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总体消费高吗????

看在哪,一般的地方不是很高,在鄂尔多斯——有钱人太多……

以鄂尔多斯羊绒衫为例,在外地卖1500-2000的一件羊绒衫,在鄂尔多斯本地至少要卖4500以上,其他物价也是贵的要命——遍地是煤矿就是有钱啊~~

草原旅游消费对象分析?

针对旅游就是差异的旅游与好奇型的旅游,对于草原更多的游客是来自山区,大城市及南方海边的,你肯定没看过西藏牧民来草原旅游吧~

你对内蒙古旅游商品感受如何?

内蒙古的天然牧场

据统计,目前内蒙古旅游购物收入占到自治区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可以说,内蒙古旅游商品已经有较好的开发基础,在内蒙古有55个民族的文化,汇集了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以文化为灵魂开发的工艺品、纪念品、皮毛制品、桦树皮制品等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种类齐全。同时,内蒙古是一个东西直线长达2400多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南北宽达1700公里的高原型态,拥有森林、草原、沙漠、冰雪等多种生态旅游资源,是其他省市所不能比拟的,再加上跨经度比较大,造就了许多绿色有机食品,比如大兴安岭森林里的蘑菇、木耳等山珍,赤峰、通辽、乌兰察布的杂粮、土豆、萝卜等,河套地区的小麦,还有阿拉善沙漠上的苁蓉、锁阳等等这些特产。而在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商品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如何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打造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取得市场突破,带动整个旅游商品产业的飞速发展,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需核心解决的问题

读道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全面、系统地考察调研,以及对内蒙古旅游市场特征的深入分析,得出内蒙古旅游商品在未来五年需核心解决的五大问题:

(一)缺品牌价值:“内蒙古博乐歌”在游客心目中未树立起不可取代的品牌价值

“博乐歌”是内蒙古旅游商品现有的品牌名称,蒙古语意为:礼物。以内蒙古博乐歌为名,已举办过两届内蒙古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每年在各盟市选出上百件内蒙古特色旅游商品。但游客对内蒙古博乐歌的品牌认知度较低,经调研大部分的游客不知道博乐歌的含义和其所代表的品牌价值。

(二)缺发展模式:缺少能见市场效果的旅游商品产业整体发展模式

旅游商品的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旅游商品资源所有者,到研发商、生产商、销售商,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目前内蒙古旅游商品的产业现状是分散在各盟市,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个人各自从自身角度出发,单一地在做产品、做市场,缺少一致的方向指引和一套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做支撑,因此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种通力合作的合力。

(三)缺产品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创新的产品个性化形象

内蒙古旅游商品种类齐全,拥有众多优势产品,但与其他省市一样,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设计元素雷同。尤其是牛肉干、奶食品等拳头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游客在选择购买商品时往往会陷入无从选择,只能以价格评判的境地。

(四)缺统一管理经营:旅游购物环境待提升,品牌形象、诚信、品质缺失

内蒙古旅游季节性较强,加之旅长游短的特点,游客到内蒙古旅游在交通、住宿上的旅游花费相对较高。而据我们调研,在旅游购物消费上,部分游客表示出想买但不敢买的心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现在缺少文化体验式的购物氛围和让游客放心购物的旅游购物场所。

(五)缺市场化杠杆撬动: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实体市场化经营、运作

“博乐歌”作为内蒙古的旅游商品品牌目前还没有走向市场化运作。未来走向市场,需要组建有实力的企业实体来整合资源,联合伊利、兴发等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共同研发商品,对接市场渠道,进行市场化的管理和经营,才能做大内蒙古旅游商品的产业规模和旅游消费的市场规模。

二、内蒙古旅游商品发展路径

(一)内蒙古旅游商品IP价值塑造

所谓“IP”指的是内蒙古旅游商品不可复制的个性和稀缺性。中国旅游业历经拼资源、拼资本的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拼创意的文化旅游“IP”时代。内蒙古汇集了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游客对内蒙古旅游的第一联想是大草原,但我们要告诉游客的是:内蒙古不只有大草原,还有……。

因此,我们在提炼内蒙古旅游商品品牌的IP形象时,选择围绕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内蒙古不只是草原的多样化旅游资源,提炼出代表内蒙古旅游不可复制的内生内容和原创形象。搭建平台,聚集更多的创意人才,进行基于IP形象和旅游购物市场需求的IP内容转化和旅游商品开发设计落地。最终通过“IP”的不断创造、提炼、转化,成功树立内蒙古旅游商品的品牌价值,并激活内蒙古旅游商品的创意研发。

草原文化的代表性景区:成吉思汗陵

(二)基于IP的品牌价值再造

旅游商品的消费离不开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游览和休闲娱乐体验过程。单一的旅游商品本身如果脱离开游客的旅游体验过程,将大大失去其区别于普通同类商品的价值。因此,读道创新提出,在互联网共享经济下,旅游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商品+景区”、“商品+酒店”、“商品+餐饮”、“商品+交通”、“商品+自媒体”、“商品+微商”等空间维度、旅游体验维度和旅游社交分享等多种维度的叠加,产生更大的增值效应,实现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和游客旅游行为的全渠道营销,真正打通旅游商品的消费市场。

(三)旅游商品开发四大策略

经过读道多年在旅游商品行业的经验验证,以及对内蒙古旅游市场特征的分析,我们提出内蒙古旅游商品开发应遵循的四大策略:

一是在商品开发的品类上以土特产、健康食品/饮品、常用生活用品等游客刚需产品为核心;

二是在商品价格区间上,以开发单品100元以下的平价商品为主,将有利于提高平均客单量,同时有效控制商品开发成本;

三是以销定产为原则,完善供货渠道体系,采取小批次进货,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尽可能做到商品经营效率的最优化;

四是以企业联合开发为手段,联合伊利等品牌厂家,发挥品牌厂家的市场影响力,共同针对内蒙古旅游市场定制开发特色商品,采取联合开发、联合推广销售的形式,共同开拓旅游消费市场。

在这四大策略的前提下,我们提出围绕内蒙古礼物的四大主题产品系列: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地主题系列,城市主题系列,旅游景区主题系列,企业定制主题系列。

蒙古特色服饰和生活场景

(四)旅游商品产业体系“个十百千万”工程

一个地区旅游商品的品牌打造和市场突围需要完善的旅游商品产业体系的支撑。政府主管部门在扶持和推行地区旅游商品产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围绕内蒙古旅游商品产业体系建设,读道提出:打造一个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品牌“内蒙古礼物”,建立十个旅游商品基地,百家“内蒙古旅游商品示范景区及旅游场所”,与全国近千家企业达成旅游商品合作开发意向,线上线下数万家分销商/个人销售商品的“个十百千万”工程。从旅游商品品牌,到商品研发、生产,再到购物环境、市场渠道,覆盖整个旅游商品产业体系中最重要的五个环节,以此支撑整个内蒙古旅游商品产业未来的提升和发展。

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一是市场化程度低。这是我们内蒙古发展旅游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现在还在处在官员旅游阶段,官员旅游夹杂着会议旅游。我市每年用于政务接待的费用达380万元以上,而且还不包括上级和各科局用于接待的费用。今年游客有40万人,而门票只卖出5万张。什么时候导游带来的游客占绝大多数,我们的旅游才真正发展起来了。旅游投资主要靠政府投入,还没有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良好格局。现在阿尔山的旅游到处能够看到政府的影子:路是政府修的,宾馆是政府建的,节日是政府办的,客人是政府接待的,旅游企业是政府补助的。下一步我们要引入市场机制,能交给市场解决的都要交给市场,政府对旅游业主要是规划、协调、指导、服务。

二是基础设施滞后。旅游旺季的时候,旅客来了住不下,住下了服务不好,质次价高。市旅游局统计全市(包括个体家庭旅店在内)仅有床位3045张。投入不足还体现在综合功能不全,游客来了之后走马观花看景点,然后就只能呆在宾馆里。购物、游玩、娱乐等功能不全,游客感到没意思,一个地方搞旅游只靠景点是不行的,还要有许多配套的东西,吃、住、行、游、购、娱各各环节是统一的、配套的。

三是交通瓶颈的制约问题。从海拉尔、乌兰浩特等方向来的客人大多要沿原路返回,旅游最忌讳的是走回头路,来阿尔山的游客却要来来回回走回头路。铁路是断头路,公路是三级路,特别是受制于飞机,飞机进不来,高端游客就没有,高端消费也就产生不了。交通仍然是我们发展旅游业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四是服务产品档次不高,质量差。对我们阿尔山市旅游业的评价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城市脏、管理乱、服务差、档次低。宾馆、饭店很多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我们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旅游大发展时期起步的,是在人均GDP1500美元的基础上起步,黄山是在人均GDP500美元的基础上起步,起步的阶段不一样,初级阶段不是说档次一定要低,如果起步阶段的档次低了,那么今后的发展档次就低。阿尔山提出建设休闲度假型的国际旅游城市,这样的起点就更不能低了,所以现在就应该严要求,要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如果我们现在就要求不严,那以后我们想让它成为高档次的接待就不可能,因为它已经形成了那种习惯,变成了一种文化。所以在起点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标准定的高一些,就是初级阶段高起点。软件太软,有很多游客对我们的意见很大。一个旅游城市它的美誉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提供的是旅游产品,名声怎么样很重要。特别是旅游这个产业还有一个特点,一般情况下,一位游客到一个景点,一般只能来一次,没有特殊情况很少有机会来第二次。而游客选择到什么地方去,一般也是依据这个地方的名气,听别人介绍怎么样。游客又有这样一个习惯,游览一个景点后就会评论一番,这样景点的名声会一传十、十传百。为此,我们的宾馆、饭店都要争取有好的名声,要力争传出去的都是好名。

内蒙古旅游市场年接待游客量

您好,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较多,天然资源丰富。根据有关部门2008的统计,内蒙古自治区年接待国内旅客52.12万人次,国外旅客48.55万人次,总数为100.67万人次,比去年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