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观光旅游产品设计与操作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以1995年价格水平计算,2000-2010年中国GDP的增长率将达到8%,人均GDP达1.4万元。国家统计局《中国消费者信心监测报告》[5]显示:2000-2003年,综合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评价和经济前景预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稳定在95以上,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平均为94.2和96.1。

2003年我国人均GDP将突破1000美元,人均GDP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6]。城镇居民是目前出境旅游市场的主流群体,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反映财富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也在扩大[7]。在中国公民可支配购买力投向市场的过程中,“住”和“行”将成为新一轮消费热点,其中“行”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旅游需求[8]。以上分析反映出一个总体趋势: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前正在出现明显的跳跃式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出境旅游开始由高收入人群的高消费向中等收入人群的中等消费水平转移,并正在成为一种大众化消费活动

2000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出境旅游限制在逐步减少,现代航空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旅行成本,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确保了旅游者可接受的较低出游价格,这最终将推动出境旅游的“平民化”和“大众化”。

(二)在经济推动、政策影响和个人价值观的驱动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动机呈现出多元化

在出境旅游初期,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一般是探亲访友、公务和商务活动。但随着WTO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不断扩大,在未来5年内,以观光和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出境旅游将超过公务/商务旅游,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体需求。

(三)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行为抑制性地表现为短途旅游为主,以及爆发性地表现为境外集中购物消费

尽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对欧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最为偏好,但是由于现行政策的限制及其他原因,这些国家并未真正成为中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在实际的旅游决策中,旅游者的个人意愿只能被暂时抑制,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短途旅游仍是目前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主导产品。而且,由于现行休假制度的限制,中国公民旅游的时机选择主要集中于三个“黄金周”,另外,受短期内难以再次出境旅游等情境因素的影响,中国公民在境外的消费行为突出地表现为密集性地购物。

(四)在出境旅游决策及消费的过程中,中国公民的消费行为表现出较明显的由尝试向成熟逐渐发展的诸多特点

由于现阶段出境旅游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项开支较大的奢侈消费,大多数旅游者通常都对出境旅游持有较高的心理期望,他们对价格较为敏感,因此现阶段价格仍然是影响旅游者消费的重要依据。而在选择具体的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出于对境外消费风险的全面考虑,更看重的是旅行社的品牌,并不仅仅是产品报价。由于中国出境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旅游者是第一次出国,缺乏出境旅游经验,他们往往会选择团队包价旅游方式。随着出游经验的积累,目前已开始出现部分旅游者自主参与旅游线路的组织、购买单项旅游产品甚至脱离旅行社进行完全自助旅游的个性化方式。

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是决定出境游水平高低的基本条件,其中旅游者的收入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总体而言,国家的通胀情况、人民币汇率等宏观经济条件是影响个人出境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消费者客观因素

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收入决定了旅游者关于出境旅游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因为首先人们要能够赢得温饱并有结余的经济能力,没有这一基本条件,出境旅游则无从谈起。一般来说,人们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

我国人民出境旅游带来的好处:

一、可以拓展国人的视野,增长国人的见识。

二、可以学习(或借鉴)外国人的优点或长处。

三、可以让外国人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与文明。

四、可以增加国人与外国人的友好情感。

五、通过旅游可以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文明,民族传统,社会习俗,地理,地貌等。

出境旅游市场近年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截止2019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场景日益多元化,出境旅游已是中国人生活水平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标志。

1、在预订渠道上,中国游客一个手机走天下,携程这类OTA(在线旅行社)成为出境游主流预订、服务平台。

2018年,携程通过各类出境旅游产品和服务,服务了超过5000万人次出境游客。2019年中国游客选择出境游度假产品到达全球158个国家,较去年增加了17%,出境人次和消费额也创新高。

2、银行卡消费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移动支付快速提升,银联卡已成为中国人出境主流支付工具。

为更好服务出境游客,银联国际加速受理环境建设。境外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区,2850万商户支持银联卡,“云闪付”用户已可在境外52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或“挥”机支付。银联国际数据显示,

扩展资料:

中国出境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融入当地生活,深耕目的地特色体验

从在线旅游厂商来看,途家扩充10万+海外新房源,布局对应中国出境游热门东南亚目的地;穷游Q-Home线下门店加入民宿功能,目的地生活场景从服饰、厨艺到住宿逐步丰富。

2、技术+服务并行,解决目的地即时需求

旅游和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科技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带来更多互动式的体验,而体验中产生的差异化新需求也在催化着技术不断前行。从需求本质上来看,游客对技术的需求即是对解决能力的需求,因此,安全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的技术革新才是提升服务的有力辅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发布

近年来出境游越来越受亲睐,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出境旅游度假,出现这种消费现象和行为的根本原因是 A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导致收入的增加,故B观点符合题意,A、C、D观点均不是根本原因,故答案应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生抓住题干的要求,问的是根本原因,生产决定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说收入与消费成正比,因而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难度适中。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简述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以下。

1、出境旅游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人员结构发生变化首先,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基数的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公务活动的频繁以及个人观光旅游的需求增加,相应地带动了我国出境旅游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据相关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出境游人次接近5000万,其中因私出境约4220.97万人次,占出境总人数的89%,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的人员比例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因公出境人员所占比例相对下降,因私出境人员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

2、旅游目的地得到快速拓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其重要地位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知,目前全球已有139个国家或地区与我国签约成为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目181Tourism旅游经济研究《中国商贸》CHINABUSINESS?的地,其范围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游客既可以享受到冬季的浪漫雪景又可以畅游于温暖的大洋之滨,还可以体验着热带雨林的诡秘。这些在极大地拓展了出境旅游范围的同时也带给旅游者更多的新鲜感和体验欲,促进了出境旅游的发展。

3、旅游线路延长,旅游方式革新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67%出境旅游者选择前往较近的亚洲周边国家,但同时有33%的出境旅游者选择前往欧美、大洋洲、非洲等长线目的地国,可见我国的长线出境旅游的线路潜力巨大;而且相对传统旅游方式,一些新兴的海岛游、邮轮游、反季游以及自助游等新型旅游方式也不断推出,刺激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4、出境旅游消费总额增长加快,旅游贸易逆差加大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9—2010》预计数据,我国今年出境旅游将花费4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快速;同时报告预计今年旅游贸易逆差将达到50亿美元,而2009年才只是2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0%,但其同时也起到平衡货物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和消减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