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休闲旅游消费水平如何?

目前,老年休闲旅游以家庭出游和跟团游为主,有73.9%老年人和家人一起出游,和朋友同事出游的占48.4%。老人们希望通过休闲旅游来增进亲情和友情,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和人际交往。老年人对乡村风情、都市文化和特色民俗活动的休闲旅游内容最感兴趣,以静、亲、慢为主,侧重于传统型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

老年人休闲旅游消费水平较高,报告显示,老年人旅游消费在10000元以上的占比为31.8%,市场潜力巨大。在老年人休闲旅游消费构成要素中,总体消费水平最高的是餐饮,其平均消费额为2295.1元,其次为交通,平均消费额为2120.7元,购物与住宿紧随其后,而景区门票平均消费相对较低,这说明交通与餐饮是老年群体休闲旅游消费的重头戏,老年人在休闲旅游过程中更注重基本设施的舒适性。

休闲旅游服务环境的营造对于老年人开展休闲旅游活动至关重要。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老年人热衷传统的“面对面”式的咨询方式,对目的地的旅游标识和咨询中心的服务更为重视。老年人对“点对点”的交通服务需求比较高,一些城市开通的旅游观光巴士和景区直达专线就受到老年人的喜爱。老年人对旅游安全保险有较高的认知,但对旅游安全救援和医疗救助的感知度较低。来源:人民网

二、老年人成出游主力军

旅游 是一种消遣性的活动,是一个离开自己经常居住的地方去到另一个别人经常居住的地方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在另一个地方找到快乐,放松心情,获得全新的感受。

“新老年人”正成为 旅游 的主力军”

“50后”的年龄分布在60—70岁之间,已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他们身体还比较好,八九十岁的病痛尚未到来,四五十岁时的负担又已经卸去,这个年龄段被许多老年人称为“第二童年”。同时,这些老年人时间上能避开法定节假日高峰期出游,也激发了其 旅游 热情。

另外,专家指出,这部分老年人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求学就业多数赶上了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的春风,退休后又正是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好时代,医疗和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往往有一定的积蓄,文化程度较高,并已经养成了比较现代化的消费习惯。

调查显示,经历疫情,市民的出游方式有了新变化,出游产品也在跟着市场需求而发生改变。以往常规的 旅游 团行程较赶,去的景点多,中老年人跟团比较累。

如今中老年团出游行程已开始向“生活派观光 旅游 ”的方向去打造,不用早出晚归,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景区的美景。一般情况下,每天只安排2-3个景点,保证能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让游客在景区慢游、拍照,并尽可能留出时间,感受当地的生活。很多出游的中老年游客更满意这样慢节奏的游玩方式。

老人扎堆出游现象背后,是愈发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今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其中超七成均为65岁及以上老人。此外,全国共16省65岁及以上人口超500万人,其中6省老年人口超1000万人。

按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属老龄化 社会 ,突破14%即为深度老龄化 社会 。而中国,这一数字已达13.5%。据全国老龄工作委预测,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还将持续加深,2035年前后,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4,2050年前后将超1/3。

尽管老年人时常面临疾病、体力衰退、行动不便等困扰,新冠疫情后,全国各地信息化的防疫手段也成为部分老人走出家门的障碍。但由于老年人有钱有闲,外出 旅游 成了他们摆脱家庭束缚、做回自己、享受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不少60多岁的老年人反映,市场上针对老年人的商品和服务不少,但往往更符合七八十岁老人的需求。而刚退出职场不久的“新老年人”,身体 健康 状况普遍较好,在休闲 娱乐 、 体育 运动、外出 旅游 等方面的需求和中青年没有太明显的差异。专家建议,养老产业和其他涉老产业应更加细分,针对“新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力争精准服务:发展老年 娱乐 、老年 旅游 、老年 体育 、老年教育培训等新业态,创新老年康养模式,让他们花钱更开心、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