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6-12不同人群的消费观

大家常说消费观和自己的收入水平呈正比,没错,但是也不完全正确。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点:

1、消费群体不同,会有不一样的消费观

2、超额消费,透支消费现象普遍

3、低消费人群几乎不消费影响经济增长

首先我们来谈谈消费群体的不同,就拿我们身边的人举例子,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消费支出都要精打细算,房贷,车贷,保险,孩子学杂费,生活费等都要收支平衡。这还不包括朋友家红白喜事所产生的份子钱,收入高的自然生活档次也高,但那比较是少数,大多数都还是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其次就是有些人超额消费,总是会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不平衡消费,比如有些姑娘喜欢奢侈品,没有钱买怎么办呢,刷信用卡,用花呗,买的时候很开心,等到还钱的时候很痛苦,曾经有数据显示很多女性尤其是大学毕业后三五年的女性存款金额几乎等于零,当然这也仅仅是作为参考,不可否认每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不一样,这也无可厚非不过建议大家还是不雅过度消费,有些东西可以买,有些东西看看就好,你不一定会用的到甚至会放着过期。还是把余钱存起来以防万一比较好。

最后说的就是低消费人群,这些人群大都是没有收入能力的,钱能存就存起来能不花就不花,钱都是孩子给的,勤俭节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大抵只有买菜卖水果了,要是出去吃个好几百块的大餐简直就是浪费。节约的思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但也些退休的大爷大妈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甚至比我们年轻人还滋润,出门旅游度假都是小事,有些还在为祖国的经济环境添砖加瓦,比如写书法,画国画不得不说是相当厉害了。

综和以上所说的,消费是一件特别私人化的选择,任何人都不必为自己力所能及合理的经济需求懊恼。想买套护肤品并不比想买本书低级,想出门旅行也不比买个奢侈品包高级,想约朋友下午茶并不比喝咖啡低级,想去西餐厅吃牛排意面也不比吃火锅麻辣烫高级。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去旅行,去留学,去见世面开眼界,吃没吃过的美食,看没见过的风景,多一些消费的体验那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二、青年旅游消费者的特点

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如下:

1.非盈利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盈利去转手销售。

2.非专业性。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商家,厂家宣传,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3.层次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处社会阶级不同,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会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4.广泛性。消费者市场不仅购买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广,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无处不在。

5.替代性。消费者市场除了少数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数商品都能找到互换使用的商品和替代品,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6.流行性。消费需求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时尚、环境,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三、旅游群体分类

享受过程。旅行恰恰是个过程、目的揉搓在一体的

东东--在过程中体现目的(排除旅行目的不明者以下第二类B种)。

在华大学友文章(低价旅游盛行的剖析与反思——对邬敬民文章的再加工)的基础上试将中国旅

游者分为四类。

第一类:旅游初体验型(即华大总结的“消费观念还很不成熟的”)我的提法是到此一游型,

他们确实是无良导游喜欢的。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他们应该是我们旅游管理人员重点保护对象。应该说

他们对旅游充满了遐想和憧憬。在现有市场环境下他们是我重点保护对象在处于咨询阶段一定推荐其

经济条件允许的品质游产品而不是利润相对大的产品。说明产品利弊(包括硬件、软件、历史、人文)

培养客人健康的旅游消费习惯,使其成为真正有素质的客人。如是相反既是我辈之不幸。

第二类:非正常旅游型(即华大总结的是有机会常常出来旅游的人,消费观念比较成熟,他们对旅游

市场的做法有所了解,在参团旅游过程中很善于保护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旅游的真正意义,以及导游

和旅行社的生存。他们自以为聪明,不会在旅游过程中参加多余的消费。实际上却经常掉进享受不到

真正旅游的陷阱,或者说他们明知那是陷阱,也要往下跳,这种人是最悲哀的,他们有一定的经济能

力,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偏偏正是导游最讨厌的人,与前一种想反,被导游称之为“没有素质”的

游客。)我将其再分为A:团费有人买单的,如促销旅游、佣金旅游、不完全招待旅游、部分考察类共

同特点是经费有限。出资人不可能选择价格相对昂贵的品质游产品,出资人出发前一般不会也没有必

要告诉客人二次消费的情况,这类客人比较无辜。B:团费自费和团费有人卖单但都了解是非品质旅游

产品的一类游客,才是作者描绘的“明智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哀一类”这类人我无语。想想“与天斗

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第三种成熟旅游型,他们理解这一行业的做法,又苦于客观上真正的品质旅游团队难以成团抑或价格过

于高企,不得已而参加那些普通的旅游团。但他们会适当配合导游的工作,参加一些额外的消费,不会

让导游太为难,不过导游也绝对不会在他们身上赚到太多的钱,可惜是这种人少之又少。

第四种真正理想的旅游人,他们不会因为价格或环境艰苦而左右旅行的意志(比如王石)。他们是真正

的旅行家他们是我们的朋友

和老师。

以上四种类型3、4类不多,1、2类是主流。第一类我们需善待不让其向第二类B转化。正如华大学

友坦言:“可能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在熟知如今旅游的现状后,依然会做出选择低价团的决定。但

他们不会再去配合定点购物以及自费安排,让那些负团费接团的旅行社、导游和司机深受其害。这种自

以为聪明的做法,是会牺牲到自己的尊严和参观游览的时间,不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