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旅游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新载体、新亮点
走进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濑江屯,只听锣鼓敲了起来,山歌唱了起来,长桌宴摆了起来,以美酒 美食 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濑江屯,位于左江边,这里古树参天,民族风情浓郁。近年来,村里硬化了道路,修缮了房子,美化了家园,搞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好。
在广西,像濑江屯这样的星级乡村 旅游 区和农家乐已达1400多家,乡村 旅游 成为县域 旅游 发展新的增长点。2013年以来全区先后申报评定了一批广西特色 旅游 名镇名村,使全区 旅游 业发展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魅力。
以“三区一带”即桂林国际 旅游 胜地、北部湾国际 旅游 度假区、巴马长寿 养生 国际 旅游 区和边关风情 旅游 带为龙头,广西持续推进 旅游 强区建设,形成了以县域特色 旅游 为引领的全域 旅游 发展模式。
目前,广西特色 旅游 名县、创建县共41个(其中特色 旅游 名县20个),占全区111个县(市、区)的近40%;南宁市、阳朔县等19个市、县列入国家全域 旅游 示范区创建单位,其中16个县(市、区)均为广西特色 旅游 名县和创建县。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拥有独具特色的山水文化、民族文化、边关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等宝贵资源。“我们高度重视 旅游 产业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实施政府主导,推动广西 旅游 走出了一条符合广西实际的特色 旅游 发展道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 旅游 厅厅长甘霖说,广西 旅游 最好的资源、最大的潜力在县域,但 旅游 发展最大的短板也在县域,“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
2013年7月份,广西召开全区 旅游 发展大会,作出了《关于加快 旅游 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开启了广西 旅游 跨越发展新篇章。通过完善创建特色 旅游 名县的相关考核激励机制,广西将创建特色 旅游 名县关键性 旅游 项目优先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坚持规划先行,广西着力推动 旅游 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等有效衔接,着力推动 旅游 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大 旅游 ”“ 旅游 +”发展格局,为使全域 旅游 理念和举措在基层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3年以来,广西整合各专项资金推动创建工作,有力支持了县域 旅游 发展。目前,广西14个设区市中有12个市已开通动车,高铁建成运营1751公里;建成民用机场6个,开辟国内外航线29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89%的县通高速公路。2017年上半年,特色 旅游 名县和创建县实现 旅游 业 社会 总投资283.36亿元,共接待游客8862.05万人次,同比增长35.73%,实现 旅游 总消费930.42亿元,同比增长41.88%。
县域特色 旅游 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全区 旅游 业发展。2013年以来,广西 旅游 业均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17年,全区 旅游 业综合增加值为3029.9亿元,对GDP的综合贡献率为14.9%,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37.0%,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15.3%。
经过努力,广西县域 旅游 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金秀的“圣堂仙境、生态瑶都”,三江的“千年侗寨、梦萦三江”,融水的“秀美融水、风情苗乡”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知,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巴马的长寿 养生 之旅、大新的中越德天(板约)跨国大瀑布等已成为广西 旅游 的知名品牌,县域 旅游 逐渐成为广西 旅游 发展的新载体、新亮点。
原标题:县域 旅游 成广西 旅游 发展新亮点
「盘点」2022年1季度文旅行业:广西文旅市场再遇寒冬|论道网
新年伊始,初春正寒。国内疫情再次席卷而来,从边城小镇东兴市,至国际都市大上海,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各地方政府紧急展开预案,停业、停工、停学、关闭 娱乐 场所等,同时严格执行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严格控制 旅游 团队规模暂停经营 旅游 专列业务。
自遭疫情重创的 旅游 业在疫情期间艰难复苏,如今再度收紧, 旅游 业还能复苏吗?
论道网行业记者将为大家简单梳理关于2022年一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的政策、事件、数据、企业,看看在疫情蔓延的阴霾下,广西 旅游 市场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和趋势?
出品 | 论道网内容中心
十四五期间,广西在文旅整体规划上, 将力争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达到国家全域 旅游 示范区验收标准,力争在特色 旅游 名县和全域 旅游 区总数达到70个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启动广西文旅文化 旅游 乡村振兴重点村镇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 旅游 区(农家乐)30家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示范点20个以上、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10家以上。
在地方政策上,柳州市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大 健康 和文化 旅游 装备产业园建设; 创新“文化 旅游 +工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柳州螺蛳粉节文化品牌活动和文旅体验路线等,打造一批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一)广西
(二)其他
一季度期间,为了有效恢复广西文旅市场, 广西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季度实现 旅游 消费2000亿元总目标,并且采取了诸多举措,其中包括在春节元旦期间广西 旅游 市场以“本地人游本地”周边游、自驾游为主。 聚焦乡村休闲、文博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推出一批小众 旅游 路线;结合本土特色资源,成立广西红色文化 旅游 协会,推动红色 旅游 发展。
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支持文化和 旅游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在广西发起设立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广西文化和 旅游 相关产业的各类企业。
同时,在地方上,各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当地优质 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当地特色 旅游 产业发展,其中 ,南宁市依托广西首府、东盟桥头堡地位,提出加快建设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打响南宁文化 旅游 品牌,增强南宁文化 旅游 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 旅游 国际影响力。
柳州则充分发挥螺蛳粉网红品牌优势,将打造螺蛳粉农业休闲 旅游 区,建立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打造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现代化生产和加工、电商物流、农业休闲观光 旅游 及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1、【2022年元旦假期全国各省市区文旅市场情况】
2. 【一季度广西 旅游 业主要指标数据】
本季度间,2022年的第一个小长假元旦假期,江苏、广东、河南均接待了逾千万人次游客。 江苏、上海、广东、辽宁、广西、贵州、河南等7个省份 旅游 收入超40亿元,而 旅游 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仅有江苏和上海两地。 其中,江苏以1341.66万人次、154.37亿元的数据分别暂时领跑全国各省份游客接待榜和 旅游 收入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今年不少省份元旦假期的游客量和 旅游 收入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如重庆、江苏、广西等地游客接待量出现了15%以上的降幅; 广东、江苏和广西等省份的 旅游 收入同比也略微下降。相比之下,元旦假期北京文旅市场的数据增幅则显得一枝独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2.4%, 旅游 收入更是成倍增长。
为了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各地相关组织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其中,进入冬季以来,广西各地文化 旅游 企业纷纷出台面向区内外游客的优惠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 旅游 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如河池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 旅游 景区、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等推出了免费送门票活动,北海海丝首港、海底世界、金海湾红树林门票打折优惠。
受国内零星散发疫情和寒潮天气影响,据统计测算,2022年春节假日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 广西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053.64万人次,同比下降7.9% ;实现 旅游 收入129.63亿元,同比下降8.0%。
至2月初,广西东兴市,百色市陆续爆发疫情,相关部门立即采取封锁动态清零措施。 2月7日,广西文化和 旅游 厅启动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全区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暂停经营跨省(市、区)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3月中旬,广西南宁市、桂林市、玉林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地发布紧急公告,严格控制人员聚焦性活动,暂时关闭 娱乐 场所,至此,广西短暂复苏的文旅市场再次进入寒冬期。
由于受疫情影响,在出游特点方面,多方面数据显示, 今年的元旦及广西三月三、清明节假期,广西乃至全国的 旅游 市场仍以短途游、城市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为主要出游方向, 赏乡村美景、品摘农家菜、亲子游乐体验等活动带动当地特色 旅游 民宿、红色 旅游 、高星级农家乐接待量不断攀升。
南宁“帐篷热“带火露营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邕江变得越来越美丽,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不少市民到江边搭帐篷游玩。4月3日,恰逢“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假,从蒲庙大桥、至龙岗大桥、三岸大桥、青山大桥、良庆大桥、南宁大桥,一直到五象大桥,道路两边停放车辆满满、江边草地上到处是帐篷和天幕。
市民在江边搭帐篷的热度不断升温,不仅让江边人气旺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帐篷等户外露营用品的热销,也拉动了网上 美食 团购及周边地摊经济消费。据了解, 迪卡侬南宁民族东商场在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假期间,露营运动商品销售火爆,总体销量增长超去年同期5倍。其中,遮阳蓬和天幕作为半日精品露营的主体装备,同期销量增长超过10倍;露营家具和附件,例如桌椅、垫子、露营车、炊具的销量增长超过5倍。
至截稿时间获悉,今年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各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相续出台了最新防疫出行政策,今年五一还能跨省出游吗?答案是“难上加难”!
从各地公布的五一最新出行政策来看,各地省市区都倡导就地休假,往返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 健康 码、行程码及相应的报备等防疫管理。其中, 南宁市提出非必要不来邕倡导,加强入邕报备和核酸检测管理。
心若向阳,万物皆明。就近出游也是不错的,既实惠又便捷、少堵车、少烦恼,多看景,多谈心。我在此提前祝小伙伴们五一快乐!
国庆假期各个省份旅游收入达到了多少?
在国庆中秋连续的八天假期里,全国各省游客出游意愿十分高涨,由此各省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
截至10月9日22时,据相关不完全统计,已有25个省份公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其中15个省份旅游收入已超百亿。
其中苏州(苏)、江西(赣)、贵州(贵)三省份旅游收入位居前三,在已公布旅游收入的25个省份中,收入500亿以上的省份有1个,9个省份跻身300亿以上行列,15个省份收入超百亿。已公布的25个省份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单位:亿元),江苏512.55、江西398.81、贵州367.21、河南360.71、广东356.7、湖北348.2978、福建340.8、山西316.3、安徽313.4、陕西254.06、广西224.9、云南192、上海135、北京115、吉林107.53、甘肃92.6、新疆84.13、海南66.2、天津58.73、内蒙古57.33、宁夏19.66、青海19、湖南11.4、西藏9.79、四川3.13(景区门票),其中江苏以512.55亿的旅游收入暂居榜首,江西以398.81亿紧随其后,贵州367.21亿位列第三。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8-2019年,江苏国庆假期旅游收入也位居冠军宝座,旅游收入分别为578.62亿、631.27亿。根据江苏省文旅厅介绍,在节日前夕,推出10条运河主题精品线路、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产品精、服务优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游客走向青山绿水间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广西通过政府搭平台发展旅游取得哪些成果?
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响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旅游统计抽样调查综合测算,2017年,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19亿人次,同比增长约24%;乡村旅游消费约1405.8亿元,同比增长约29%。根据广西14个设区市旅游主管部门直报,预计2017年广西乡村旅游扶贫辐射带动142个旅游扶贫村脱贫摘帽,带动33724户约14.71万贫困人口脱贫。
乡村旅游在吸引人气、促进消费、带动乡村致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西推动旅游专项资金向扶贫倾斜,集中优势资源,推进20个重点扶贫县、550个旅游扶贫村的旅游开发建设。2017年,广西按照“每年涉农项目资金达50%以上”和“支持各贫困县旅游扶贫资金不少于上年度”两个标准,共切块下达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近3亿元,比2016年度增长76.5%。同时,统筹全区3.7亿元扶持资金,支持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两市十县(区)48个旅游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广西组织全区乡村旅游产品和贫困村旅游商品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首届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成功举办了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国际旅游商品展、“广西有礼”伴手礼评选等活动。其中在2017年乐游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期间,组织20个重点旅游扶贫县的21位贫困村第一书记代表现场推介,反响热烈。
2021年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名单出炉
11月6日,自治区文化和 旅游 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通知公布2021年广西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乡)名单,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等 9 个镇(乡)、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水锦屯等48个村(屯)入选。
乡村 旅游 是广西文化 旅游 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前三季度全区乡村 旅游 接待游客约3.22亿人次,占全区接待游客量的48.1%,乡村 旅游 消费约2312.89亿元,占全区 旅游 总消费的29.9%。本次遴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文化和 旅游 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文件要求指导下开展的,对广西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乡村 旅游 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促进全区乡村 旅游 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为使本次遴选工作真正落实生效,《通知》要求各地要在政策、资金、市场、人才等方面加强对广西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的支持,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信息来源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 旅游 厅
编辑设计 | 罗琳 黄伊莹
校对 | 陈永霜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 旅游 创新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