的行为也是受制于此思想。

西方的消费理念恰恰与中国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相反,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世界开始鼓吹解放人类天性,崇尚自由,主张及时行乐,财产乃是身外之物。另外,欧洲的海洋性气候适宜,地形地势平坦,天灾较少,畜牧业高度发达,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人民购买力强,公民的个人自我意识较强,在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下,西方消费者有钱便用来消费,没钱也会通过借贷等方式提前消费。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主流思想的不同对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中西方旅游消费行为有哪些文化差异

西方起步早,现已较成熟;中国起步晚,发展迅速,但旅游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就拿购物来说,国际上购物占旅游总消费低于30%就算不合理,到中国的旅游者购物消费只有30%多一点点,很快就到警戒线。而中国人到外国旅游却是大把大把的购物。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国在国际旅游业方面将会形成逆差,并且持续扩大。我回答了之后才看到那个2000字的论文,你认为有人会为10分写2000字吗?还是建议你多查点这方面的资料自己动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