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顾名思义即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并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有人比喻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如歙砚、湖笔、徽墨、宣纸、杭州王星记的扇、苏州双面绣、福州寿山石、洛阳唐三彩、西安铜车马……等等,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旅游纪念品市场遇“三难”
发布时间:2006-08-21 15:10
一边是市场难寻,一边是闺中待嫁。近日,记者在第三届东北地区国际旅游业博览会上感受到,当很多省外游客慨叹本埠旅游纪念品难求时,现场展示的各类旅游纪念品却令游客眼花缭乱。麦秸画、木马桶、黑陶、防冰纪念品……这些被南方游客视为“宝贝”的纪念品缘何难成气候?有关人士认为,商品加工落后、销售价格过高、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是阻碍旅游纪念品走向市场的三个“难题”。
多数旅游纪念品来自“小作坊”
“躲在深闺人不知”。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精美的纪念品都出自手工作坊。来自省内饶河县的尤先生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携桦树皮画参加展会,现场展出的作品都是他近期赶制的。他们一家三代都是加工制作桦树皮画的高手,自两年前起,他开始专职从事纪念品加工,一直没有店面,只是在乡村里有一处小作坊。随后,记者发现现场很多被冠以“独家专利权”、“中国现代××第一”都是出自个人之手。由于看好产品的开发前景,都纷纷来展会寻找投资商,为自己的产品找个好“东家”。
旅游界人士表示,与旅游业的整体迅猛发展相比,我省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作坊式的发展难以形成气候和规模。
景区对旅游纪念品兴趣不高
“冬天卖热饮,夏天卖冷饮。”省内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商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商店销售得最好的两样东西,至于旅游纪念品,“一个月卖不出一件也是常有的事儿”。据有关数字统计,大部分游客的旅游纪念品消费仅占其在景点总花费的10%~15%。
据了解,各大景区主要还是靠门票和租赁摊位取得收入,而旅游纪念品则只成了一种陪衬。与此同时,因为景区处于垄断性地位,以及景区消费者流动性大等特点,所以多数景区都将园内商品定出高价,使得游客逐渐形成景区商品价格高、质价不相称的印象。
另外,由于旅行社的导游没有佣金,很多时候是依靠景点门票、购物及餐饮等方面回扣所得,无形中也抬高了产品价格,进而抑制了游客的购买欲望。
销售渠道不畅成最大阻碍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从事旅游纪念品开发的董先生告诉记者,他开发的产品都是通过网上销售的,客户都是省外的,销量虽然不大,但是收益还不错。近两年,他们村子里很多人都从事旅游纪念品的加工。他很想扩大经营,但是苦于没有资金。如果有人肯投资,销量肯定能够保证。
针对来我省旅游的游客没有纪念品可买、而我省事实上不乏特色旅游纪念品这对矛盾,省旅游局有关人士分析,这与旅游纪念品制造者与市场脱节、销售者与销售渠道脱节有关。
据该人士称:“这两个脱节造成本省旅游纪念品生产出来后就被养在深闺,无法进入市场;而一些销售渠道资源又没有被好好利用,使得真正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商,无法以最顺畅的渠道将商品销售出去。”
二、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怎样,前景如何?
景区缺乏开发旅游纪念品的意识我们去过一些旅游景点,常常看到:售卖旅游纪念品大都是一些流动商贩,他们从批发市场进货两三元一件的小商品,售价10、20几元不等,不讲究品质,不讲究形式,反正与游客之间是一锤子买卖,啥新奇就卖啥,什么好卖就卖什么,图的就是方便省事、赚快钱。有些景点商店也一直想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但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到某些批发网站搜索到所谓的“旅游纪念品”,往往只是平时常见的、毫无特色的小商品,如手饰品、纪念章、扇子、水晶、铁艺摩托车等等,说得严重点,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商品是真正的旅游纪念品。因此,一直以来,造成同质化、千景一品在所难免;长此,在游客的印象里,景点纪念品就是那些劣质、无特色、随处可买到的小商品,光顾的意愿大大降低,更谈不上热销。
三、请问谁能帮我分析一下旅游纪念品市场目前的状况!!!
旅游纪念品市场前景广阔,创新是关键
经常旅游的人会发现,目前国内各地的旅游商品种类很多,但载体却很相似,都是些画册、扇子、茶具、水晶挂件、琉璃摆件、大铜章、花瓶、书签等,所不同的只是产品上的图案。同时这些旅游纪念品缺少特色,相似度非常高,在其他地区普通商场里也能买到。很多游客都愿意购买一些体现当地文化、风俗民情的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但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少。长期以来,由于买不到称心的纪念品,带什么纪念品回家,成为了困扰许多游客的难题。
“吃、住、行、游、购、娱”是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其中,“购”主要指的是购买旅游纪念品。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份额占到整个产业链的40%至60%,而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份额平均仅有20%不到。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城市的旅游纪念品可以被视为这个城市的“形象代言”,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耳坠、美国纽约“自由女神”钥匙扣、荷兰阿姆斯特丹“小瓷鞋”“小风车”、日本东京的和服娃娃等。尽管我国名胜古迹众多,全国各地的特色旅游目的地也很多,但代表各地方的旅游纪念品有哪些,恐怕没人能说出几个来。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产业跟不上旅游产业的发展,业内专家认为,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问题出在创新设计和制造工艺环节上。首先,开发设计缺乏创意,导致纪念品流于平庸,许多产品从外观上就很难吸引人;其次,制造工艺落后,导致许多旅游纪念品做工粗糙,根本没有纪念价值。
既然旅游纪念品市场前景广阔,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开发这一市场呢?首先,维护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与维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旅游商品要凸显和保持地域文化品格和美学特色。旅游纪念品应将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相结合,突出浓郁的各地方文化元素。其次,旅游纪念品应注意与纯工艺品的区别,在兼顾艺术性的同时,突出纪念性和实用性,同时旅游纪念品开发还要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如老年人、时尚青年、儿童都应该有与之对应的旅游纪念品。再有旅游纪念品还应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减小其体积和重量,便于携带,还可通过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让每位游客都能买得起。
另外,市场的需求是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开发旅游商品时不能闭门造车,也要走出去。只有了解游客的真实需求,才能真正突破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