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整治市场顽疾 旅游企业在行动

近日,文化和 旅游 部部署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整治行动”),正规旅行社企业纷纷叫好。同时,“李逵”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自查自纠、组织专题培训、向游客普及 旅游 常识等方式,提升正规企业市场竞争力,挤压“李鬼”们的生存空间,更好地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李逵”叫好 积极响应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旅游 市场加速回暖,复工复业步入加速期。在此时开展整治行动,有助于推动 旅游 市场洗牌、优胜劣汰,推动 旅游 行业提升服务水平,加速转型升级。”福建省 旅游 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霜红说。

“ 旅游 行业门槛较低,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没有获得经营许可的单位或个人,租个车、找个向导就带领游客开展郊区一日游,其中很多是以出售保健品为名的。其实,仔细想想,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非正规旅行社组织的 旅游 活动,游客权益和人身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众信 旅游 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 旅游 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净化市场环境、规范 旅游 经营秩序、推动 旅游 企业复工复产,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专项整治行动逐步推进,大批正规旅行社正以实际行动维护 旅游 市场秩序。

针对一些“黑社”经常通过微信朋友圈、网络社群招徕游客,北京世纪中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员工们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一则信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次出行的交通费、餐费、住宿费、保险费、景点门票、人员工资其实很好算出。超低价格揽客背后必定有各种各样的花活,必定埋着各种各样躲都躲不过去的坑……出行前请选择正规旅行社。”

加强自律 自我提升

3月22日,湖北峡州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宜昌公司、武汉公司同时开展旅行社规范经营专题培训。培训期间,宜昌公司门店管理和供应商部、计调部、导游部、办公室等部门汇报了“自查自纠”的情况;武汉公司的培训围绕解读专项整治行动有关文件展开,分析违规行为、整治对象、整治行动方式及相关案例。峡州国旅董事长胡时华说,峡州国旅一定会遵照专项整治行动有关要求,规范经营操作,完善经营管理,坚决抵制低价游,维护 旅游 者的合法权益,给 旅游 市场一片蓝天净土。

上海青旅集团董事长胡喆表示,针对“不合理低价游”“欺骗、强迫游客购物”等行为,上海青旅承诺:坚决贯彻落实专项整治行动部署,深切认识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严重危害,坚决抵制并欢迎 社会 监督;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积极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高品质 旅游 产品,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推崇品质 旅游 ,树立和维护优质 旅游 服务品牌和形象;自觉维护 旅游 市场秩序,合法合规经营,坚决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助力培育“服务有价值”的 社会 氛围并拒绝零报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进一步规范本社工作人员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为了切实提升员工的合法合规意识和专业服务水平,上航 旅游 集团专门设立了合规风控部门,保证 旅游 合同文本使用规范,明确产品报价及双方权利义务。同时,定期对销售、计调、导游、客服团队等岗位进行培训,督促他们学习掌握行业法规和各项制度,真正做到价格“透明化”、服务“标准化”、培训“制度化”。

福建省 旅游 有限公司不断加强自律,规范 旅游 服务流程;积极开展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导游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该公司做好游客信息填报、身份核验、安全提示、应急处置等防控措施,对跨省跟团游业务推出了放心报名、温馨提醒、舒心用餐、省心出行、信心之选、安心入住等“六心级”服务保障承诺。

利用互联网技术,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搭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系统,所有对外销售的线路产品、单项产品必须首先通过该系统。系统内设置了对低价产品的提醒功能,还有质量管控专员对线路价格、线路风险等进行指导和管控;只有经过审核的线路产品,才能提供给消费者,且 旅游 合同必须线上签订。加上企业内部对于发票、资金等方面的管控,从流程上杜绝了“不合理低价游”、黑车、黑导等现象的发生。

湖北省易游天下旅行社湖北襄阳公司总经理、襄阳市旅行社协会会长王俊丰说,在长期实践中,襄阳市文化和 旅游 局与市旅行社协会合作,形成了一套杜绝不合理低价游的方法。首先,襄阳市旅行社协会要求,向其会员单位提供产品的供应商必须到协会对产品进行备案。通过对产品价格和内容进行审核,可以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不合理低价游。其次,对于价格偏低的产品,协会会要求供应商出具相关证据,并说明原因。对于少数因获得有关部门的补贴或奖励、能够保证正常利润且价格偏低的产品,协会会要求对方再次出具证据,比如有关政府部门出台的文件等。同时,会将有关证据提交襄阳市文化和 旅游 局进行核实。最后,对于审核通过的产品,协会会告知会员单位。发现低价游产品,也会告知会员单位和供应商,要求会员不要经营该产品。如若仍有会员单位与之合作,一旦出现游客投诉,襄阳市 旅游 监管执法机构将从重处罚。

抢抓机遇 不断推进

采访中,业者纷纷表示,创新 旅游 产品、提升服务品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才是杜绝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顽疾的根本。

叶霜红说,今年以来,福建省 旅游 有限公司不断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在设计产品时,注重将 旅游 与文化体验、 美食 分享、互动拓展紧密结合,推出了家庭亲子游、老年康养游、红色 旅游 等特色主题游产品。“这些产品每周常态化收客,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

去年国内游市场恢复以来,上海锦江 旅游 控股有限公司与30多个省市的文化和 旅游 企业合作,推出了全面升级的系列产品。升级后的锦江 旅游 产品强调参与性、体验性和差异化,包括宁夏沙漠观星游、闽粤联游温泉 美食 体验等。一系列锦江特色深度游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市场追捧。同时,锦江 旅游 加强对各地地接社接待品质的管理,坚决维护“锦江 旅游 ,品质一流”的市场形象。

长期以来,对于黑社、黑导、不合理低价游等业内顽疾,行业主管部门一直在加强打击力度,然而,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顽疾,采访中,业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不合理低价游近年来有逐渐向县区和乡镇转移的趋势。”王俊丰说,通过多年宣传,如今,襄阳市区居民一般能够做到选择正规旅行社,但是在一些县城和乡镇,许多初次出游的消费者很容易被蒙骗。他建议,专项整治行动要将重心下移,加大在乡村的宣传力度,让不合理低价游无处藏身。

“业内监督很重要。”众信 旅游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平时的经营过程中,他们会留意违法违规线索,注意收集好证据,与其他旅行社一起进行监督,让市场环境早日得到净化。

“建议相关执法部门严查违法违规者收客宣传源头,另外,严查黑车、黑导及与其合作的购物商店,确保消费者和正规旅行社的利益得到保障。”北京世纪中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从熬说。

上航 旅游 集团总经理靳黎军说,未来1—2年内,国内 旅游 市场仍将是 旅游 企业业务竞争的主战场。目前,国内 旅游 市场的“乱象”仍然存在,一些“散拼团”仍存在“同团不同价、口头承诺与实际不符、擅自增加自费项目”等违法违规行为。相当一部分旅行社主要采取的竞争方式依然是价格战,企业缺乏差异化、市场化、规模化的运作模式。这些 旅游 市场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行业监管部门和 旅游 企业共同努力,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不断实践,才能取得根本性改变。

靳黎军建议,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应从政策面、资金面等多角度,帮助有品牌形象、有客户口碑的 旅游 企业率先走出困境,树立疫情防控新常态阶段 旅游 企业快速崛起的行业标杆;另一方面, 旅游 企业也应结合自身优势, 探索 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赛道”。“ 旅游 市场需求已经发生转变, 旅游 企业必须认清现实,转变思路,才有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

作者:陈静 丁宁 吴健芳 程芙蓉 白骅 赵垒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2018年全国旅游市场秩序将如何整治?

北京4月19日消息,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聚焦行业顽疾,采取更加具体、更加精准的针对性措施,重点整治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旅游发展,不断提升广大游客的旅游获得感和幸福感。

1至3月,针对个别重点旅游地区相继发生的导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消费、“黑导”殴打游客等恶劣事件,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以打击强迫消费以及非法从事导游执业活动为重点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派出5个督查组,分别赴湖南、重庆、安徽、江西、陕西等地,指导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利剑行动”,这是继去年“四季行动”之后,旅游市场掀起的又一轮整治风暴。截至3月底,各地共检查旅游企业11253家,检查旅游团队2942个,检查旅游客运车辆800台次,检查导游8596人次,立案172起,处罚导游及非法从业人员70人,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26.05万元。

开展导游(领队)执业大检查,严查“黑导”

各地在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热点旅游线路沿途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地点对带团导游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进行查处。其中,哈尔滨市旅游主管部门给予向游客强售套票、擅自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导游商某某罚款二万元,并吊销导游证的行政处罚;大理州旅游主管部门给予向游客兜售旅游商品的导游何某某罚款三万元的行政处罚;西安市旅游主管部门给予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导游业务的导游雷某某罚款五千元、暂扣导游证一个月的行政处罚;张家界市公安机关对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业务的廖某某予以行政拘留。

严肃查处导游违法案件的涉事旅行社

各地在查处违法导游(领队)的同时,对委派未取得导游证的人员提供导游服务或安排不具备领队条件的人员提供领队服务的旅行社依法予以严惩。其中,哈尔滨市旅游主管部门给予雇用无导游资质人员非法提供导游服务的黑龙江省桃源假日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罚款十万元、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的行政处罚;昆明市旅游主管部门给予安排未取得导游证人员提供导游和领队服务的云南中青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罚款五万元的行政处罚;北京市旅游主管部门对涉嫌安排未取得导游证人员提供导游和领队服务的2家旅行社进行立案调查。

严惩“黑店”“黑社”“黑车”

各地旅游主管部门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强迫消费案件所涉及的购物店等购物场所,加大对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社会组织或个人非法组织接待团队游客行为的查处力度。其中,昆明僰银商贸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林某某、经理陈某某因向云南天合国际旅行社负责人白某某行贿五十万元,由该旅行社招徕低价旅游团,组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到其下属购物店购物,从中获取非法利益,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依法逮捕,白某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依法逮捕。佛山市工商部门对4家涉嫌旅游购物店进行立案调查;北京市旅游主管部门对涉嫌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3家科技公司进行立案调查;钦州市旅游主管部门对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虚假旅游信息招揽游客的钦州市某协会依法进行查处;武汉市旅游主管部门给予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郑某某罚款一万元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继续锁定市场顽疾,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消费、“一日游”乱象等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净化旅游消费环境,彰显旅游业的民生价值。

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各地又动起来了

日前,山西、安徽、广东、甘肃、宁夏等地相继就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与“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再部属,加大力度规范 旅游 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复工复产复业,保障 旅游 业 健康 发展。

01

山西

3 月8日, 山西省文化和 旅游 厅印发《全省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拉开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 旅游 市场秩序,推动 旅游 业复工复产复业,保障 旅游 业 健康 发展。

《方案》提出,专项行动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 旅游 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为重点,整治保险、养老、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领域中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群体、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组织的 旅游 活动;整治户外、研学、旅拍等特定领域中的 旅游 活动;整治通过互联网招徕 旅游 者等旅行社业务中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不合理低价游”等 旅游 市场突出问题为重点,在“一日游”等重点领域,严查低于行业公认的合理价格的包价 旅游 产品;整治地接社以“零团费”价格或“买团”形式,接待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的 旅游 团队,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 旅游 项目获得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方案》提出,各市要针对违法行为多发领域,分类摸排案件线索,将保险、养老、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领域中的 旅游 活动列为执法重点,将通过户外、研学、旅拍等名义组织的 旅游 活动纳入执法范围,确保应管尽管;加强对主要 旅游 景区、 旅游 集散地的执法检查,加强对 旅游 包车发车点及停靠点的重点检查,及时发现掌握违法线索,确保应查尽查。

《方案》强调,要加强网络巡查。各市要开展两次以上的集中执法检查,重点针对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百度推广等互联网渠道,组织执法骨干开展集中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在线 旅游 经营服务领域的市场秩序。要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震慑、警示作用,提高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效能;通过集中办案、以案施训等方式,查办重点典型案件,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加强联合整治,形成整治合力,推进行政执法与信用监管相衔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依法依规将符合“失信”条件的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认定为失信主体,要加强普法宣传,推进专项整治行动的普法宣传进街道、进农村、进社区。山西省文化和 旅游 厅将选取一批典型指导案例予以公布,充分发挥指导案例的普法作用,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引导 社会 公众提高法治意识,指导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和整治能力。

《方案》指出,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将开展重点领域执法检查和网络监测,开展集中执法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摸排违法违规案件线索;集中执法力量整治突出问题,进一步开展集中执法检查,查办典型违法违规案件,增强专项整治效果。其间,山西省文化和 旅游 厅将组织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及交叉检查,加强指导督办。同时,总结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梳理有效经验做法,剖析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执法手段,完善长效机制,推进专项整治常态化。 (王文华)

02

安徽

安徽省文化和 旅游 厅日前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规范全省 旅游 市场经营秩序,切实维护 旅游 者合法权益,有效保障 旅游 业 健康 发展,安徽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

据了解,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安徽将集中整治 旅游 市场的突出问题,围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 旅游 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重点整治保险、养老、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领域中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群体、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组织的 旅游 活动。同时将整治户外、研学、旅拍等特定领域中的 旅游 活动,以及通过互联网开展招徕 旅游 者等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不合理低价游”等 旅游 市场突出问题为重点,在“一日游”等重点领域,严查低于行业公认合理价格的包价 旅游 产品;整治地接社以“零团费”价格或“买团”形式,接待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的 旅游 团队,并通过安排购物或另行付费 旅游 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安徽将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充分发挥各级文化和 旅游 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作用,会同当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和联合办案。联合运管部门,加强对 旅游 包车发车点及停靠点的检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 旅游 购物场所的检查,及时发现线索,开展联合执法。针对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重点案件,集中执法力量查办,针对轻微的其他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安徽省文化和 旅游 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为提高执法检查成效,安徽将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线索摸排,加强网络巡查。针对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百度推广等互联网渠道,开展集中执法检查,排查一批案件线索并组织查处,进一步规范在线 旅游 经营服务领域的市场秩序。强化案件警示,加强执法办案。通过集中办案、以案施训、现场督办等方式,查办重点典型案件。及时公布指导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普法作用,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引导 社会 公众提高法治意识,形成专项整治行动的高压态势。强化案件移送,加强联合整治。对于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涉嫌强迫交易、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刑事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形成全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安徽还将开展执法检查和网络监测,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排查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并及时总结,梳理有效经验做法,剖析存在问题和成因,研究长效机制建设,推进专项整治常态化。 (王玉创)

03

广东

日前,广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发布《2022年度广东省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启动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旨在规范 旅游 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复工复产复业,保障 旅游 业 健康 发展。

据了解,此次行动重点针对以下违规行为: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以免费 旅游 、康养体验等名义招徕 旅游 者,通过诱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 旅游 者进行购物,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俱乐部会员、户外拓展、车友会、研学、旅拍等特定群体组织活动的名义,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不合理低价游”行为。此次行动将严查组团社以低于属地行业公认的合理价格销售的包价 旅游 产品,重点是“一日游”产品,严查地接社“买团”或接待“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团费”的 旅游 团队的行为,整治、规范通过互联网等线上方式开展招徕、组织 旅游 者,从事旅行社业务经营过程中的不规范经营行为。

广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行动将加强网络巡查,创新监管模式,重点加强对在线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监管,对各地针对通过抖音、快手、 小红书等平台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排查情况,组织不少于2次的集中执法巡查。行动将选取一批典型指导案例予以公布,发挥指导案例的普法示范作用。 (陈熠瑶)

04

甘肃

据悉,专项整治行动与甘肃省文旅行业“雷霆行动2022”合并开展,将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在春季 旅游 活动起步阶段,严查“不合理低价游”,重点检查保健品、保险、户外等市场营销活动中以中老年为主要目标群体的非法招徕游客、低价包团 旅游 产品;全省进入 旅游 旺季后,将加强在线 旅游 市场执法,严查在线 旅游 企业不依法履行核验登记义务,为“不合理低价游”提供交易机会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节假日及暑假期间,甘肃省文化和 旅游 厅将持续加大 旅游 市场联合执法力度,积极协调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整治 旅游 购物场所强制购物,导游欺骗、胁迫游客消费等突出问题。在专项行动期间,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将依法依规对涉及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经营者及相关人员从重惩处。

05

宁夏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 旅游 厅印发《全区 旅游 市场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

《方案》针对 旅游 市场突出问题,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 旅游 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为重点,整治保险、养老、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领域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群体、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组织的 旅游 活动,户外、研学、旅拍等特定领域 旅游 活动,以及通过互联网招徕 旅游 者等旅行社业务中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不合理低价游”等 旅游 市场突出问题为重点,在“一日游”等重点领域,严查低于行业公认合理价格的包价 旅游 产品。整治地接社以“零团费”或“买团”形式,接待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的 旅游 团队,并通过安排购物或另行付费 旅游 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方案》提出,要抓住重点环节。各级文化和 旅游 主管部门要针对违法行为多发领域,分类摸排案件线索。将保险、养老、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领域的 旅游 活动列为执法重点,将通过户外、研学、旅拍等名义组织的 旅游 活动纳入执法范围,确保应管尽管;充分发挥各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作用,会同当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和联合办案;联合运管部门加强对 旅游 包车发车点及停靠点的检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 旅游 购物场所的检查,及时发现线索,开展联合执法。

《方案》强调,要针对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百度推广等互联网渠道,组织执法人员开展集中执法检查,排查一批案件线索并组织查处,进一步规范在线 旅游 经营服务领域的市场秩序;强化与司法机关的案件移送,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文化和旅游部将如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聚焦行业顽疾,采取更加具体、更加精准的针对性措施,重点整治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旅游发展,不断提升广大游客的旅游获得感和幸福感。

1至3月,针对个别重点旅游地区相继发生的导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消费、“黑导”殴打游客等恶劣事件,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以打击强迫消费以及非法从事导游执业活动为重点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派出5个督查组,分别赴湖南、重庆、安徽、江西、陕西等地,指导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利剑行动”,这是继去年“四季行动”之后,旅游市场掀起的又一轮整治风暴。

截至3月底,各地共检查旅游企业11253家,检查旅游团队2942个,检查旅游客运车辆800台次,检查导游8596人次,立案172起,处罚导游及非法从业人员70人,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26.05万元。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继续锁定市场顽疾,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消费、“一日游”乱象等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净化旅游消费环境,彰显旅游业的民生价值。