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知道重庆夜景文化节吗?
首届重庆夜景文化节暨第五届重庆惠民文化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在解放碑举行。
开幕仪式
当晚,解放碑十字金街化身为一个文艺大舞台,“龙舞狮舞”“鲤鱼灯舞”“高台狮舞”等独具特色的非遗表演秀、酷炫的国潮主题服装秀以及“奇妙之于创造、山水之于城市、美丽之于演艺”的“山城之夜”文艺演出精彩上演。
市民、游客摩肩接踵,一起围着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解放碑,兴高采烈地观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与此同时,在轻歌曼舞中,重庆逾200家文旅企业打造的惠民文旅集市正式向市民开放。
集市分为特色商品区、文化艺术交流区、旅游营销区和巴蜀潮集区,对不同旅游方向感不同兴趣的朋友,均可在集市上找到自己最心仪的那款产品。
一边逛着集市,一边欣赏表演。不少市民打趣说,解放碑天天像过年。
舞龙灯
可不是过年!腾跃的飞龙在解放碑下灵动翻飞,舞龙者充满喜气的大红色服饰演绎着喜气洋洋的节奏。
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队袒露着赤裸胸膛的纤夫迈动有力的步伐,喊响激越的川江号子,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川江号子
据悉,从即日起直到2021年2月24日,重庆将陆续推出近200场夜景及惠民主题活动、十大主题夜游活动、三大艺术展演、三大文化艺术节、八大潮流玩法、100余项区县夜间文旅特色活动,发放惠民福利1000万元,各类文旅商家优惠让利近亿元。可谓是诚意满满,以最大的实惠迎接心向山城的游客。
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解放碑的璀璨灯火照亮了夜空。证明着重庆空前活跃的夜经济。
在经济学上,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发展程度,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本次秋冬消费季首次与重庆独有的夜景文化相结合,倡导健康的时尚夜生活方式,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咖啡厅、KTV、康养温泉等各类文艺生活消费场景与广大市民及游客的时尚消费新习惯完美融合,实现全民共同参与。
嘉陵江夜色
作为一个重庆人,重庆夜景的壮美毫无疑问将带来自豪与骄傲。我即便不到现场,也能看见洪崖洞美仑美奂的样貌,脑补出两江交汇处富丽堂皇的时尚。不用爬上百米高楼,我也看得见渝中都市区的一片辉煌!
渝中夜色
妩媚闪耀的重庆夜景,就是重庆最具魅惑的城市形象,让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由衷赞美这盛世景象。
据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消息,本次夜景文化节内容丰富,涵盖了以下五大类:
1、夜景游十大主题线路,包括全市部分A级景区的夜游项目;
2、主城区的大部分剧场、院线将会推出精品演出、戏剧节目,包括各种电影;
3、推出夜养项目。重庆是世界温泉之都,开发了40多家温泉景区酒店,大部分温泉都开放到夜间,市民可以去康养、体验;
4、推出重庆好礼,五种文创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5、全市大部分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开放时间延长到夜间。
在山水夜景文化节期间,重庆是好戏连台,只等你来!
重庆的夜景为什么如此迷人?让人欲罢不能?因为重庆是立体城市,山是骨骼,水作肌肤,重庆的夜景具有平原城市很难具有的层次感与立体感。重庆的夜景具有内涵,秀外惠中,是强烈的文化符号,融魂与景,景魂相融,文化就是这美丽景观的魂。
洪崖洞夜景
值得高兴的是,除了传统意义的夜景观赏区,比如洪崖洞、朝天门、鹅岭瞰胜楼和南岸一棵树以外,重庆主城各区的文化设施,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将延期开放到夜间。
在旅游节期间,重庆市民和所有赴渝游客入夜后的选择更丰富了。
我有很久没泡温泉了,在夜景文化节期间,正是秋风送爽时,是该在某个凉爽晴朗的深夜去某个依旧开放的温泉,感受久违的惬意。
那时也该是中秋了,“明月生重庆,静夜得相思”的意境一定会在波光粼粼中被调皮的圆月送进怀里。
二、2022大重庆旅游年卡真的假的
真的。2022大重庆旅游年卡是真的,重庆文旅年票是由荣昌邮政隆重推出的惠民卡,为你提供365天免费畅游大重庆60多家旅游景区的服务。
三、重庆有那些节日
重庆的重大传统节日与全国各地一样,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下面要介绍的是一些近年出现的节日:
1、重庆美食文化节
每年10月左右举行。举行餐饮名店、名火锅、名菜、名小吃、优秀农家乐等评比活动,并在区县的中心商业区设“夜市一条街”。如果想品尝名特小吃和风味菜品,一定不要错过。
2、重庆国际啤酒饮料节
集豪饮、狂欢、文艺观赏、消夏纳凉、啤酒品牌评选于一体的文化节活动,又被称为是重庆的慕尼黑啤酒节。通常于夏季在渝中区的珊瑚公园举办。
3、磁器口庙会
庙会古已有之,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以及释迦牟尼出生日、观音菩萨生日、春节、放生日等,都要举办庙会。2001年春节开始举办文化节,一街的红灯笼,一街的老招牌,一街的鼓乐声。
4、铜梁龙灯艺术节
以“龙”为中心的大型艺术活动,每年10月在铜梁县举行,内容十分丰富,有“龙之魂”大型歌舞晚会,歌星笑星晚会,“龙之风”中华龙舞表演邀请赛,“龙之本”中国龙文化与龙舞学术研讨会和“龙之韵”龙文化艺术展。
5、大足宝顶香
会每年正月中旬至三月初前后四五十天内在大足宝顶举行,农历二月初一、十五、十九日上山拜佛者最多。其中十九日的观音菩萨生辰日为香会正期,尤为热闹。宝顶香会虽为佛事,但现已融入旅游、娱乐、民俗、商贸等活动。
6、鬼城庙会
鬼城庙会以名山香会民众活动为主要内容,庙会期间丰都街道两旁烛灯闪烁,彩旗飘扬;名山、双桂山彩灯如海,香烟缭绕。“以阴天子取亲”、“城隍菩萨出巡”以及各种鬼城民间传说为内容的广场舞、街头文艺表演和舞台演出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使游客流连忘返。
四、重庆渝中区2020年表现如何?
回望过去的2020年,大家肯定会有很多难忘的记忆,而重庆游品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下关于2020年的记忆——渝中篇。以下内容,基于渝中文旅官方发布内容。
2020年,对于文旅行业来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疫情对于文旅的影响就一直没有消散。不过,即便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重庆市渝中区的文旅事业,依然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
在2020年,渝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两项重量级荣誉称号,再次为渝中文旅添上了金字招牌。
更全面的发展
2020年,渝中区文旅采取了全新的发展格局,讲求的就是一个“全”字。
以“全域人文营建、全面生态营造、全城城旅一体、全业互动互融、全民文化认同”为标志的“五全”策略得到落实。
让整个渝中区的每一个片区、每一处景点、每一个人都能够融入到全域共建当中来,这就是渝中区想要实现的目标。
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备受关注和期待。整体的大格局有了,需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些预设进一步实现。
文旅促进商业
发展文旅的目的,除了弘扬文化之外,商业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正是实现两种追求统一性的体现。
在2020年,渝中区针对文旅消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激励活动,包括2020重庆·渝中春夏消费季、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第五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还同步发放了大量的消费券给市民使用。
在提供丰富的文旅产品的同时,刺激了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满足大众文旅需求,也带动了渝中区经济消费的增长。
渝中区还一直坚持打造文旅产业的聚集地,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形成更集中、更大规模、更高效的产业集群。在这其中,就包括了上清寺V营、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桂花园文创基地、重庆市话剧院等。
为了让更多的文旅企业和项目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渝中区还针对企业和项目推出了多项政策,保证企业和项目的稳步推进。
此外,还举办了首届“解放碑论坛”、“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推介会”等专场活动,用于推介相关的文旅产业及项目。多项举措的同步进行,使得渝中区的文旅发展有了显著的提升。
文旅惠民政策
不仅对企业和项目有重点关注,每一个普通人,也并没有被忽略。首要的就是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图书馆、文化馆为代表的组织机构,创新搭建了众多的分馆以及服务站点,实现更好地覆盖。同时,众多文化场馆也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与线上线下的融合。
此外,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都有序开展,让大家不仅能够欣赏到高品质的演出,还能够实际参与其中。
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这些文旅融合项目也带动了经济发展。阅读+文物+景区+酒店+旅动,这是一种新的模式,也是符合当前新形势下的积极创新探索。
历史传承与保护
渝中区的核心优势是什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作为重庆母城的历史文化积淀。针对于此,渝中区在大力发展文旅的时候,对于历史传承与保护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渝中区173个文物,已修缮124个,正在修缮12个,计划修缮37个。这一组数据表明,渝中区在文物保护方面正在并且将会持续投入。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谋求新的发展,渝中区对多个老旧区域进行了改建,包括十八梯、湖广会馆、中山四路、白象街、马鞍山、李子坝、山城巷、重庆古城墙遗址、大田湾及文化宫,都已经或者正在修建传统风貌区。
在尽可能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
以上4个方面,是渝中区在2020年针对文旅而进行了探索创新与实践,相信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应该都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无法面面俱到,其中也必定还有遗漏,如果大家有补充的,可以直接留言讨论。
已经到来的2021年,渝中区还将会有哪些发展,大家都可以成为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