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看法

答 : (一)制定突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

通过制定类似《游客行为的基本准则》等法规,对破坏环境、生态的游客,以及监督不力的导游实施经济处罚。另外,国家旅游主管都门和有关立法机构还应依照可持续发展旅游的思想,对现行政策法规进行重新评估和修订。

(二)制定可持续旅游业的发展规划。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不做规划或规划不善可能导致对环境、资源和文化的严重破坏,而按照可持续思想,对旅游业进行科学地规划,则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在环境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使可能发生的环境或文化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建立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和测定方法。

对旅游业发展的评估和统计指标不应只注意经济指标,而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考虑。

(四)影响价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旅游企业为获取短期超额利润而乘机提价的行为有可能损害目的地旅游业整体的长远利益时,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往往需要通过某些手段来进行调控工作,在价格政策方面,目的地政府规定有关旅游行业的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制价是一个积极可取的措施。

(五)信息提供

旅游者的来访需求和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地旅游环境和旅游设施以及旅游供应者服务、信息的提供。世界各地大量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问讯服务网络和旅游产品信息系统的设立,不仅可以丰富来访游客的经历,并且有助于影响和控制来访的旅游客流和促进旅游市场的有序竞争。

(六)收费和税收

税收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者征收风景资源税以及排污税,第二,对有利于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的行为实行税收减免。第三,对不同旅游产品实行差别税收即对那些有益于旅游环境,旅游资源保护的产品实行低额收税。显然,通过税收手段可以把旅游产品和消费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联系起来,可以刺激那些有益于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保护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减少有害的旅游经济活动。

与税收手段类似,收受费制度旨在通过对有害于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以及相对应的“服务”征收一定的费用,从而使造成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的主体承担相应的外部社会成本,收费制度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污染物的排放征收排污费。第二,对利用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进行收费。第三,对可能会破坏旅游环境与资源的旅游活动加重收费,如在游客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门票价格实行浮动制,以此达到分流部分游客,缓减景区游客压力的目的。为达此目的,政府要设置专门机构,对旅游业加强监察力度。

我们热爱旅游 ,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旅游消费理论的概述

在“三生”(生态、生产、生活)同构的人与自然的循环圈中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新体系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努力的科学目标,与此相对应,在建立可持续消费理论新体系的框架中揭示可持续旅游消费规律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而且提出科学、系统的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对国际可持续旅游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鉴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大消费循环科学对持续旅游消费理论都缺少基础的、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可持续消费模式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术语界定及理论依据提出新观点,而后从中国实际出发重点探究可持续旅游消费的行为准则、动力机制、形式与结构、“链环影响”及其发展目标等关键问题,以期为推进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新体系的对接研究而抛砖引玉

什么是可持续旅游消费

在商品社会,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消费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可持续旅游发展有三个要素,即旅游资源、旅游主体和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是旅游消费的对象世界,旅游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更新性。而旅游资源品位的差异更使其有限性几乎等于极限。因此,旅游消费资源的供给总量是有限的。只有加倍珍惜,加倍保护,才可能有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发展。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法、有序、科学和节制,开发权要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人是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主体。旅游消费的现实可能性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消费主体的可支付能力。二是消费主体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缺少“钱”和“闲”这两个“硬件”,旅游不可成行。有一点钱,有一点闲,企图实现可持续旅游消费也十分困难。这就有一个支付能力的可持续增长和可自由支配时间不断增加的问题。而且,从终极意义上说,经济发展了,人们富裕了,才是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根本保护。除此之外,可持续旅游发展取决于旅游消费主体的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

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消费基本处于游山玩水的低档层面,距高雅的审美活动、人文关怀和智能旅游尚有很大距离。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旅游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旅游主体平均素质偏低,也给景区的环境和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给可持续旅游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只有确保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透支,使不可更新的旅游资源在消费中损耗最小化,避免浪费和流失,从根本上解决本代人和代际间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才能世代共享,才有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发展。

旅游主体对消费形式多样化的追求,也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个动力。消费形式多样化的追求,势必刺激旅游资源开发的多向度发展,激励旅游消费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朝着降低消费成本,提高消费品位,向适应旅游主体消费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所共知,在旅游消费的供求关系中,供方往往是先行,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旅游资源开发的多样化,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可供选择的消费形式不很多,消费空间也很有限,单元景区的消费弹性较小。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渐解决,我国可持续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什么是可持续旅游

可持续旅游其本质是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居民公平的发展机会。具体而言,就是要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促进旅游业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生活质量,以及保护未来社会旅游资源或产业开发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等。

可持续旅游要求人们以长远的眼光从事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并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同时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

扩展资料

可持续性的概念第一次引起公众的注意是自1980年3月一份题为《世界保护战略》的刊出而引起.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则在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年度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

该报告明确地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在理解环境承载能力和优先发展之间的关系上已发生了观念上的根本改变。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旅游相关从业者们不懈的努力,更需要得到旅游者的支持。中国可持续旅游协会的建立出于一个朴素、美好的出发点,刚刚建立之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今天、从现在出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持续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