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分析国内游客旅游的需求变化趋势
A、地点,注目新鲜与稀罕
B、近地,热衷自驾与亲朋
C、观光,讲究主题与深度
D、行程,开始试调与自主
E、游乐,更爱新潮与心跳
F、休闲,趋向健身与轻松
G、高档,追求野趣与豪华
H、不便,暂且观望与卧游
具体内容如下:
A、地点,注目新鲜与稀罕
人们常常把旅游活动目的称为“求新,求逸,求知”。这种说法虽然不够准确,但是,却可以简单而概括地指明旅游者的目的特征。最近几年,北方地区冬季(曾经是旅游淡季)的冰雪旅游的走热,就是这种“求新”的最好见证。旅游者对新鲜目的地的向往,在2006年及其随后的几年,除了冬季北方冰雪旅游的继续走俏、乡村旅游的继续升温外,新辟旅游目的地旅游、西部旅游(包括青藏高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台湾旅游等,都将逐渐成为新的热点。
而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开通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宁、兰州至拉萨的旅客列车,便是更加平民化的西部旅游的极佳机遇。此外,还有正在兴起的探险旅游,也正是这种注目新鲜目的地旅游的一个反映。
B、近地,热衷自驾与亲朋
由于时间和道路的便捷性,近地旅游常常是居民出游的第一选择。这些年我国国内旅游的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年,随着私有轿车陆续进入中国百姓家庭,自驾车旅游也开始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爱好,2005年三个黄金周的自驾车旅游潮,就是有力的证明(有消息甚至说,2006年春节,北京、天津、苏州、成都和三亚等一些大中城市的信息显示,自驾车出游已经占了短途旅游的2/3分量)。在2006年及其随后的几年,自驾车游将进一步向城镇周边地区扩散。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截至2004年底,我国1.82亿城镇居民家庭中,每百户平均拥有家用汽车已经达到2.18辆(近5年,我国消费的轿车已经达到930多万辆,其中公务和商用约占三分之一,其余600多万辆轿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使他们圆了家庭轿车梦)。至2005年底,云南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8辆;截至2005年7月底,浙江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8.43辆;至2005年底,广东省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9.7辆。在大城市,2004年,上海市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5.3辆;至2005年9月底,广州市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6.3辆;至2004年底,北京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12.64辆。在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的比例就更高,如温州,至2005年底,城市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20辆;东莞,至2005年11月底,城市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竟高达42辆……自驾车旅游,既满足了旅游者休息旅游的需求,又带来了亲朋知己聚会和驾车的乐趣,形成潮流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我们为此做好准备的同时,还必须对已经兴起的“自驾发烧友”的中长距离的跋涉旅游给以及时的关注。
C、观光,讲究主题与深度
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也在消费活动中逐渐成熟起来,加之消费思潮的日新月异,因此旅游萌芽期的走马观花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已经注意到了旅游的主题和深度,即使是观光旅游也是如此。2004和2005年,出境旅游的这一倾向已经有了相当的显现,可以预见,这一倾向在今后国内旅游中也必将越来越明朗。关于这一点,不仅在全国各地的旅游广告中已见端倪,而且在各省市县“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中也已经开始表现出来。
D、行程,开始试调与自主
虽然全面个性化的旅游时代还没有到来,但是个性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显现。最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不少旅行社已经开始了面向自驾车旅游的自选式“菜单”服务。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旅行社的团队旅游也已经开始出现由旅游者自己组团、自定时间、自定线路、自定日程、自定标准的“五自旅游”业务。即使旅游者不是自己组团,一些同路人也相约一起试着要求旅行社部分调整原来的行程“套路”。加之近几年赴港澳“自由行”的启示,从发展趋势看,目前旅游者自己制订线路的消费方式,在未来的国内旅游业务中还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
这种所谓DIY式的自点菜单的旅游消费,或者就是扬克洛维奇营销顾问公司(Yankelovich Partners)在旅游趋势观察报告中所指出的,世界旅游中正在发生的“从以目的地为中心向以游客为中心”的转变。
E、游乐,更爱新潮与心跳
早年中国的传统旅游,比较注目于清净与闲适。但是受现代思潮影响的年轻人,却更喜爱快节奏的游乐与刺激。与观光游不同的,是游乐旅游有更多的参与,不只能够带来更多的愉悦,而且常常伴随着挑战自我。2004年北京环球嘉年华52天创造1.4亿元惊人收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狂欢节”式的游乐活动吸引了102万人次的游客(2005年北京环球嘉年华历时73天,接待游客约156万人次,活动总收入1.7亿多人民币;与2004年相比,总收入增长17.3%,日均客流量增长20%)。有资料显示,这些游客不仅有大量的北京青少年,也有大量专程从北京周边城市赶来的旅游者。
深圳华侨城的几个主题公园都是十分成功的,但是近几年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统计,却往往把后起的“欢乐谷”推上游客人数和营业收入双双第一的位置。不可否认,新潮新异和令人心跳的游乐旅游,将是国内旅游今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可以预料,2006年北京“欢乐谷”的开业,也定将引起更多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注目,或者还将带来全国游乐旅游的新高潮。
F、休闲,趋向健身与轻松
近年,我国在注意到居民的旅游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休闲旅游”的发展,就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休闲旅游既是整个旅游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休闲旅游也是整个休闲活动的一部分(旅游活动的另一部分是交流类旅游,休闲活动的另一部分是非旅游的本地休闲)。
当人们不再以观光旅游作为唯一选择的时候,休闲旅游便自然而然地补充了进来。在闲暇和休息时,老百姓自然可以有许多的选择;如果他们选择异地休闲(自然,也就是休闲旅游),常常又与一般年轻人的取向不尽相同。一部分平时工作负担较重的职工,常常偏于选择闲适和轻松的休息,人们对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的选择,大多属于这种需求;而另一部分对自己身体更为关心的职工,却乐意选择健身活动,在自己常住地选择去健身房、体育馆,在外出旅游时便选择去温泉或度假村。与此相似的是欧洲一些国家正在流行的“健康旅游”(wellnesstourism)。所以,“农家乐”、“度假村”等不仅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如何创造更优环境、如何丰富健身和轻松的内涵,也是应该再加一把力的。
G、高档,追求野趣与豪华
从人们关注的我国“基尼系数”的居高难下,应该确信我国实在有不少的富人。对他们的旅游需求,也同样不应忽视。为了舒适,他们往往会一掷千金;地位形成的惯例,往往又使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混同于“一般人”。俱乐部、夜总会、高尔夫,有时候也嫌人多,所以,他们的旅游活动往往便选择了远离普通人的地方。或者这就是国外所谓的“野奢”(rustic luxury)——在荒凉的地方享受着奢侈的旅游生活,以赢得更多的私人空间与更多的个人体验。
漠漠的孤岛,茫茫的草原,浩浩的沙漠,磊磊的山崖,片片林树,霭霭雾云,一顶帐篷,一缕炊烟,一幅耳机,一杯咖啡……但是最好还能就近有一家一应俱全的现代化豪华酒店,这就是他们的需求(我们不应该反对他们的正当消费,但是,保护生态却是必须注意的)。与此相似的,是一些并不十分富有的年轻人,也有类似的旅游喜好。因此,对于这种需求潮流,也同样应该给以适当的注目。
H、不便,暂且观望与卧游
旅游供给贴近群众,“方便”、“经济”常常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国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居民不具有选择旅游的消费实力,他们还处在从旁观望的时期。对于他们,地方政府应该考虑给予更多一些的关注,如杭州西湖的取消门票、河南省的历史文化遗产日(全省6个城市的67个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对公众免费开放两天)等,都是很有意义的举措。只是对于分布全国各地的低收入者说来,这仍然是杯水车薪。他们还必须在观望中等待自己的旅游条件的成熟。而另一些已经具备条件却暂时没有选择旅游的居民,或者因为一时抽不出时间,或者因为某种顾虑……所以也选择了观望,不过他们却常常在书本中、在报刊上、在电视或电脑里“卧游”。
其实,应该说他们都是潜在的旅游者,而观望与卧游都是暂时的。在后一部分居民中,还有少数的同志是旅游批评者,他们常常会对旅游发表许许多多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因为这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业的进步都是十分有益的;而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的改善,又正是他们从观望到实践的必然。
二、重庆旅游资源分类
(1)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
(2)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从目的地位置和气候的特殊性,水土饮食安全问题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仙渡溶洞;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大足石刻.
(2)防中暑、防洪涝(防雷暴)、防滑坡、泥石流(旅游交通安全).
三、分析旅游市场的基本方法是?
不管分析什么市场,都遵循同一个思路。
1、宏观经济环境:如果是国际旅游市场,就分析世界经济,如果是中国旅游市场,就可以分析中国的经济环境。(因为旅游属于弹性很大的消费,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市场情况)
2、政策法律环境:中国和其他各个国家对签证阿,旅游者入境的相关规定阿之类的。
3、旅游市场的细分:按距离远近可以分为,近郊游,国内游,出境游等等。按目的可分为人文类,景观类,休闲类等等。按方式可以分为自助游,组团游等等。
你可以分析一下这不同类型的旅游都针对的怎样的消费群体,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与目前的政策,法律,经济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还有特殊事件,如日本地震,对日本游的影响,旅行社是怎么应对的,消费者又是怎样的反应,都是可以好好考虑一下的。
以上这些都是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无转载,非权威,请慎重使用。
四、重庆旅游新数据出炉,你了解多少?
一、重庆接待游客超千万
国庆中秋双节黄金周今天正式落下帷幕,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适时发布消息: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重庆253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08.6万人次,同比恢复86.3%。
考虑到景区最大容客流量只能接待平时70%的硬性规定,实际上,今年重庆A级景区的接待游客数是超越去年同期水平的。
游客如云的八一路好吃街
其中,重庆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景点,包括为之封桥封路的洪崖洞,磁器口和长江索道,分别接待游客50.6万人次、37.2万人次、12.2万人次。同比均有显著增长。
同时,红色旅游成为节假日期间不少家庭的出游首选。重庆纳入统计的20个红色旅游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其中,潼南杨闇公故里景区、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江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酉阳南腰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江津聂荣臻故居成为假期热门红色景区,接待游客量占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游客量的80.9%。
重庆旅游文化节现场
同时,重庆市内近郊游、城市周边游、乡村生态游、短线自驾游成为假期旅游热点,游客的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需求旺盛,市民就近错峰出游也带火了周边农家乐、乡村酒店和民宿。
二、重庆主要商圈零售喜增长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发布消息:据监测,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重庆主要商圈和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276.2亿元,同比增长8.3%。
长假期间,重庆中心城区六大核心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4%。其中,观音桥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30.6%,九龙坡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6.4%,解放碑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9.4%;重点监测的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5%。
消费者欣赏美丽的重庆夜景
此外,景区游、近郊游等旅游业态异彩纷呈,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带动全市住宿餐饮业销售业绩明显增长。数据显示,长假期间,重庆重点监测的农家乐营业额同比增长14.6%。其中,潼南区、江津区、黔江区的农家乐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0.3%、21.4%、26.1%。
三、丰富演艺助力山城旅游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庆9家市级文艺院团在重庆国际马戏城、国泰艺术中心、抗建堂剧场、重演时代艺术中心、重庆川剧艺术中心、洪崖洞巴渝剧院、山城曲艺场、拾楼小剧场等10个市内剧场开展《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沙家浜》、交响乐《重庆组曲》等演出95场,接待观众4万余人。
川剧演出
除了室内演出,艺术家和演员还来到杨家坪步行街、渝北区新光天地等商圈,大足石刻、重庆工业博物馆等景区为市民游客献上戏曲、杂技、曲艺、歌舞、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演出80场,吸引超过15万观众驻足观看。
长假期间,共上映影片36部,其中《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三部影片市场反响热烈,为国庆档贡献了绝大部分票房。据统计,2020年国庆档,重庆放映城市电影83635场、观众257.47万人次、票房1.01亿元,票房位列国庆档历史第二,全国占比约2.57%。
四、长假期间高速车流量与去年国庆期间持平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重庆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达1123.60万辆次,日均140.45万辆次,比今年“五一”假期增长6.41%,较平日日均车流量增长56.58%。车流量与去年国庆长假基本持平。
其中,在10月1日,重庆高速路网车辆通行量达到181.6万辆,比去年国庆长假单日最高峰增长12.45%。
知悉了美丽山城这个黄金周的实时数据,你觉得它在这次旅游城市的排名中会蟾宫折桂吗?
五、近几年来,为什么重庆市的旅游业会取得突破性成功?
重庆 旅游 业取得突破性成功我想有如下因素: 旅游 资源丰富、庞大需求市场、政府重视发展、 旅游 意识转变、生活水平提高、独特巴渝文化、区县协调发展等。
一, 旅游 资源丰富。
重庆虽为直辖市,但其却有省的“体积”。重庆市面积8.23万平方公里,这在常人看来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省。这么大的“体积”使得重庆在地理上拥有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加上重庆有着悠久的 历史 和民俗文化,特别是近现代抗战史,这也使得重庆在 旅游 基础资源上得到完善。
二,庞大需求市场。
2018年重庆全市人口接近3000万,周边四川、贵州、湖南、湖北也均为人口大省。这么多的人口使得重庆在发展 旅游 上有了充足的市场。且川渝地区也有那种“爱好耍”的生活氛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重庆庞大的 旅游 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政府重视发展。
重庆市委市政府加强市级层面 旅游 规划,加大 旅游 产业的支持力度。重庆几乎每个区县都在合理开发利用 旅游 资源和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并将其打造成独特 旅游 资源以吸引市内外游客观光 旅游 。且区县政府每年在 旅游 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宣传,也开展了一系列 旅游 宣传活动。如:丰都庙会、忠县三峡马拉松、开州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印象武隆》 旅游 宣传片等等。
四, 旅游 意识转变。
随着 社会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已不满足于温饱的物质生活状态,精神生活也开始不断丰富。从单一的牌桌文化转变为丰富多彩的 旅游 文化。 旅游 作为一项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方式也开始悄然兴起。其中川渝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几乎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每年都会有出游的计划,且这在川渝地区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不断增长。
五,生活水平提高。
我国从上世纪年人均几百元到现在年人均五六万元,人们也从贫穷落后的生活转变为现在较为富足的生活。以前还经常听年纪大的长辈讲他们小时候都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现在都是吃穿不愁。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有更多的金钱花费在 旅游 观光上。
六,独特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火锅文化、山城文化。色相味俱全的火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需求,麻辣的火锅也给游客带来一种很好的刺激体验。火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 旅游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起伏不平的地形也造就了重庆独特的具有 旅游 观光功能的建筑,重庆特色的建筑也吸引着众多慕名前来的游客观光体验。独特的巴渝文化使得重庆 旅游 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七,区县协调发展。
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发展都有明确定位,这也避免了各区县同质化发展。如主城以 历史 人文景观和商业购物为主,解放碑步行街、洪崖洞、长江索道、磁器口古镇、歌乐山烈士陵园;渝东南以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文化为主,仙女山、桃花源、阿依河、龚滩古镇;渝东北以长江三峡观光为主,石宝寨、白帝城、三峡。
所以说重庆取得突破性成功有其必然条件。
其实重庆 旅游 从资源上来评价历来是很丰富且具独一无二的特色,但为什么以前不行现在行了呢?有几个重要因素构成,第一,还是重庆的直辖改变了城市的定位,促成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发育完善,第二,是网络进步展现给全国老百姓的视觉冲击,因为重庆的地形独特,完全突破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平原城市景观和轮廓天际线概念,并且以一个超大型现代化城市的形象突兀而鲜活,立体而层次感,魔性的展现在世人眼前,第三,是民风,移民城市亲和友善,地域观不明显,比较诚实不欺客,加上消费观念开放性好,餐饮的味蕾征服力强大,而住宿消费水平较其他大型城市还偏低,景点基本免票, 旅游 比较优势确实大,因此,挡不住国人普遍口碑的认可,想不 旅游 网红爆发都难。
领导重视,加上4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再加上流量不限量。重庆的好山好水都得了很好的宣传。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加上 历史 文化深厚,尤其国民时期曾定都重庆。很多人都想来看看。网络更是盛传重庆美女第二,又是著名的 美食 之都。吸引力特别地强。
重庆人素来不爱乱吹皮,依赖的是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人生观和勤劳拼博向上的精神。重庆今天能成为全国的网红城市,正因为来至全国的游客目赌了重庆的发展和真实面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是他们把重庆的种子播向了全国各地,现己开花结果。同时,真诚地向全国各界友人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热烈欢您们多来重庆观光, 旅游 ,献谏,把重庆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
关键是要维护好游客权益,不要太坑爹,管好出租车等窗口形象,给游客很好的体验,让他们想再来。不要学云南桂林那样宰客。作为重庆人,我觉得影响重庆游泳形象第一大毒瘤是出租车,第二大是朝天门那些穷凶极恶的船票贩子,很多是四川人,已经成同乡党了。
隔了行了,对 旅游 方面的事情不太了解。以我外行的看法:1.重庆市本来好山好水就很多,只是以前以工业为主,没太重视 旅游 发展,现在逐渐开始发展 旅游 业以重庆市的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应该发展较快。2.重庆主城区是著名的山城,各种建筑错落有致,本身就有很多看点。3.交通便利方便,方便人员流通
全面践行"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
最主要的原因是:1.城市建设进步。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现代大都会初具规模。2.网络传播。
一是重庆地形地貌独一无二,山水辉映,二是重庆人不坑外地人,三是主城区景点都不收门票,四是为外地游客看夜景封路封桥,晚上只准人走不准车走,这个待遇够高了吧。
有了成绩,也要看到不足,贵州的许多成功经验值得重庆学习。比如在贵州一进入主要景区,WiFi就自动连接,不需要任何操作,重庆这方面就要差半拍。
重庆地铁上显示有WiFi全覆盖,要登陆网站,还要验证等等麻烦程序,年轻人会操作,许多中老年人就搞不懂。既然是免费的全覆盖,何必整那么复杂,所以这方面重庆还得向贵州学习。
六、重庆旅游客源市场构成是什么? 还有是重庆客源市场消费特点是什么?
客源构成多以重庆市内,川东川南,贵州和鄂西,湘西北游客
短期观光旅游和商务旅行游客相结合
重庆客源市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总体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重庆本地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也有待加强,由于很多旅游目的地由于交通建设滞后,
可进入度不高。
作为客源地重庆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但作为旅游目的地重庆拥有大量高品质的旅游景区。
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旅游旅游和城市营销更是短板。
总而言之作为旅游目的地重庆的潜力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