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业有什么经济特性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属于新兴产业,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都具有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的重要作用。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都具有消费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2.都具有消遣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能够满足人们在工作之外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3.都具有娱乐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以人们的身心体验为内容,为人们提供各种文化了解、体验和娱乐消遣服务。

4.都具有益智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能够增加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5.都具有经济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不仅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现代产业结构中都是具有创新的新兴经济产业。

6.都具有关联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随着它们的迅速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也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增强旅游活动的魅力,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扩大旅游市场的范围,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文化产品的开发,拓展文化市场的空间,提升文化活动的水平,扩大文化传播的影响,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国际国内旅游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旅游行业的经济特征分析

我国的经济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三大产业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第三产业服务业迸发出了空前的活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计量分析,更好的发挥旅游经济的作用,带来经济的新增长。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知识,通过模型的建立与调整,研究影响我国旅游支出的各种因素,揭示我国旅游经济的结构特征,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国内旅游支出;旅游经济;旅游电子商务;建议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tourism economy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our country's economy presents explosive growth,the three main industrise rapidly develop.Along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rsting out the unprecedented energy of the third industry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a country's economy.Touris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the third indust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ourism economy, better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tourism economy, bring new economic growth.This paper uses econometric knowledg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model,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ourism expenditure in our country, reveals the structure of the tourism economy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China. [Key words] econometric;domestric tourism spending;tourist economy;tourism electronic commerce;suggestion 一、 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在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据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90年的14.5倍,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增加了近9倍,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了近40倍。人们收入的提高,大大的增强了消费需求。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成为了人们的首选。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据预计到2020 年,国内的旅游人次数将达到19.82 亿人次,大致相当于每个国民一年出游1.5 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30436.6 亿元,相当于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7%左右,仅国内旅游的贡献就足以确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同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指出,要使国民的非工作时间更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势必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出游机会。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资源供给充足。在这样供需双向互动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也是无限的,当前旅游业的良好态势也证明了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 二、 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曹开军、高登营(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的《我国旅游收入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从国内旅游收入 、国内旅游人数 、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 、公路里程、铁路里程出发,检验得出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且国内旅游收入与这些影响因素都是正向的变动关系。在成希祥(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助教)、肇丹丹(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的《国内旅游发展效益的计量分析》中从国内旅游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旅游人数、城乡居民人民币年底存款余额、旅游人均花费(分为城镇和农村)、铁路里程和公路里程、以及虚拟变量(公共假日),得出国内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旅游人数呈正相关,与城乡居民人民币年底存款余额呈负相关,节假日的变更对国内旅游收入影响不大。 从现有模型看,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经济进行计量分析都是从收入水平、消费倾向、交通设施、闲暇时间方面为切入口。但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崛起,给中国的旅游业也注入了新的活力,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无疑给旅游业带来重大的革命性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的变量有国内旅游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人口、铁路里程、公路里程、人均可支配收入、旅行社数量以及网民数量。以此来探究各个因素对旅游收入的影响,从而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三、 影响旅游经济的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